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期导读     
<正>2015年9月"第一届全国民族生态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民族生态学发展与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对中国民族生态学发展与创新的几点意见和建议》的论文,文章分别论述了关于民族生态学概念、民族生态学在国际上的发展、民族生态学在国内的发展和民族生态学创新的几点建议.指出民族生态学是研究民族发展与生物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正>民族生态学在中国是一个相对新的学科,目前尚未被大家普遍认识,我作为大会的学术委员会主席,也有责任做一些宣传与鼓动.正好配合本次大会的主题"民族生态学的发展与创新",谈谈我的看法和建议.1关于民族生态学(Ethno-ecology)概念民族生态学是研究民族发展与生物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学科,是民族学与生态学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快速崛起的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生态保护,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民族生态学自诞生伊始,就承受着时代的挑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背负着历史的重任。经过前辈学人的不懈努力,以及全国各地各族学者筚路蓝缕地开拓性探索,我国的民族生态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的学术成果,并且得到了中国生态学学会的认可。在2012年建立了中国生态学学会民族生态  相似文献   

4.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首次明确提出了"治藏方略",习近平指出要充分考虑青藏高原特殊自然条件和群众风俗习惯,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的更好.青藏高原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保护好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本文通过对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代表的云南藏区的实际调查,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式,结合生态人类学、民族植物学、民族生态学和藏学,从理论上提出并研究"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概念以及"云南藏族生态文化核心体系",并对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实践应用展开论述.云南藏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研究,将为习近平"治藏方略"在云南藏区的有效实施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对中国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化外交是以文化为纽带的外交形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外交与公共外交有重合之处,但又不尽相同。广义的文化外交则与对外文化交流相似,但又相区别。广义文化外交的实践源自古代。近代民族国家确立后,文化交流被正式纳入外交领域,成为主权国家政府外交关系的一部分。尽管文化外交有其内在的重要意义,但它始终是促进国家利益、维护国际和平的一条辅助道路。  相似文献   

6.
一、文化与语言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现代汉语词典》)。从狭义上讲,文化是一种生活力式.是一个民族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一整套行为模式、生活态度、风俗习惯及文化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学科问的交叉和互渗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大趋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间的互渗在中国更具有特殊意义。例如生态学与民族学、人类学的交叉、互渗孕育出新的学科——民族生态学、生态人类学等。通过民族生态学的研究,人们可以获取当地人对环境的认知。对世界的看法。从民族生态学的角度来讲,环境并不一定是一个真实的实在物,而是人类感知与解释外部世界的产物,即环境是文化构建的产物,因而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环境观,也就存在有  相似文献   

8.
范晓丽  庞海青 《科技资讯》2007,(29):115-116
生态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态文化是指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体系.在当代,生态文化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它与和谐社会所追求向善求和、互惠共存的社会发展目标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只有在人与自然矛盾缓解的过程中,人才能最大程度实现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同志说:“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要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在民族繁荣的基础上前进。”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对促进民族发展繁荣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现具体论述这个问题,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特征的集中表现和民族存在的客观基础。民族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可概括为: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本期导读     
<正>不同民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特别是民族文化形成和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民族传统知识与生物资源利用关系、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等,是生态学和民族学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两个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民族生态学.民族生态学(ethnoecology)是研究民族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民族生态学研究的主体是民族,其环境包括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民族生态学的学科发展与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我国民族生态学研究在民族生态学概念与理论探讨、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为我国民族生态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对于我国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民族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民族群体与其自然环境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科学.民族生态学构建了有用的框架来分析与生态保护、资源可持续管理利用、社区发展等相关的问题,目的在于进一步理解和实践人与环境,民族与环境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理念.在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建设过程中,民族生态学视野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观照生态网络运行中的经济、文化、社会因素.从实践角度而言,民族生态学理论方法能正确认识西部地区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建议,有助于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9月19-20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民族生态专业委员会与挂靠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民族生态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及地方社区代表共计240余人出席了会议。中国工程院李文华院士,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刘世荣研究员、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田联刚司长、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冯金朝教授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生态学学会民族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政治文化是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区域中人们对政治的感受、态度、评价等主观意识的总和;广义的政治文化则既包括政治意识,又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们借助政治信念、政治制度和政治情感来调节人与人之间政治关系,并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政治文明是政治文化的内在价值,政治文化则是政治文明的外在形式,政治文明的发展需求和社会价值是通过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具体政治文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狭义的"研究性学习"与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一起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列入课程.  相似文献   

16.
美育有狭义与广义两种说法.我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认为:狭义的美育主要是指艺术教育.而广义的美育是指一个人在人生境界中所达到的最高水准,也就是关系到每个人怎样去追求和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不仅追求灵魂的完美,而且是超过这种完美的"天人合一" .  相似文献   

17.
命题是时代的产物,它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相联系。"中国道路"命题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世纪鸦片战争以后,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强国富民之路。从内涵来看,"中国道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国道路包括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狭义的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历史的视角对"中国道路"命题产生的背景、相关思想论争和实践探索进行考察,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在当代中国,要深入研究"中国道路"的独特性和可持续性,发掘其世界性意义,为世界现代化进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8.
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探讨——与闵庆文等学者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视,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得到积极的发展,但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欠妥,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还存有不同的认识。我们认为,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指的就是农业文化系统,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则等同于农业遗产。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生态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于2012年9月12日-14日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本次年会以"发展生态科学,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中国生态学学会刘世荣理事长致开幕词,特邀李文华院士、刘兴土院士、王如松院士、康乐院士等到会并做大会报告.此次年会首次设立了"民族生态学在中国"分会场,由中央民族大学主办,薛达元教授和冯金朝教授主持了本次分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化是一种正在发展和建设中的文化,其含义的表述和理解也有多种.从包含内容的角度,可分为广义、狭义及通常意义三个层面;从构成要素的角度,有"三分法 "和"五分法";从传播载体的角度,网络文化已得到了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