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给出在不同的加热条件下,确定壁面温度场并得到孔内,孔壁和孔口附近裸表面的的传热传质系数和膜冷却系数的方法,对膜冷却孔周围及流体的数学模型的建立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基于一台四冲程单缸发动机开展预燃室结构和射流孔直径对湍流射流点火(turbulentjetignition,TJI)甲醇发动机性能和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试验采用直单孔和斜三孔两种类型预燃室射流孔,根据预燃室是否喷射甲醇,预燃室可分为主动式预燃室和被动式预燃室.结果表明,预燃室射流孔直径过大会使射流强度减弱,进而导致主燃烧室燃烧速率降低,不利于稀薄工况下的稳定燃烧;预燃室射流孔过小则会导致节流损失和淬息作用增强,造成稀薄工况缸内燃烧恶化,且污染物排放增加.稀燃工况下,对于直单孔预燃室,4 mm直单孔预燃室性能表现较好,可产生较强的射流,拓宽发动机稀燃极限、提升燃烧稳定性,同时降低指示油耗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预燃室结构不同时,斜三孔预燃室可产生与活塞表面平行的射流火焰,TJI甲醇发动机获得更好的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且污染物生成较少;同时,斜三孔预燃室可在主燃烧室产生多股射流,提供分布更加广泛的点火源,促进缸内快速燃烧,有效提升稀燃工况下的燃烧稳定性.不同发动机负荷下,斜三孔预燃室的使用可使发动机获得更好的燃烧和排放性能;TJI甲醇发动机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燃烧稳定性,同时,缸内燃烧速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用改进的RNG模式数值模拟湍流冲击射流流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Yakhot和Orszag提出的重正化群(RNG)k-ε湍流模式的基础上,对模式系数Cц和近壁处理方法加以改进,并将其推广应用于湍流冲击射流的数值模拟。将计算得到的平均速度分布和湍动能分布与标准k-ε模式的计算结果以及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改进的RNGk-ε模式得到的数值结果与标准k-ε模式的结果相比具有显著的提高,尤其对滞止区附近的湍动能分布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是因为PNGk-ε模式与改进的近壁处理方法相结合有效地降低了涡粘性的预测值,进而引起湍动能预测值的下降,且计算中采用了Cц和Cε1的改进表达式,适当地考虑了流动中各向异性湍流和不平衡应变率影响的结果。该模式在工程湍流计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海洋湍流模式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海洋湍流模型研究自二十世纪70年代中发展至今,在海洋动力学研究中,特别是关于混合/层化研究中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湍流对海洋生物过程的重要影响,对海洋湍流的客观描述更加关注。文中详细介绍了几个主要海洋动力学模型中的湍流封闭模式,如HAMSOM中的Prandlt混合长模型、Johns模型中的k-方程模型、POM中的k-kl模型、水动力学中常用的k-ε模型等等,介绍了海洋湍流模型的应用。对于湍流模型的使用提出针对具体问题选择的原则,复杂的并非最优的。 相似文献
5.
论紊流Couette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长高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1):70-76
在分析脉动粘性系数VT在断面上的分布趋势的基础上,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新的VT公式和紊流Couette流的流速分布公式。 相似文献
6.
7.
大涡模拟理论及其应用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玲玲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3):261-265
对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理论的发展过程、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概要地介绍了运用LES理论,数值模拟方柱绕流的流动分离现象和动量射流与线性波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成果,表明了LES理论对紊流细部结构具有较强的数值模拟能力。可望用以解决大量的工程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搅拌器内动/静叶相干非定常流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搅拌器内非定常流场的分布,并与实验结果做了比较,讨论了各种湍流模型以计算的漩涡结构的影响,并预测了非定常流动的精度。研究表明,使用可实现k-ε模型所监控值易出现周期性漂移;使用标准k-ε模型时,在近壁处采用双层区域模型,计算的漩涡分布与实验结果最接近。同时发现,当转速提高到210r/min后,有叶尖涡存在,涡心随转子的叶尖移动,且随着转速的升高,涡的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气固圆湍射流流动采用基于双向耦合的大涡模拟方法进行了模拟,研究了直径为105μm的颗粒的存在对圆湍射流的影响。单相流动的预报结果在射流形态以及时均速度和湍流强度等统计结果方面均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两相流动的时均速度和湍流强度等统计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与单相流动的模拟结果相比,105μm的颗粒加入流场后,由于其较快的响应特征起到了阻尼作用,从而降低了气相场的湍流强度。 相似文献
11.
运用大涡模拟方法分别对不加扰动和加扰动的圆湍射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两者在大尺度涡结构的演化过程以及时均速度和湍流强度等统计结果方面的预报差异,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照。模拟结果表明,施加了入口扰动的模拟结果在物理真实性方面和统计结果的准确性方面均要明显优于未加扰动的模拟结果。分析了不加扰动和加扰动模拟的本质差异,指出准确预报实际圆湍射流流动应采用施加入口扰动的三维模拟。 相似文献
12.
对文献中多个槽缝冲击射流的经典实验结果进行数值模拟,考察RNG k-ε和Transition SST湍流模型的表现,主要分析射流出口中心线和展向、壁面射流区域的雷诺时均速度和湍流度分布,以及靶面换热效果与流场模拟结果之间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与Transition SST湍流模型相比,RNG k-ε模型的结果表现出更强的湍流粘性,使得其中心线上速度衰减较快,该效果可能导致低估靶面上的冲击换热效果;而在冲击滞止区域,RNG k-ε湍流模型结果表现出过高的湍动能,该效果可能导致高估靶面上的冲击换热效果.因此,当射流雷诺数较小时,Transition SST模型所得滞止区换热系数要高于RNG k-ε模型的结果,反之亦然;而在壁面射流区域,RNG k-ε模型对于流场速度的模拟较好,但相应区域的传热模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180°方形弯管中湍流流动的大涡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大涡模拟应用于复杂几何形状的流域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对180°方形弯管中的湍流流动作大涡模拟,以网格节点为中心的交错网格作为离散网格,用有限体积方法和中心差分进行空间离散,用Adams-Bashforth格式进行时间离散,用简单的Smagorinsky模型来作为次网格湍流模型。用多重网格方法求解压力方程以提高计算效率。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取得了很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一种在用单热线和热偶测量流场有关参数的基础上利用湍流经典理论计算流场热流量分布的方法,并在对自由湍流射流实际测量与计算后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