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马丁人体测量仪等测量器具对30名男性大学生(身高170 cm左右,体型A型)进行接触式人体测量,分别测得腰部、中腹部、臀部、大腿根部、大腿中部、膝盖部等部位静态、抬腿15cm、前屈90°、坐高40cm、自然下蹲动态时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部位静态皮肤长度、动态皮肤拉伸围度及长度方向的特征数值;并结合面料弹性进行分析,获得服装结构设计宽松率与面料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男士裤装的结构宽松量设计和面料选用提供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服装穿着压力舒适的主观评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紧身服装的穿着压力舒适性问题,设计了一组服装穿着试验,利用心理量表对不同尺寸、不同弹性性能的紧身长裤作了主观压力感评价,并对所得值进行因子分析,分析并讨论了不同穿着感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针织调整型束裤拉伸弹性与服装压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8种氨纶高弹经编针织面料,按调整型束裤标准款式以5档号型制作调整型束裤40条,进行调整型束裤穿着服装压试验及面料的拉伸弹性试验.经过分析得出与臀腹部特征部位服装压相关关系显著的面料弹性指标,包括单次及5次拉伸弹性回复率、横向断裂强力、横向断裂功等,及其与服装压的定量关系.讨论了束裤臀腹部服装压与宽裕率、面料拉伸力的相关关系,得出穿着舒适美体的服装压对应面料拉伸伸长率及拉伸力值,对调整型束裤设计生产中的面料拉伸弹性选择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测试氨棉包芯纱弹力梭织物不同方向的拉伸性能.根据实验结果与人体不同部位的特殊体形特征和服用要求,采用不同的斜裁方式设计制作了紧身腰带;利用三维人体非接触激光扫描仪对紧身腰带的服用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采取九片的衣片设计,利用区域性硬型材料与软型材料相搭配的组合方式,可使紧身腰带达到较好的束身效果.  相似文献   

5.
将石墨烯织带作为基材覆合于弹性针织面料上,以制备柔性石墨烯传感带。在伸长率为0~25%时,通过定伸长拉伸试验测试不同初始长度的石墨烯传感带电阻与伸长率关系、灵敏度、重复性以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当伸长率小于10%时,柔性石墨烯传感带的电阻增长速率较快,而当伸长率超过10%后,电阻变化较小;伸长率为0~10%,其灵敏系数可达6.0以上;5次重复性拉伸测试发现,该传感带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及稳定性。研究表明,该柔性石墨烯传感带在服装用人体数据采集如长度测量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压力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9条不同弹性和腰位的牛仔裤腰部压力舒适性进行研究.通过压力值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人体在下蹲和弯腰时,牛仔裤腰部压力舒适性较差;压力值与面料弹性成反比;不同测试点的压力值相差很大,压力负荷区集中在人体腰部的前面与侧面.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不同腰位牛仔裤主观舒适的压力值不同,主观评价值与人体腰部前面和侧面压力值、腰部最大压力值有较大的负相关性,与腰部背面的压力值基本没有关系.研究为消费者选购牛仔裤、服装企业设计和生产牛仔裤以及服装压力舒适性主客观评价研究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棉氨针织内衣面料性能及内衣结构对穿着舒适性有重要影响。通过织物性能测试发现,织物中氨纶的加入导致织物透气性及保暖性下降,但弹性得到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对高弹性紧身针织内衣结构设计进行了探索,提出面料弹性及放松量是影响紧身内衣运动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针织服装上衣结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适应针织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体系,以科学、准确地设计针织服装样板.用立体裁剪方法进行了针织面料与机织面料在上衣结构中的对比研究,探索出了针织服装上衣结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在同样贴体款式造型下,针织物的弹性对大多数部位的尺寸变化都有显著影响,只有腰围等少部位的尺寸面料弹性对其变化无显著影响.该结论对揭示针织服装上衣结构特点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为科学、准确设计针织服装样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紧身原型的建立及版型设计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体数据、服装结构设计和功能造型优化等基础理论研究一直是服装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这里基于传统的服装结构设计原理,探索了适合中国女性体型的紧身原型设计规则,采用Bezier曲线并结合OpenGL图形库函数绘制了紧身原型,实现了可根据人体数据进行尺寸调整的交互式版型设计系统,该设计思路可为服装特别是内衣的3D穿着效果模拟建立2D版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紧身服的宽裕量及弹性模量与服装压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组服装用于穿着实验 .对不同尺寸、不同弹性性能的紧身长裤进行了主观压力感评价 ,并测量了服装压、衣料的拉伸变形程度和服装宽裕率 .通过分析 ,选用服装宽裕率和织物的弹性模量作为指标预测服装的穿着压力感 .  相似文献   

11.
针织面料的拉伸弹性与服装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针织面料的拉伸弹性与服装压作了讨论。提出了针织面料拉伸变形及弹性回复的构成要素与原因,并对针织面料进行了相关的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褶皱的设计与应用在服装造型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对面料的加工和服装工艺的加工,使服装产生了褶皱的艺术效果,增加服装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同时也起到了重新塑造人体的作用,是对设计、面料、工艺、质感的综合掌握以及对设计技巧的一种感悟。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通过读取3DS文件并结合OpenGL 图形库构建三维人体模型及服装试穿的新方法。首先利用3DS Studio M AX获得三维人体及服装模型,在分析了3DS文件的结构基础之上,借助Delphi语言对3DS文件进行读取;然后根据读取的顶点相关数据,进行人体与服装的拟合;最后得到所需的人体及服装模型。利用OpenGL 的模型视图变换函数,可以对人体模型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在此基础上,又利用纹理映射技术进行不同服装材质的模拟,使服装设计者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不同材质面料的人体着装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织服装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针织面料弹性变化及方向性提出建立人体静态净化样板。通过对日本文化原型胸省、肩省处理和松度调整,得到的图形称为“针织服装原型”。对照人体静态净化尺寸作了合理性分析,提出了运用针织服装原型进行结构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人体结构变化规律,对立体裁剪所得的紧身原型加不同放松量,形成紧身、合体及宽松服装三种风格,设计同一款式三种不同风格的样衣。  相似文献   

16.
郑彤 《科技信息》2013,(16):438-438
本文从服装发展历史的角度切入,探究了服装廓形设计风格与面料悬垂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归纳出服装廓型设计的两个基本源,即利用面料悬垂性的设计和克服悬垂性的设计。同时就在服装廓形设计中,克服面料悬垂性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界定了两种设计方法所呈现出的服装外貌和服装风格之间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17.
评价服装和面料的两大功能是美学效果和服用舒适.浙江省淳安县二轻丝绸服装(集团)公司一厂和有关科研单位共同研制的仿麻面料“透湿王”,在服用舒适功能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该科研项目利用中国科学院高科技超细旦丙纶长丝交织特种纤维的移湿功能及卫生性,即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使特种纤维位于面料的里层,涤纶弹力丝位于外层,以改变人体皮肤  相似文献   

18.
使用三维人体扫描技术采集了与服装衣袖结构设计相关的人体数据,应用SPSS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发现了人体各部位间潜在的关系,并得出了一系列影响青年女性服装衣袖结构设计的人体参数的回归方程,为紧身合体式女装衣袖结构设计提供了合理可行的相关人体部位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人体生理特征的文胸材料弹性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体生理特征研究了如何选择文胸材料弹性的问题.测量了18~22岁的西北部健康成年女性在5种不同动作姿势时前胸、后背和体侧的表面皮肤拉伸的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分析;计算出前胸、后背和体侧的人体表面皮肤的变形率,得出在普通型文胸的杯片、侧片以及肩带靠近颈侧处应选择弹性较小的紧密材料,后片及肩带靠近肩端处应选用弹性及回弹性较好的材料;运动型文胸在近前、后腋点以及腋下等区间内应选用弹性及回弹性较好的材料才能使文胸达到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协调统一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选用8种裤装面料,制成合体和贴体两种裤子.通过压力测试及数据分析,得出影响裤装膝部压力的主要因素有面料特性、裤装合体程度、人体运动状态.织物的纤维弹性越好,裤装膝部所受到的压力越小;棉织物,因其组成纤维强度较小,面料的弹性越小,越容易变形,裤装膝部受到的压力越小;涤纶等化纤织物,因其组成纤维强度较大、不易变形,面料的弹性越大,裤装膝部所受到的压力越小;面料的厚度越小,裤装膝部所受到的压力越小,裤装也越容易产生变形;裤装的贴体程度越高,裤装膝部受到的压力越大.研究结果为服装企业的裤装设计和生产、消费者裤装选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