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桂林景观生态发展历程及其与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特色,探索了桂林景观的生态审美结构、生态审美特征及其与桂北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机理、结构与规律。该书对桂林景观生态、景观生境、景观环境耦合发展的纵向时间坐标上的探索和总结,以及对桂林景观生态与同区景观、中国景观、国外景观等横向比较研究,促进了景观生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整生论美学是研究美生场的生发与美生文明圈运转的科学。美生场是美活生态、愉生氛围、整生范式对生环长的美生文明圈。美生文明圈从世界整生始,经由绿色阅读、生态批评、美生研究、生态写作,走向自然美生,旋回至整生世界的上方。它在超循环中,恢复世界的整生,发展世界的绿色美生,提升世界的绿色艺术化美生,直至形成地球和宇宙的自然美生。这就使生态美学转型升级后,凸显了审美生态本体论、价值论、目的论特质,可与当代基础美学合一。该书分为第一章整生论美学的生发、第二章  相似文献   

3.
对环境类公选课——《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选课学生的专业、年级分布及成绩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选课学生以文科专业为主,占总选课人数的84.8%;理工科学生人数占总选课人数的15.2%。文科专业学生平均成绩为85分,理工科专业学生平均成绩为83分。选课学生以三年级和二年级为主,三年级人数占总人数的44.0%,二年级学生占34.4%,一年级选课学生比例为20.0%。各年级学生平均成绩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经典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深沉积淀,是时代审美理想的集中表征,少数民族在长期的艺术活动中创造的优秀艺术,囊括了民族精神追求与人类审美范式,彰显出独特的艺术内涵与生态规律,终成民族艺术经典。该书通过对《刘三姐》与《阿诗玛》的生态关照及比较研究,探索了民族艺术经典文本的研究生态、传播生态,及其在不同生境与环境中,经由多种发展形态的系统生发路径,  相似文献   

5.
伍培 《科技咨询导报》2009,(7):175-175,177
本文结合对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建设在新时期的内涵和发展要求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提出用体现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科建设的观点及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那"(或"纳"),即壮、傣、布依等民族语言中的"水田"之义。以"那"为中心,形成了以壮民族为主体的那文化。那文化的范围很广,北界是云南宣威的那乐冲,南界是老挝沙湾省的那鲁,东界是广东珠海的那州,西界是缅甸掸邦的那龙。那文化的内涵包括:稻种、生产工具、加工工具、灌溉设施、肥料等物质文化;稻种的选择培育、播种、耕种、灌溉、管理、收割、储藏、加工等行为文化;生产习俗、禁忌、祝祀及对天象、土地、雷雨、江河诸自然物的崇拜及安土重迁、重农轻商等观念文化;同时还外延及与之相适  相似文献   

7.
8.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化为基本特征的转型经济改革,造就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投资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功不可没。然而,很多学者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大规模投资来推动的,是一种以高污染和高能耗为代价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企业的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