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DQDB MAN带宽分配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布式排队双总线(DQDB)协议采用带宽平衡机制(BWB),保证了在网络重载时,在每个结点浪费掉一部分带宽的条件下,达到全网带宽分配的公平性,但它还存在着先级管理和达到公平性稳态的时间较长等问题,在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为有效地解决带宽分配公平性的方法,即具有时隙重用功能和抢占优先功能的,多请求多优先级BWB计数器的媒质接入控制机制(M-DQDB)。这种新方法在保持原协议特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 Ad Hoc 网络的节点具有移动性,信道具有多跳共享性的特点,提出动态时隙分配的混合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协议包括时隙分配和时隙竞争2个阶段。在时隙分配阶段,采用静态分配和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在为每个节点分配固有时隙的基础上,将不共享信道的节点时隙动态地分配给通信节点;在时隙竞争阶段,通过在子帧中设置不同优先级,在不参与通信节点的主时隙中,数据传输子帧被分成实时业务竞争阶段和非实时业务竞争阶段,竞争成功的节点在这个时隙传输数据,提高优先业务节点的接入概率。采用 NS2网络模拟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混合 MAC 协议提高了系统的分组投递率,降低了实时业务的平均时延,协议能够充分利用信道空间复用性,减少竞争,提高接入效率,适合 Ad Hoc 网络。  相似文献   

3.
刘南  常征 《科技信息》2008,(19):68-68
本文提出了一个在无线局域网里实时可变比特率(VBR)服务的MAC协议。此协议具有预约请求基于竞争的机制、传送动态参数的无竞争轮询方案、和时隙分配的优先权方案这样的特性。此协议设计目的是保证VBR通信实时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4.
针对 IEEE 802.15.4协议存在的退避指数范围较窄、缺乏优先级区分服务和时隙分配算法粗糙的不足,融合了基于碰撞感知的二进制退避算法和优先级区分服务,提出一种基于时间敏感的时隙分配算法,用以降低时延、提高系统的自适应性和提高时隙带宽利用率.最终以汽车传感网为应用对象,在 OPNET中验证了所提出的融合改进型协议较原有协议在实时性能等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载干比测量的动态信道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基于载干比测量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从理论上分析了干扰自适应的动态信道分配(IA-DCA)的特点,并给出了它所能达到的极限系统容量。通过对固定信道分配(FCA),话务量自适应动态信道分配(TA-DCA)和IA-DCA的仿真,比较了各信道分配方案的含量,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均说明,基于载干比测量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具有明显的容量优势,而且容量的改善和系统中所有连接的平均载干比测量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具  相似文献   

6.
PLRS网络的动态时隙分配(DSA)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军用PLRS网络的具体特点和工作环境要求提出了动态时隙分配方案,建立了时隙资源分配模型,提出了一种资源分配算法-需求线路序贯处理法,以解决网络节点在不可预知的动态变化下可靠通信的关键问题。这些为我国研制PLRS系统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带宽分配的公平性,降低网络的传输延时,提高带宽利用率,研究了GPON系统传输汇聚层的帧结构及动态带宽分配的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带宽分配(DBA)算法———面向多等级服务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基本原理是根据业务的优先级以及各种业务对带宽的需求,在PON层和ONU层分别进行带宽的合理分配.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证明,这种算法可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满足各种业务的时延要求,并且对不同用户和不同等级的业务都具有很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8.
徐伟  白玉 《应用科技》2011,38(3):46-49
分析了以往状态报告型与非状态报告型GPON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的优缺点,采用二者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的GPON动态带宽分配算法(DBA.)算法通过小波预测模型获得ONU的实时业务量,并采用权重优先级的方式为各ONU合理分配上行带宽.给出了算法的实现步骤,在OPNET环境下建立了GPON的仿真模型,对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算法获得了较低的传输时延和较高的带宽利用率,是一套完整可行的动态带宽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9.
丁慧洁 《科技信息》2010,(28):277-278
DBA算法直接关系到上行信道的带宽利用率和数据时延以及各种业务的服务质量(QoS)要求,所以DBA算法成为EPON技术的关键。笔者首先简要介绍了EPON技术的概念,然后从EPON系统的定义出发,阐明了EPON接入系统的特点。其次在分析EPON系统现有的带宽分配算法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内部的DBA算法实例,将带宽分配分为ONU间调度和ONU内调度两层,在ONU间层,光线路终端(OLT)负责分配给ONU一个传输时隙。  相似文献   

10.
基于 A T M 的无源光网络( A P O N) 上行信道的传输是采用时分多址接入( T D M A) 方式来共享光纤的,根据光线路终端( O L T) 的指示,各光网络单元( O N U) 发出的信号占据不同的时隙。为了有效利用带宽,给出了一种具有多优先级业务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最少业务量损失算法,它通过分级允许控制为各优先级业务分配相应的带宽。当有一新的连接要求时,它通过计算损失业务目标函数 Q 来调整带宽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