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展土地整治工程模式及其效益评价研究是国家的需求,也是土地整治自身发展的需求。本文对兵团新湖农场土地整治项目其效益评价进行解析,构建了模糊层次评价模型(AHP-Fuzzy),运用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AHP-Fuzzy方法计算土地整治项目的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2.
林晓东  王承武 《河南科学》2019,37(3):496-500
为了提升土地整治项目的整体效果和效益,对土地整治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找出提高项目资源配置合理性的方式,从决策、管理、效益3个方面选取23个指标,构建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新疆达坂城区西沟乡水磨村和沙梁子村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绩效进行评价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评价结果.研究发现:达坂城区西沟乡水磨村和沙梁子村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优秀,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项目的后期管护存在较大问题,限制了土地整治项目的绩效.  相似文献   

3.
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热带台地地区的海南省屯昌县南吕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 探讨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技术。首先, 利用ArcGIS 和FRAGSTAS 软件, 计算项目区景观尺度和斑块尺度的景观格局指数, 分析项目区的景观格局情况; 然后, 采用农用地分等因素组合的方法, 分析项目区耕地利用的限制性, 以项目区农用地分等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 分析评价单元的分等因素组合类型以及不同组合类型对农用地质量的限制强度, 以此明确评价单元整治的难易程度和整治重点; 最后, 在对项目区进行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项目区的规划设计, 包括空间布局和生态设计两部分, 空间布局主要是确定整治项目区土地利用格局, 包括确定各类用地的空间位置和数量比例关系以及各种地类及整治工程的位置, 生态设计是对项目区内的用地类型和整治工程进行生态化设计, 包括对田块、道路、沟渠等提出适合热带台地地区气候和地貌特点的生态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热带台地地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结合梯田旅游开发的思路,探讨山区梯田开发规划设计的实现形式.以五指山市牙胡梯田土地整治项目作为案例进行规划设计,主要规划设计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生态防护等方面.通过土地整治与梯田旅游开发相结合,达到完善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目的,为下一步梯田类型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土地整治主要类型有: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综合整治等.该文简析了土地整治的涵义,阐述了其规划意义,并分析了某地区内土地整改项目实例和做出了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6.
周婷  胡庆国 《科技信息》2013,(3):165-166
土地综合整治效益研究是土地综合整治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我国关于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研究很薄弱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效益分析指标体系,对于丰富土地整治理论,规范和指导农用地整治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为促进土地整治项目信息及时反馈,梳理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指标体系,以期为监管部门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依据。研究方法:GIS地学分析、Fragstats景观分析等。研究结果:从土地整治项目实施、项目区土地利用及土地整治效果三个层面设计综合监测指标体系,包括10个子准则层指标、22个指标层指标。研究结论:研究设计的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指标体系及其获取方法,对于规范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促进预期目标实现、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对土地整治项目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以新余市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将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内容重要性及其变更量作为着眼点,首先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整治设计中各分项工程权重,再比较整理规划方案实施前后和工程量,在工程量变动评分标准的基础上,量化各分项工程变动的分值,综合评判项目规划方案合理性。结果表明:此法有利于凸显土地整治中主要工程的变动量对项目设计的影响,利于土地整治规划变更细化监管。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治耕地质量评价方法改进研究——以禹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科学》2017,(11):1790-1796
为了解决现有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准确评价土地整治后耕地质量水平,建立了土地利用系数修正法计算土地整治后耕地的土地利用系数.首先建立项目区耕地土地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分别评价整治前后土地利用水平指数,将两者的比值作为修正系数,对原土地利用系数进行修正,并利用修正后的利用系数评定耕地质量等别.通过对禹州市土地整治项目区的质量评定和验证,得出:修正法与项目验收5年后产量法计算的利用系数一致性更高.说明利用系数修正法体现了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质量等别的影响,比产量法更适合对土地整治等项目区耕地质量评定.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高效成图、高精度制图提供新思路,客观探讨无人机内置RTK(Real Time Kinematic, RTK)航拍技术在土地整治项目区测绘成图及辅助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以江西省某县土地整治项目片区为研究区,通过作业过程中机身RTK实时接收基站的差分GPS修正数据实现定位坐标优化,选取航片上20个点平面坐标及其高程,与RTK地面实测检查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进行中误差分析完成精度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内置RTK无人机航拍的正射影像分辨率为0.033 m,其平面坐标中误差为0.051 m,数字高程模型高程中误差为0.070 m,精度结果满足土地整治项目测量成图相关精度要求.此外,文章进一步探讨该技术及相关数字产品在土方量计算、辅助规划设计等领域的应用情况.研究表明:该技术在土地整治项目应用中精度优势明显、可视化效果好,尤其对土方计算、规划设计、核查验收等环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治后期管护是影响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发挥的关键,其实施效果不仅关系土地整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利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以云阳县的7个典型乡镇为研究区域,分析总结了当前云阳县土地整治后期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土地整治后期管护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地整治后期管护的影响因素中,投入保障、政府管理保障与农业产业化开发条件为首要影响因素,后期管护成本及整治后评价的实施为次要影响因素,结合后期管护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构建了由动力支持系统、大农业支持系统、服务支持系统及环境容量支持系统构成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土地整理项目的逐渐成熟和发展,土地整理测量在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上越来越重要.该文根据赤峰市喀喇沁旗重点整治工程为例研究土地整理测量在土地整理工作中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和合理利用低丘缓坡地,是缓解人地矛盾、应对耕地保护压力等问题的重要途径,适时适地开展土地整治项目成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本文以耀州区庙湾镇五联村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为例,总结了该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提出了对应的改善措施,希望对坡改梯工程建设能起到指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史阳军 《甘肃科技》2020,(14):79-81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复核工作是对土地整治项目完成工程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全面复核的一系列活动,是对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完成情况的真实反映。针对土地整治工程量复核常规方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文章通过对某项目区工程量复核采用无人机航测的应用实践,认为无人机航测在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复核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从黄土丘陵地区地形地貌的特点出发,分析和总结了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中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工程的设计方法,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使得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更为科学合理,通过土地整理使得这一地区在土地利用、农民增收、防治水土流失中取得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耕地政策的严格执行,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治国理政方略,在土地需求日益扩大的今天,土地整治发挥着巨大作用。滩涂是中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滩涂地对缓解我国人地矛盾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滩涂地特点分析,构建滩涂地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滩涂地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为滩涂地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出对农村宅基地可能整治出土地的快速分类与判定方法,为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宅基地整治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方法】参照国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和农村宅基地整治相关经验,以及对已有宅基地整治出的土地类别进行统计分析,将可能整治出的土地的利用类别分为耕地、林地及建设用地,再借助土地适宜性评价思想,选取宅基地图斑作为评价单元,选取周边地类情况、面积大小和整治意愿共3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加权指数和法计算待整治宅基地的综合适宜指数,以及利用ArcGIS 10.2软件中的自然断裂点法进行综合适宜性等级划分,最后按照分类原则进行最终整治方向判定。【结果】1) 适宜整治为耕地的宅基地图斑数为87个,占总数的62.59%;面积为10 201.76 m2,占总面积的60.30%。2) 适宜整治为建设用地的宅基地图斑数为20个,占数量总和的14.39%;面积为2 907.62 m2,占总面积的17.18%。3) 适宜整治为林地的宅基地图斑数为32个,占数量总和的23.02%;面积为3 810.26 m2,占总面积的22.52%。【结论】提出的农村宅基地可能整治出土地的快速分类与判定研究方法,只需要选取周边地类情况、面积大小和整治意愿3个指标,方便易获取,经济成本低,权重确定及评价方法简单易操作,完成最后的分类及判定所需的时间周期短,能较快确定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宅基地的土地整治方向,体现“快速”这一特征,可为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宅基地土地整治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使用层次分析法,比较不同省份的土地整治项目效益,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效益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产粮大省的土地整治项目效益相对较高。效益差异主要与自然资源要素条件、国家宏观调控、地方发展利益驱动、粮食生产情况、资金投入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喀斯特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土地整治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谢高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法测算典型案例在实施土地整治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整治类型和区域的响应规律。结果:(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4类土地整治项目的响应差异较为显著,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较高,其次为农用地整理与土地复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最低。(2)各类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存在地区差异。(3)单位建设规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投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2个指标在地区和类型间存在差异,农用地整理和土地复垦的2个指标地区差异不显著,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2个指标地区差异显著。结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在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双重自组织模型的土地整治项目区时空配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南省屯昌县为例,构建兼顾地理空间和属性空间的双重自组织模型,对土地整治项目区进行时空配置。地理空间采用行政村几何中心点的x,y坐标表示,属性空间采用土地整治潜力、土地整治迫切性和土地整治可行性表示。结果表明,屯昌县各行政村土地整治潜力、土地整治迫切性和土地整治可行性空间差异显著,"南高北低"和"东高西低"特征明显,亟需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的有坡心镇、南坤镇、西昌镇和屯城镇等。采用双重自组织模型,将161个行政村划分为6个土地整治项目区。基于综合评价得分,将屯昌县划分为优先整治区(近期)、重点整治区(中期)和适度整治区(远期),面积比例分别为25.14%,41.83%和33.03%,并提出不同土地整治分区的目标导向和整治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屯昌县土地整治项目规划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提高区域土地整治规划水平、促进土地整治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