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反渗透海水淡化后浓海水为原料,探究蒸发浓缩过程中常量元素的析盐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浓海水蒸发浓缩过程中常量元素变化规律和海水蒸发浓缩过程中常量元素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利用蒸发浓缩的方式可以从浓海水中依次获取硫酸钙和氯化钠,而镁盐应在析出硫酸钙和氯化钠之后采取沉淀等其他方式获得。  相似文献   

2.
<正>海卤水资源(海水淡化浓排水、盐湖卤水、油气田水和地下井卤)是我国优势资源,也是我国的战略资源,我国卤水资源储量巨大,卤水化学资源与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如:①海水淡化浓排水.近年,我国日晒海盐的产量近4000万吨,但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开放,我国日晒海盐生产的滩涂逐渐被占用为其他用地,盐场制卤面积的不断缩小,使制盐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在制卤面积减少近半的同时保证原盐产量以供下游化工产业需求、大力发展海水淡化项目后将浓盐水合理利用已经成为海水淡化产业链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滩晒制盐实际情况,以“比蒸发量”与浓度的关系为基础推导出淡水蒸发量,蒸发池面积,卤水含盐量以及卤水浓度变化的微分和积分关系式(包括用平均法考虑渗透耗盐量和考虑渗透耗盐量盐浓度变化的情况),并进而推出海水通过一系列蒸发池连续蒸发浓缩过程中的浓度变化和淡水蒸发量、各池面积、含盐量的(?)关系式,由所得关系式和有关计算表;(1)可以根据气象台预报蒸发量找出提高单位面积制卤能力的操作方法,以提高盐产量;(2)可以计算最合适的蒸发池和结晶池面积比;(3)此外,并发见蒸发池分几级和各级面积如何分配对蒸发池(?)制卤能力基本上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海水太阳池物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然盐水作为工质的太阳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海水太阳池的物理模型,重点进行可用太阳辐射能的近似计算、太阳池温度分布和盐梯度分布的理论计算、以及太阳池的热稳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小型海水太阳池实验及考虑浊度的温度分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2.8 m×2.3 m×0.8 m小型太阳池,以卤水和溶解粗盐的海水灌注太阳池各层,进行了持续的池内温度和地表太阳辐射强度的测量.根据测定的气温和太阳辐射强度数据,考虑侧壁阴影部分对散射辐射的吸收,针对本太阳池进行了温度分布的逐时变化数值模拟.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实验值和计算值吻合较好,保温性能较好的小型海水太阳池升温较快,适于在温度较高的月份用于供热.  相似文献   

6.
采用碳分脱铝-电渗析工艺处理含铝废碱水,从中回收铝、碱及水资源.在脱盐性能考察完成后,研究该体系的浓缩性能.用淡化段所得的浓水作为浓缩段的料液,经循环浓缩后可得到含碱50~70g/L的浓水产品,可考虑并入氧化铝生产流程加以利用,浓缩段得到的含减量(以Na2O计)约10g/L的淡水,可返回淡化段处理.试验研究了操作电流、原水浓度、电渗析器级段数等对浓缩过程电流效率、单位能耗的影响,并考察了循环浓缩工艺中料液浓度对能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电渗析浓缩工艺可以得到合格的浓水产品,电渗析过程能耗在可接受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给出了太阳池中盐水溶液的浓度与折射率的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补充了盐水溶液的一个重要的光学参数,从而可以计算太阳辅射在池内的分布;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测定太阳池浓度分布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海水太阳池二维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梯度海水太阳池具有收集和贮存太阳能的双重功能.为了满足太阳池研究计算的需要,建立了海水太阳池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对太阳池内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通过比较发现,采用W.S.模型,其数值结果和实测值比较吻合;太阳池面积和浊度对太阳池热行为有很大影响,应用二维模拟计算,可确定简化为一维模型的太阳池的最小面积为300m2.  相似文献   

9.
盐田太阳池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海边盐田建造了50m^2的太阳池,以制盐的废弃液“老卤”灌注太阳池底层,以海水或收集的淡水冲洗水面,进行了太阳池蓄热的实验,测量了太阳池的密度、温度和浊度的分布,对盐田太阳池的运行维护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盐田太阳池特有的问题,如老卤的澄清化处理和卤虫的杀灭进行了实验。研究表明盐田太阳池是一种成本低、用途广泛、适于大规模应用的太阳能集热和蓄热装置。  相似文献   

10.
王庚平  索超  张明霞  张鹏 《甘肃科技》2011,27(22):93-95
反渗透膜技术广泛应用于苦咸水和海水淡化等领域,大量的浓水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威胁.介绍了反渗透浓水的水质特点及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反渗透浓水的直接或间接排放和再利用两大类.通过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选择回收和再利用反渗透浓水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室内浊盐水自由沉降实验分析不同盐度、工质及温度下的浊度变化规律,提出采用多孔介质吸附剂进行物理降浊的方法,讨论了4种多孔介质材料的降浊效果;建立2个表面积为2.4m×2.4m、深1.2m的小型盐水太阳池,进行了添加多孔介质的浊度对比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非线性拟合构建了太阳辐射透射率混合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盐水浊度去除率比卤水高10%左右;盐度从0.2%增至20%时,盐水浊度去除率降低了8%;加入不同多孔介质后,灰尘颗粒自由沉降速度加快,浊度去除率可升高3%~13%;在太阳池内添加多孔介质可有效降低池水浊度,增加池内的太阳辐射透射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增湿除湿(HDD)的原理,设计了一种两级多效太阳能苦咸水淡化装置,用电加热水箱模拟太阳能集热器,对该装置进行了性能研究,目的是了解装置产水性能及效率. 试验中,给出了装置在不同加热温度、苦咸水进水流量以及补水流量下的各测点温度变化和淡水产量,并理论分析了苦咸水进水流量对装置产水量的影响,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不同进水流量下的装置性能系数(GOR). 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产水量随苦咸水进水流量和加热温度增加而增大,在苦咸水进水流量为1 000 kg/h时,装置产水量可以达到63.55 kg/h. 由于该装置多次利用了湿空气的凝结潜热以及排浓盐水所含的显热,其性能系数在加热温度为85 ℃时,最大可以达到1.98. 且装置性能系数的理论计算值和试验测试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盐梯度太阳池的盐度和浊度,采用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小型太阳池,得到了不同盐梯度下太阳池各对流层温度曲线;从光学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并与实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温度变化率随太阳池深度增加而增加,温度变化率在下对流层深度的2/5 ~3/5处最大;非对流层浊度随盐度、悬浮颗粒粒径及数量增大而增大;太阳池的升温速率与保温性随盐度与浊度的增大而增大,盐度与浊度可以提高下对流层储热性能.  相似文献   

14.
海边小型实验太阳池证明了多孔介质——卵石的加入能够提高太阳池下对流层(LCZ)温度和太阳池贮热量,并有利于保持补盐过程中池水的澄清.利用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多孔介质对LCZ温度、太阳池贮热量以及太阳池最大提热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一定的土壤条件下适当的多孔介质厚度可以提高太阳池的贮热量以及太阳池的最大提热率.还讨论了土壤...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收集和储存太阳能,必须深入研究太阳池的运行机制,采用太阳池在非稳态情况下热性能的相关数学模型,以有限差分方法对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太阳池温度场的分布规律,进一步分析了池水浊度、池底保温层等对太阳池热性能的影响,计算表明:太阳池底部应铺设保温层,但不宜太厚;水浊度抑制了太阳辐射在池中的传播,大大降低了太阳池的热性能。最后用实测数据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西藏扎布耶盐湖卤水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盐田相分离技术是盐湖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手段,而盐湖卤水蒸发实验是盐田相分离技术的基础。通过对西藏扎布耶盐湖冬季卤水进行273 K 等温蒸发实验,研究了蒸发过程中盐类结晶析出规律,发现扎布耶冬季卤水273 K 等温蒸发析盐顺序为石盐、芒硝、硼砂、泡碱、钾石盐、碳酸锂,与Na+、K+//Cl-、CO2-3、SO2-4-H2O五元水盐体系298 K 相图有一定区别;锂在实验中得到了有效的富集,与原卤水相比浓缩倍数达3.66 倍;钾主要以钾石盐的形式于蒸发实验中后期结晶析出,可得到较高品位的钾混盐,其中钾石盐品位最高可达到17.13%,很适合后续提取;硼砂在整个蒸发过程均有析出,相比高温条件,硼砂析出较分散且含量不高,不利于其利用。扎布耶年均气温在0℃左右,该等温蒸发实验可为低温条件下开发利用扎布耶盐湖卤水资源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盐湖锂资源十分丰富,并且盐湖类型齐全;锂是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有重要意义的能源金属,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新能源的高度重视,国内外锂盐行业发展十分迅猛,锂盐湖的开发也迎来了新的机遇。综述了中国青藏高原碳酸盐型锂盐湖的分布、卤水特点和重要碳酸盐型锂盐湖产业化状况,详细阐述了盐梯度太阳池技术和兑卤法技术,及其在中国青藏高原碳酸盐型锂盐湖中的应用情况。中国碳酸盐型锂盐湖具有镁锂比低、工艺技术相对简单的特点,通过这两种技术的有机结合,该类型盐湖有望在开发过程中率先实现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连云港台南盐田中嗜盐和耐盐菌群分布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2002年冬春夏3季在连云港台南盐场取卤水和底泥样品,对嗜盐菌和耐盐菌的分布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盐度(6.6%-32.3%)盐池中栖息着不同的菌群,夏季嗜盐菌和耐盐菌数量较高,主要以盐单胞菌属、海球菌属、盐水球菌属等非芽孢菌为优势菌,低盐度(6.6%-9.9%)池中耐盐菌数量高于嗜盐菌,中盐度(13.8%-17.4%)池中耐盐菌数量接近嗜盐菌,高盐度(20.2%-32.3%)池中主要为极端嗜盐菌.此外,底泥中嗜盐菌和耐盐菌的数量一般高于卤水中.  相似文献   

19.
浅水池太阳吸收率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依据太阳光线在开放的浅水池内作多次反射和吸收及水对太阳辐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一事实,建立了一个用于计算水池太阳吸收率的数学方法。分析表明:水池的太阳吸收率的精确计算必须精确地知道地面上太阳直接和散射辐射的光谱分布,而太阳辐射的光谱分布与太阳入射角及气候条件有关且任何地方无法找到这些数据。文章数字计算表明:对某一给定的水平总辐射值,用于计算的光谱分布气候模式的选择对水池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吸收率有很大的影响,但对水池的太阳能收益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文章还引入了一简化的水池吸收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