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的金银花进行了差热-热重分析,6种样品的差热和热重曲线均有差别。根据样品的差热热重曲线,将河北一等和二等、河南一等和二等及山东一等和二等金银花6个样品加以鉴别。该方法简便,可用于鉴别该类植物中药材的产地及真伪。  相似文献   

2.
以热分析为手段研究一水草酸钙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包括试样用量、粒度大小、升温速率和气氛的不同等条件下的热重曲线、微商热重曲线和差热分析曲线,总结出一水草酸钙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最优的热分析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热重分析研究了本所研制的新型低发泡聚酯聚氨酯材料,测定出六种样品的热重数求据。其热降解温度T_d为265.8℃~285,4℃。用差减微分法对TG和DTG曲线进行了处理,得其第一和第二阶段热降解动力学参数。在热降解第一阶段反应,级数n为0.9~1.4;热降解表现活化能E为16.A~22.6千卡/克分子;频率因子A为8.4×10~3~8.9×10~(10)秒~(-1)。用热重动力学数据快速评价了这类聚酯聚氨酯的热稳定性并讨论了影响TG结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热重、差热、微机联合解析,对表面处理过的国产PAN系炭纤维增强炭复合材料进行了TG-DTA分析,得出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复合材料在空气中的失重及其速率、温度、差热峰强度等的变化规律。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材料的断口形貌,说明炭纤维与基体的结合程度对其热效应也有影响。结果表明,炭纤维表面处理将给复合材料的抗氧化烧蚀等高温使用性能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代可可脂的热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分析方法对代、类可可脂进行研究,至今国内外尚未见系统报导.本文采用热分析方法,通过热重(TG)、微分热重(DTG)、差热(DTA)和差示扫描(DSC)求算了天然可可脂和代可可脂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测定了可可脂的熔点、熔化热、可可脂口感与峰面积的相对关系、晶型的转变以及对选择性氢化作出评价等.该研究对代可可脂的热分析理论探讨,特别对代可可脂的生产工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详细考察了热重-质谱联用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包括热重-质谱联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连接处加热的影响、热重和质谱检测的同步性以及系统误差等。实验采用ATI-CAHN公司生产的TC-151加压热天平和瑞士Balzers公司生产的Omnistar小型在线质谱分析仪,采用草酸钙为标准物质对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连接处加热后水的逸出无拖尾现象,基本无冷凝,并可缩短气体到达离子化室所用的时间,说明使用加热带后效果明显,能够满足实验要求,而且热重和质谱检测基本同步。系统误差分析结果表明,热重和质谱检测结果重复性好,系统误差较小,所得结果准确可信,说明热重和质谱联用系统为最优化状态。  相似文献   

7.
以2-羟基-1-萘醛和4-氨基安替比林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一种席夫碱化合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其结构进行确认,并用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其热致变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席夫碱的可逆热色性是由于烯醇式和顺式酮两种构型的互变导致的.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十五种新的2-[2-(4-二甲氨基苯基)乙烯基]-1-甲基吡啶稀土硝酸配合物,其化学式为:利用x—ray粉末衍射,热重一差热,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等对这些配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9.
在WCT-2C型微机差热天平上对生活垃圾与无烟煤以不同比例所得混合试样进行热重实验,利用TG-DTG热分析技术研究其燃烧特性.结果表明,生活垃圾加入无烟煤后,提高了生活垃圾的燃烧稳定性,废弃能源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  相似文献   

10.
使用微机对国产RD-Ⅲ型热导式量热计的量热系统进行监控,实现了热动力学研究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并利用所编程序测定了仪器常数并用已知的热数据进行了验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灰色系统理论,数据预处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动力调谐陀螺漂移和温度之间的数学模型,以补偿热漂移,提高动力调谐陀螺的使用精度。将状态估计与不良数据辨识理论作为数据预处理技术应用于灰色系统建模,以观测数据为依据进行状态估计,避免了常规建模中观测数据与实际数据同等对待的弊端。对数据作检测与辨识,使剔除不良数据后的状态估计结果更为精确,以提高灰色系统建模精度。  相似文献   

12.
导热系数测定仪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常规PID控制和专家系统的优点,设计了导热系数测定仪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它是以C8051F020单片机为核心进行温度信息的采集、数据运算与温度的控制,具有汉字液晶显示、实时时钟、和计算机通讯等功能。文中简述了设计方法,对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3.
C语言实现单片机的数据处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一种用 C语言实现单片机数据处理的方法 ,它能重点实现对不同型号热电偶分度表的自动查表、热电偶温度测量的非线性修正 ,以及用热敏电阻换算法 ,进行冷端温度自动补偿计算 .文中还论述数组指针在数据表格中、插值计算在非线性修正中的应用 .实践表明 ,用软件数据处理代替传统的硬件测量系统 ,具有硬件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测量精度高等优点 .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单片机的粮仓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一种粮仓的温湿度检测系统,该系统由单片机测量系统和计算机数据管理系统组成,可以对粮仓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采集,并通过串行口与计算机进行数据发送与接收.该系统还适用于气象、工业、环保、科研等领域温度、湿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种以笔记本型通用微机为核心,并通过其打印机并行口与外部硬件电路进行通信而构成的便携式信号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介绍了硬件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有系统软件构成,给出了一生产现场封闭母线温升测试应用实例。该系统配置不同的传感器,可适合于多种生产现场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工作,具有携带方便、组成灵活、通用性强、性能价值比高等特点,是生产现场信号数据采休与处理的理想便携式仪器。  相似文献   

16.
冰箱温度管理系统是对设备温度数据进行集中采集、监控并管理的系统,实现对血液储存冰箱温度和运行情况数字化监控和管理;并且,在设备异常情况下以多种形式的报警通知相应管理人员;实现对记录数据以电子文件形式长期保存或以打印文档形式输出。  相似文献   

17.
设计并实现一种适用于多分量监测系统 AETA的数据采集系统。该采集系统包括探头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处理终端软件和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 其中数据处理终端软件为系统的核心, 负责接收探头采集的数据, 并将其稳定、可靠地传输至服务器端。该采集系统具有自动升级和在线执行命令的功能, 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运维和维护。测试结果表明, AETA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在网速低至10 KB的情况下稳定地运行, 并能在一分钟内及时地响应远程命令, 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实时交互性, 适用于地震监测系统设备的跨区域和高密度布设。  相似文献   

18.
新研制成功的差热分析仪采用上位PC系列微机与下位多单片机的分布式控制结构。下位温控卡和信号采集卡与上位机通过RS-232C接口进行通信。上位机采用Windows95操作环境和VB4.0编程语言,可以对下位机进行参数设定和控制,对炉温信号,样品温度信号,差热信号进行实时显示和多种量程曲线描绘,放大、平移以及数据存储,并附有功能丰富的数据处理软件包。  相似文献   

19.
RMS700监测保护系统的数据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基于德国飞利浦公司RMS700监测保护系统二次开发而成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它兼有高速振动数据采集和其他热工数据采集功能,并能实现在线监测及离线分析处理。该系统的核心包括测试信号用快变信号箱、慢变信号箱,高速锁相倍频数据采集板,低速数据采集板以及TMS320C25快速FFT板等,最终以高可靠Intel工控机来管理。该系统用户界面友好,菜单简明易操作,已成功地在北京石景山发电厂连续运行将近一年。对该系统稍加改动就可以移植用于管理美国本特利公司的7200或3300仪表,或是构成独立的监测系统。在系统中加入故障诊断软件后,也可构成故障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20.
将光纤通讯技术应用于高电压环境中的测温系统,实现被测对象和监控端的隔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稳定的数据通讯模型,并据此完成了测温系统通讯协议的设计.阐述了高速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软件设计方案.实验表明:该技术完全满足分布式多目标集中监测系统对数据采集、处理和可靠传输的需求,并已应用到电力系统的环境温度监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