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审查判断电子证据的现状分析,指出我国电子证据审查判断应在立足于本国实际的基础上,结合电子证据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对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判断,在借鉴国外的电子证据认证规则的基础上规范取证主体,完善取证程序.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电子证据取证不规范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电子证据取证的质量效率和司法公平公正。通过对取证程序、取证主体和取证技术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分析,认为既要尊重技术的规律,也要重视法律的作用,应当用法律法规来引导和规范取证活动,以促进电子证据取证学科健康、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涉及电子证据的犯罪案件与日俱增.由于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取证人员往往无法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对大容量存储介质的取证工作,针对这种取证时间和设备不足以应对取证需求的困境,本文借鉴军事医疗类选的思想设计了电子证据评估算法,根据案情对电子证据进行价值评估,然后根据证据价值大小决定取证顺序,以此提高电子取证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黄旭辉 《科技资讯》2014,12(17):26-26
文章通过论述了可信时间戳技术在电子物证取证中的应用,并构建了在刑事案件的侦查中,将可信时间戳与电子物证技术相结合的取证方案,既可以有效的解决电子物证在取证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同时,还由于可信时间戳本身的权威性与唯一性,大大增强了电子物证的不可抵赖性和所取证据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电子证据的概念以及常用的取证方式,针对网络聊天自身的特点,结合常用的电子证据取证方式,对网络聊天形式的电子证据的取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数字证据及其取证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浅析了电子证据、数字证据、模拟证据和计算机证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阐述数字证据的概念及其法律定位,归纳了数字证据的特点和类别。为利于勘查现场,收集、提取和分析数字证据,列举了目前常见的电子设备中潜在的数字证据,提出数字证据取证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7.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网络取证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电子证据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技术特征,提出了一个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网络取证系统模型,并对系统中取证模型的各个部分给出具体的技术实现方法。最后,根据实际网络应用环境给出网络取证系统在网络中的连接实例。  相似文献   

8.
云计算的引入使得取证技术变得更加复杂。为保证提供的云取证的证据能够呈堂并作为庭审的依据,提出一种基于面向特征的领域分析方法和对象约束语言的可扩展的云取证静态属性语义特征形式化模型,分别给出特征、特征空间和电子数据特征空间表示模型的定义,将静态属性特征间的各种关联和依赖关系分成自身约束、父子关系约束、显性约束和隐性约束四类,并采用对象约束语言对这些关系进行形式化描述,为模型提供了精确的语义支持。该模型既能解决电子数据的静态属性特征的表示问题,又能完成静态属性的冲突检测,从而达到电子数据静态属性的取证目的。  相似文献   

9.
浅谈计算机取证技术及存在的困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先介绍了电子证据和计算机取证技术,以及计算机取证对打击计算机犯罪的意义;并具体介绍了计算机取证的过程;最后分析了计算机取证面临的法律和技术方面存在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针对动态电子物证获取,及其真实性判断困难、电子物证提取和检验"污染",以及电子物证法律效力缺失等重要问题,采用可信时间戳和电子签名技术,设计和实现了可信时间戳动态电子物证取证平台,实现了动态电子物证采集和固定环节的可靠性和不可抵赖性,保证了电子物证的客观真实性和权威可信性。  相似文献   

11.
在虚拟犯罪现场搜索案件相关的电子证据是侦查取证的重要需求,在证据量日益增大的今天,这个需求已显得尤为重要。在法学领域,为了证明案件事实,关联证据具有特定的法学涵义,因此在搜索相关证据时应遵循这些法学规则。然而在侦查取证的过程中,技术专家经常会忽略这些法学需求。结合法学和技术两个角度,对电子证据的关联获取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现有的获取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总结了各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和领域。  相似文献   

12.
试论涉及电子证据刑事案件现场的取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刑事案件中涉及到的越来越多的电子证据,勘查人员在案件现场应根据电子证据的特性和现场取证的基本规律妥善处置。在对现场进行评估后,正确处置在场人员,作好相关记录,并按一定的规程和方法进行电子证据和相关证据的提取和保全。  相似文献   

13.
电子证据取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电子证据即为电子数据证据,通常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以其记录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电磁记录物。电子证据取证包括证据获取、证据分析和证据报告三个过程。同时,电子证据作为诉讼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的特征。当前,以数字化形式出现的电子证据对传统的证据形式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实时取证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支持犯罪重现的按需取证技术—DFR2(on-demand forensic technology support for rollback recovery)。基于按需取证概念,DFR2缩小了处理范围、缩短了取证时间,基于对象依赖技术的多源证据推理融合算法,提取出完整的攻击流程,提高了证据关联性。此外,还将犯罪重现引入计算机取证领域,有效地解决了电子证据证明力不足的问题。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与当前主流的取证方法 Snare相比,DFR2不仅支持按需取证、犯罪重现等功能,且在进行系统调用劫持过程中的平均性能开销降低约5%左右。  相似文献   

15.
浅析"陷阱取证"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陷阱取证是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陷阱取证”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应根据民事案件“陷阱取证”的涵义、种类和特点以及它与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受数字证据的海量性、关联复杂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影响,现有的犯罪取证工作存在着数字证据分散,取证分析效率低等问题,降低了数字证据的实际证明力,影响数字证据在实际审判中的采纳程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维关联度的数字证据链自动构造方法。首先,设计一种数字证据标准化表示方法,将数字事件和其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规范化描述。然后通过对数字事件关联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多维度的非因果关联度计算方法以及基本证据环的构造,并对数字事件因果关系进行深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构造的数据证据链对于提升数字证据的证明力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证据是指从不同网络终端获取的信息载体。它是电子证据中独特的存在类型。与其他形式的电子证据不同,网络证据可以通过不同地点、空间在网上获取。由于取证地点、信息获取和存储方式、查证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网络证据的收集、审查、认定等证据规则应当有所不同。研究网络证据,正确地理解和科学地运用网络证据,对于更好地开发证据调查、收集的新方法,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查明案件事实;对于修改和完善我国立法关于诉讼证据及其运用规则的规定;对于从新的角度去理解证据及其相关重大基础理论问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可信软件评估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和难点,为解决可信软件评估过程中未能有效处理区间不确定评价信息的集结、可信准则体系动态生成算法效率不够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推理面向软件生命周期的可信软件评估方法,给出了可信准则体系的动态生成的两个改进算法,并通过使用区间置信度的证据推理方法进行可信准则评价信息的集结.最后通过实验和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王轶群 《甘肃科技》2014,30(24):30-31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休闲、办公、商务、社交等方面处处可见信息技术的身影,但随之而来的计算机网络违法犯罪案件也频频发生,诸如网络侵权、电子商务纠纷、计算机病毒、恶意网络入侵、网络诈骗、窃取商业机密、散布淫秽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针对此类案件的调查,电子证据的获取至关重要,在2012年电子证据已被正式确定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在今后的诉讼活动中电子证据这一新的证据种类将被应用的越来越多,但是电子证据的获取必须遵循严格的取证程序才能获得法庭的认可,本文将对电子证据的流程和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软件可信性评估是保障装备软件可信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可信评估方法评估模型领域行业适应性差、模型构建科学性和规范性不足、提供的可信信息匮乏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第三方测试的装备软件可信性评估方法。首先建立基于多维属性的软件可信性评估模型,为保证模型输入的一致性和规范性,采用统一的可信证据分析度量方法对评估模型进行约束;然后采用基于公理证明的可信融合算法对可信数据进行融合;最后根据评估过程和结果信息深入开展可信性分析,挖掘更多的软件可信信息,生成可信性增强策略和规范。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性、规范性较强,评估结果准确性较高,能够有效促进装备软件可信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