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相应的审美氛围、审美风范双向对生并走向整生的民族审美活动循环圈 ,构成民族生态审美场。民族生态审美场是民族生态审美学的整体对象 ,它的逻辑结构统观化整生化展开 ,构成当代民族生态审美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经典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深沉积淀,是时代审美理想的集中表征,少数民族在长期的艺术活动中创造的优秀艺术,囊括了民族精神追求与人类审美范式,彰显出独特的艺术内涵与生态规律,终成民族艺术经典。该书通过对《刘三姐》与《阿诗玛》的生态关照及比较研究,探索了民族艺术经典文本的研究生态、传播生态,及其在不同生境与环境中,经由多种发展形态的系统生发路径,  相似文献   

3.
袁鼎生提升出生态辩证法,构建了整生范式,生发了元范畴,形成了集逻辑、历史、应用、比较研究以及元学科研究于一体的超循环运转的生态美学理论体系。他以生态为基点,整合融通了人类学与美学,标识了生态美学的生境与发展理路,并主张在艺术生境和艺术人生的耦合并进中,提升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4.
美生场论     
美生场是美活生态、愉生氛围、整生范式对生耦合的旋升环长的美生文明圈,构成了生态美学新的逻辑模态与本质框图。生态美学的元范畴,从生态审美场转换为美生场,标志着这门学科走出了主体性场域,进入了生态系统的国度,形成了由生态审美方式论向审美生态本体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族艺术是典型的生态艺术,生发路径明晰独特:天成性艺术——生存性艺术——生活性艺术——生态性艺术——天态化艺术。此种生态发展路径决定了民族艺术具有天然的生态审美特征,构成民族美育的客体基础。民族艺术活动与生态存在、日常生活、劳动实践及文化活动的统合,生成了系统整生的生态审美场,生态美育活动在其中展开。生态审美场造就的全面的美生主体,在生态化与艺术化耦合并进的审美氛围与审美范式下,实现了生态美育的完整本质,朝着美生理想迈进,终形成和谐自由的民族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继承“山海文化”传统迅速发展。探讨台湾少数民族文学“山海文化”的文学主题,尤其对台湾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与书面文学之间的源流性、统一性、差异性、变异性进行了深入的阐释,认为具象的“山海文化”符号意象和抽象的“山海文化”审美气质是台湾少数民族文学民族特质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在中国梦语境下提出民族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的宏观保障与现实需求。宏观上要大力发展和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切实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与资源,积极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成就感;现实中急需建立心理认同检测体系,加强教材整合,注重深入浅出,促进合拍共振。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消亡或变质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桂林景观生态发展历程及其与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特色,探索了桂林景观的生态审美结构、生态审美特征及其与桂北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机理、结构与规律。该书对桂林景观生态、景观生境、景观环境耦合发展的纵向时间坐标上的探索和总结,以及对桂林景观生态与同区景观、中国景观、国外景观等横向比较研究,促进了景观生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00,(2)
少数民族医药卫生内容广泛,其中,民族医药是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崔月犁部长在卫生部领导工作时非常关怀中医与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的恢复与发展。他对继承、发扬民族医药学殚精竭虑的精神,迄令仍然清晰地印在我的心中。为恢复与发展少数民族卫生事业,崔月犁部长根据少数民族地广人  相似文献   

11.
实行生态主义,发展绿色生活方式,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顺应时代趋势、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少数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充分依靠制度规范,对西南少数民族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和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加之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大力发展,以及少数民族人口进一步增加,进入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在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后备力量,强化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教育,重视和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关系到党的少数民族党员队伍建设,关系到党能否圆满解决新时期民族问题。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必须站在促进民族团结与和睦、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高度认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整生论美学是研究美生场的生发与美生文明圈运转的科学。美生场是美活生态、愉生氛围、整生范式对生环长的美生文明圈。美生文明圈从世界整生始,经由绿色阅读、生态批评、美生研究、生态写作,走向自然美生,旋回至整生世界的上方。它在超循环中,恢复世界的整生,发展世界的绿色美生,提升世界的绿色艺术化美生,直至形成地球和宇宙的自然美生。这就使生态美学转型升级后,凸显了审美生态本体论、价值论、目的论特质,可与当代基础美学合一。该书分为第一章整生论美学的生发、第二章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保护、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西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居住着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民,有着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包括体育文化。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不仅记载广西少数民族历史的进程,还蕴涵着丰富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所以,保护、发展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刻不容缓。为此,该文就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化发展战略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少数民族地区分工模型,研究了少数民族地区分工演进与交易效率、交易费用的关系,得出了分工演进与交易效率正相关的结论,提出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交易效率、减少交易费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分工的演进,进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维系民族地区群众健康、社会情感和社会结构稳定的给养脐带。为此,通过文献资料、历史比较、逻辑分析等方法管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群众生活质量的历史与现实关系,可以发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现代社会生活里依然具有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体现社会民主自由、创造经济机会、搭建社会机会平台、构筑社会安全保障、规范社会文化价值观和守卫地域环境等多元价值功能,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提升生活质量有益手段。因此,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从加强引导少数民族群众体育参与;充分发掘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合理、有效配置公共体育服务资源;培育和发展与少数民族群众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共同体”组织;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营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等方面入手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纹样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文化载体,与汉民族相对应,保持着与之不同的原始自然神性,表现出崇尚生命自由的情感原则,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国少数民族的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这种深刻的内涵和美好的寓意为历代子孙所传承,是少数民族服饰艺术造型中具有重要美学价值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少数民族扶贫措施从特殊政策救济发展到开发式扶贫、参与式扶贫、精准扶贫。传统的扶贫方式在少数民族地区难以奏效,精准扶贫法律体系缺失,精准扶贫方式落后和识别机制滞后,政策落实监督体制失灵等因素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亟需完善少数民族精准扶贫的相关法律体系,创新对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的方式,科学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对象识别机制,落实好少数民族精准扶贫政策与监督工作,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打好脱贫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19.
开展和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国防教育是我国边疆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国防教育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法律制度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如根据少数民族、宗族聚居特点,利用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特点,结合少数民族汉语水平开展国防教育。  相似文献   

20.
建国初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表现在民族教育方面则是民族教育机构的设立、民族干部的培养、中小学教育规模的扩大、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及师资力量的培育等。民族教育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本,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