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简论农科教统筹①黄圣周农科教统筹(以下简称“统筹”)是农村教育在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基础上的综合改革。实施这一改革,就是要在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农村经济、科技、教育等部门的优势和积极性,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加速农...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事关重大、事关全局,在当前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先导性和基础性工作。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制度,实行“三教”(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统筹,“两教”(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结合,是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材、教法是学界公认的“三教”改革三要素,其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三要素的物化评价虽与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关性不大甚至呈现负相关。为了缩小“三教”改革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夹角,文章从育人的角度对“三教”改革进行原因追问与整体反思,提出以学生成长为核心的“三教”改革构想,围绕学生学习成效重新梳理“三教”场域,变革目前评价标准,构建学生成才与教师发展同频的“三教”模型,整体系统性推进“三教”改革行动。  相似文献   

4.
结合以“富民、惠民”为核心的科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实际,以及我国农村基础条件建设情况,在全国农村地区实施“村村通网络资讯”工程是一个既建设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又迅速地扩大了农村市场需求的重要举措。实施“村村通网络资讯”工程,以信息化推动新农村建设,加速科技兴农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时代新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新要求,需要将高职“三教”改革纳入产业需求侧和人才培养供给侧双向互动的循环系统中全盘考虑。从产业发展需求、学生发展需求和院校发展需求三个方面分析高职“三教”改革动因,从紧跟时代关注理念、产教融合系统设计、“三教”融通协同推进等三个层面阐释高职“三教”改革的行动逻辑,从校企人员融合、产教内容融合、方法举措创新三个维度提出高职“三教”改革的实践路径,为提高“三教”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有效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党中央确定的“十一五”发展重点之一。就目前我市农村的实际情况看,基础设施条件差,产业发展水平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仅靠传统思路和办法不仅不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而且可能会进一步拉大差距。因此,在重视基础设施和产业基地建设的同时,必须千方百计投入比城市更多的精力和财力,真正把农村的发展与进步建立在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产业科技进步上,从而实现农村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叶琼 《科技资讯》2006,(36):160-16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一方面标志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另一方面也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新的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人,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在“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教育背景下.创优农村教育是教育走向的必然趋势。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改革农村学校管理体制、强化农村教育“学区制管理”发展模式、实现从局域性教育公平到整体性教育公平的过渡,可为各种矛盾寻求公共管理的解决方案。建设农村教育“学区制管理”,利用行政杠杆调节教育资源,整体推进区域学校一体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教育发展均衡体系是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黄妙云 《海峡科学》2007,(6):153-153,157
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村农业支持的条件和能力,使统筹城乡,加快农村全面发展具有了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标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安徽而言意义尤为重大: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进程,必须切实解决“三农”中实际存在的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展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实践证明,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未来发展看,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仍在“三农”。“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这是十分宝贵的经验总结,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长期存在“三多三少”现象,扬中市作为县级市,创造性地构建了“八位一体”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通过统筹配备人员,统筹保障资金,统筹开展工作,统筹实施考核,保障了农村基础设施持续发挥作用,实现了公共服务效益的最大化。这为在县域范围内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开办农村综合初中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初中教育的发展趋势。农村综合初中既不同于职业初中,也不同于普通初中,是纳基教、职教和成教于一体的新型农村学校。这一形式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义务教育,努力提高国民素质的同时,渗透、引进职教,使学生受到初步的劳动技术和职业技术教育,并向农民传授实用技术。开发现有的教育资源,对其优化重组,达到三教统筹,发挥一样多功能的作用,是本教改实验研究的特色,也是研究的难点;构建学  相似文献   

14.
关于北京联合大学办学思路的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联合大学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立足已有经验,根据形势需要,着眼加快发展,积极探索办学之路,形成办学宗旨和办学定位的新表述,即“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性大学”的办学宗旨和“面向大众,服务首都;应用为本,‘三教’统筹;高职特色,争创一流”的办学定位。  相似文献   

15.
以2022年高考数学全国I卷“圆锥曲线”问题为例,从“三教”理念入手,通过“教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圆锥曲线问题的核心,通过“教体验”帮助学生掌握圆锥曲线问题的解题步骤,通过“教表达”帮助学生表述圆锥曲线问题的结论.实践证明,在“三教”理念指导下,开展圆锥曲线问题解题教学研究,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对圆锥曲线问题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多层次复杂内容的开放动态系统。自汉唐以来,逐渐形成儒、释(佛)、道“三教互补”的格局。古代有成就的思想家、政治家与文学家,大都涉足过三教之学,出入于三教之间,不同程度受到三教的影响。这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中外多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张九龄的神道观,清晰地体现了三教兼容并蓄、相互为用的自觉意识,并较早地进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城乡一体化为背景,分析了宁波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探讨了宁波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路径,总结了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不能就事论事,需要推进"三教统筹"与"农科经教"相结合为总体构架,需要创建农村社区教育基地和示范区为引领范本,需要培育特色和梯度上行为推进方式;另外还需要优化外部环境,完善内部系统。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就是要加快我国的城市化的步伐。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本文就如何推进小城镇建设,从科学规划、投入机制、产业兴镇、搞好县域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韦柳 《科技信息》2012,(20):104-10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纳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规划,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要求全国各地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扎实稳步的加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农村移民职业教育培训与万州区实施城市化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万州区城市化战略能否顺利实现,除了受制于人口管理,就业机会、土地制度、政府职能等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农村移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区政府要从提高移民的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出发,加强"三教"统筹,发挥城市教育资源的优势,完善农村移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对农村移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扶持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促进农村移民的城市化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