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资源短缺是限制干热河谷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雨水收集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但目前对于干热河谷雨水收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择攀枝花市大龙潭乡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干热河谷地区雨水收集系统的组成、类型、建设与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该系统具有集散结合;大中微型兼具、类型多样;间接集雨为主、直接集雨为辅;公私兼备、产权明晰等特点,并从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不同层面分析系统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微型集雨贮水设施是在干旱、半干旱及其他缺水地区使用的一种有效的微型水利工程。主要有投资小,见效快,经济实用及对雨水高效利用等优点。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贮水设施,对发展微型贮水设施,缓解干旱、半干旱地区需水与用水的矛盾,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将水权理论引入雨水利用的政府管理中,分析研究在雨水利用的水权管理中的政府管理职能和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雨水水权是指能区别于其他水源的由集雨设施收集的分散型降雨的雨水水权;在雨水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政府不仅具有立法、执法和行政司法的传统职能,同时还具有雨水资源化利用产业规划和建设的基本职能;雨水利用的水权管理采用集成化管理模式,通过对集雨设施的管理、雨水水权转让管理、雨水水权交易价格管理来实现.在雨水水权管理过程中,通过优化雨水利用水权的政府管理运行机制,促进雨水资源的有序利用,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将水权理论引入雨水利用的政府管理中,分析研究在雨水利用的水权管理中的政府管理职能和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雨水水权是指能区别于其他水源的由集雨设施收集的分散型降雨的雨水水权;在雨水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政府不仅具有立法、执法和行政司法的传统职能,同时还具有雨水资源化利用产业规划和建设的基本职能;雨水利用的水权管理采用集成化管理模式,通过对集雨设施的管理、雨水水权转让管理、雨水水权交易价格管理来实现.在雨水水权管理过程中,通过优化雨水利用水权的政府管理运行机制,促进雨水资源的有序利用,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留住天上水     
大旱之年,突然急雨,无疑如同天降甘霖,想方设法把雨水收集起来,以解旱魔之干渴,这就是“集雨工程”。“集雨工程”几乎是与人类文明一同产生的,最早可追溯到玛雅文化时期,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由于没有现代化的工程设备和技术,不可能修筑大型水利设施,利用雨  相似文献   

6.
贵州喀斯特山区工程性缺水解决的出路与关键科技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喀斯特山区的缺水是由于自然条件差,工程条件不具备造成特有的"工程性缺水",或称为"环境性缺水".通过对喀斯特山区工程性缺水成因分析,结合喀斯特山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以浅层喀斯特水开发利用、雨水收集利用及节水为主的解决喀斯特山区工程性缺水的模式和措施.并针对以往试验示范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切地计算和评价浅层喀斯特水资源?如何保护微型蓄水工程(小水池、水窖、水柜)水质,确保人畜饮水安全?表层带喀斯特水开发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黄土高原,以雨水资源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和总结相关环境效益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雨水利用环境效益、指标的量化以及评价等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旱区的黄土高原中西部丘陵区和石质山区是集雨农业技术的最适发展区;低雨量干旱区利用非耕地集雨技术具有一定的区域适应性;半干旱到半湿润偏旱区不适宜发展集雨补偿农业;半湿润区域和或湿润区也不宜发展集雨补灌农业。  相似文献   

8.
张志成 《甘肃科技》2003,19(11):105-105
通过参与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集雨节灌工程”等项目,对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中集流面的施工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以供类似工程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设集雨水窖将是解决干旱缺水地区人畜饮水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这一新时期的治水思路和方略,探讨集雨水窖在禄丰县人畜饮水工程中的应用,将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红 《科技咨询导报》2009,(15):121-121
我国水资源逐渐匮乏,作为雨水这种长期以来却未引起人们过多重视的宝贵资源,不仅是引起城市雨洪灾害的源头,也是解决我国城市缺水问题的重要资源。本文主要通过城市雨洪灾害和城市缺水等问题引出城市雨水利用的可行性及利用前景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城市雨水利用的几种方案和用途。  相似文献   

11.
郭渊  章武首  龚沛  刘洋 《甘肃科技》2010,26(6):48-50,3
通过理论分析暴雨径流初始冲刷效应的影响因素,提出在农村雨水利用中,通过控制集雨面的制作、加强集雨面的维护等措施,强化初始冲刷效应,以少量的初期雨水携带大部分的污染物,从而改善后蓄雨水水质。  相似文献   

12.
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区雨水资源有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雨水资源是总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其派生资源.雨水资源利用是水资源的直接利用,是减少蒸发和渗漏等水量损失的有效利用.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区是湿润气候区内的特殊干旱缺水区,该区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过程有别于非喀斯特区,水资源利用开采应按其水循环规律和水资源过程,采用不同利用模式及其系统组合,提高雨水资源直接利用率,缓解干旱缺水程度.  相似文献   

13.
如何充分高效利用西部大有潜力的雨水资源,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发展有限灌溉,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不但是当地政府和群众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水战略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80年代以来,各地集雨节灌发展方兴未艾,“121”雨水节流工程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1 发展集雨节灌的途径 1.1利用庭院、场院和屋面集雨,发展庭院经济。农民的庭院、场院一般经碾压,屋面多为机瓦和混凝土,集水效率较高,根据当地有效降雨量,集流效率、集雨场面积的大小,采用“以场定窖”的原则在庭院内…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用水需求的不断增大,收集利用雨水已成为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一个重要选择。简单介绍了国内外雨水收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情况,归纳了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主要方式、适用区域和使用途径,从系统管理、工艺设施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应用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杨小芳  赵磊  边余佳 《科技信息》2009,(16):21-21,23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等问题逐渐凸现。城市化进程使人类开始重视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利用可以实现目标节水、水资源涵养、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轻城市排水和水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水污染、补给地下水、缓解地面沉降等;根据国内外的先进雨水资源利用技术,本着提高城市发展中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以徐州市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简述了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内涵及其意义,对徐州市城市进行了雨水资源化的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实现徐州市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基本途径及应采取的措施,其结果为徐州市城市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效地控制城市雨洪和减少雨洪灾害损失提供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济南大学西校区的屋面雨水利用工程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按试验区工程达到回灌设计规模时的集雨屋顶面积(1.96×105m2)和年均可利用雨量(8.76×103m3)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该工程的年均总效益达到31.28万元,益本比为4.52,表明该工程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此外,就济南市岩溶地下水而言,雨水回灌还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济南大学西校区的屋面雨水利用工程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按试验区工程达到回灌设计规模时的集雨屋顶面积(1.96×105m2)和年均可利用雨量(8.76×103m3)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该工程的年均总效益达到31.28万元,益本比为4.52,表明该工程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此外,就济南市岩溶地下水而言,雨水回灌还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推广雨水集蓄利用灌溉技术,规模化发展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是解决干平地区铁水问题、改各丘陵山区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对山西省祁县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水土资源、降雨、集流条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推广、发展集雨灌溉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折了集雨灌溉工程建设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发展前景,提出了推广和发展集雨灌溉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集雨节水建筑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建筑领域一直水考虑集雨利用的现实,提出了在建筑及其环境中充分利用雨水的集雨-滤水-蓄水框架系统,该系统包括有绿化和无绿化的建筑及其环境两部分,分别可将屋面,阳台,散水,庭院,广场,道路等处的雨水有组织地经过滤后再按不同用途分别处理,储存,以供重复利用,着重对建筑屋面,墙面,阳台,散水,地面等处的主要集雨环节进行了细部设计。  相似文献   

20.
以毕节撒拉溪示范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水质检测方法对黔西北喀斯特石漠化农村地区的饮用水现状进行调查。区内农户饮水水源为泉水和雨水,缺水现象严重。储水小水窖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指标都大幅超出国家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几乎所有雨水小水窖水的感官性状指标均超标,泉水小水窖则在雨季超标严重;这都与集、储水的设备及操作管理均过于粗放有直接关系。受黔西北铅锌矿产业污染影响,该区域水质中铅、汞含量超标;紧邻示范区的煤矿可能是致使区内饮水硫化物超标的主要原因。随着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村民具有强烈的净化水质意愿。针对以上污染形成原因,建议控制污染源头,在集雨过程中和用水终端进行水处理,保护黔西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村饮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