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国情,就是一个国家变化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和变动不居的社会状况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在某一时期的反映。中国国情,从面上分析,大体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民族构成、阶级状况、历史传统等等。正确认知国情,主动把握国情,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关键所在。 本文拟从这个视角出发,从中西文化观、变法理论、变法实践等几个方面剖析戊戌维新时期思想界主将康有为的思想和活动。  相似文献   

2.
何为国情?国情是指一个国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基本情况.它是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国情可以分为自然国情和人文国情两大类.  相似文献   

3.
国际通行的知识产权强度指标由立法保护强度和执法保护强度两个方面构成,对于其中的子项目有不同的界定,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国家与地方法制状况、文化背景等因素,进一步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体系,用于评估知识产权保护的绩效。  相似文献   

4.
国情是一个国家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客观实际,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情况。它内涵广泛,如国家的自然、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学生应该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我国的优势和差距,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国家、对待国家,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一、地理教学与国情教育 以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地理科学,兼有自  相似文献   

5.
土地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物质基础。作为生产资料,土地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从自然属性看,土地类型全面地综合地反映了各地域的自然条件。因此,研究土地类型具有实际的农业生产意义。关于土地类型,目前还存在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土地类型是“以土壤为中心,并与地形,植被,水文及气候等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自然历史综合体”;有人则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土壤+地貌+植被。前一种意见,实质上是以土壤代替土地。我们认为,土地  相似文献   

6.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那些既定的、不可缺少的各种条件。主要是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人口素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生产发展,国际关系,地理状况,历史传统等诸多方面的情况。是历史和现实、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对稳定因素和显著变动因素的辩证统一。归纳起来,可分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现实情况三大部份。自然条件,指地理位置,周边国家,山川平原,幅员状况,环境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7.
发展电子政务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创造条件。因而它不能完全按一个市场化项目的评估标准来衡量它的投入与产出,而应当把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信息化整体水平很低,政府在电子政务方面的投入相对要大.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也相对要低,但如果从社会总体效益看,我们则反而有可能会大得多。  相似文献   

8.
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可以从家庭生活的形式和表现中看出来.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研究家庭生活状况是社会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造世界,改造社会也总是从改造家庭生活开始的,因此,研究家庭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课题.一、家庭的构成现代社会中组成家庭的最基本的成员是一男一女,由于生活的需要(包括性和物质方面)、爱好和情趣的共同而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共同体.从历史上看,经济生活上的  相似文献   

9.
从建设目的和功能分区、管理体制和管理职能、境内矛盾问题及处理方式、法制建设与资金投入等方面,对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和日本的自然公园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虽然中日两国国情不同,但日本在自然公园建设、管理、开展旅游、法制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中国在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效益、重视科学研究、合理开展多种经营等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中日两国相互学习,有利于两国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首都,一个具备国家规模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势在必建。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有三:其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自然历史博物馆是反映国家科学文化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社会的大学校。它以丰富的实物和形象,每天都在教育和影响着成千上万的群  相似文献   

11.
张瑞寒 《科技信息》2013,(14):119-120
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要从其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去考察,要看各项生产能力的综合效果。为了客观、科学地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从诸多经济指标中选择20个引入评价指标体系中,提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并通过R软件分析软件进行得分计算,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4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我国实现均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是一个舶来品 ,“城镇化”一词更符合中国国情。城镇化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从实质上看 ,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 ,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 ,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城镇化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 ,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城镇化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中国城镇化的特征可以从发展进程、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规律、发展规模、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3.
邱士可  杜军  马玉凤  王超 《河南科学》2019,37(9):1496-1502
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地理国情基本统计成果,并与社会、经济等相关部门数据深度融合,从资源禀赋、资源空间分布、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三个方面对农业地表自然资源进行测度,分别在地形地势、土壤分布、水文条件、农业气候资源、自然地块分布、土地资源分布、耕地压力、承载力8个方面选取16个因子作为地表自然资源综合评价指标,并确定每一指数的计算方法.通过指数栅格加权计算方法,综合评价出区域农业资源分布特征与利用程度,明确农业地表自然资源的优劣势及开发潜力.评估结果表明,河南省黄淮平原地表自然资源综合评价良优等级占区域总面积的83.19%,空间分布呈现南北差异明显、中部交错分布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改进熵权法的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新时期城镇化的新内涵,中原城市群城镇化综合评价系统由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四个子系统构成,并据此设计城镇化水平的分指标与综合评价指标,利用改进的熵权法,从时间和城市两个方面对中原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的测度和评价.分析认为,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更能体现新时期城镇化的特征;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体系合理,但经济结构亟待调整;经济和社会指标是影响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影响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别从省际和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两个层次对我国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并从农民收入构成角度论证了工资性收入是造成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主要成份,进而从历史、自然条件和区位、政策以及人力资本水平等方面解释了区域差异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智力愈来愈成为一种宝贵的财富。在过去,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一个国家富强的条件。而现代的社会,一个国家的平均智力水平,才是富强的首要条件。很典型的例子是日本。这样一个地不大,物不丰,自然条件也不佳的国家,现在却能成为世界上第三经济大国,这充分显示了智力发展的重要性。近三四十年来,中国的智力发展有很大的进步。可是就整个国家而言,平均智力水平还不算高;而在有些重要领域,也比许多先进国家落后。适当地从国外引进智力,自然是一明智而切实的方针,下面想就三方面来讨论有关智力引进的一些问题。这三方面就是:智力引进的原则,对留学的认识,以及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最基本的国情.赵紫阳同志以此为立足点,在十三大的报告中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从我国的国情和现行政治体制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必然包括加强民主和完备法制两个方面.因为只有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才有可能高效率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迅速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但也必须看到,改革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过程,不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法法典化当然、确定且必要,这是对我国民法发展所做的一个定论。有人质疑,英美普通法系国家就没有民法典,人家法律制度仍然成熟完善,民事生活一样被调整的秩序井然,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去制定民法典呢?笔者才学疏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国民法典制定缘由。一、从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来看从我国历史上看,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制定成文法典的传统源远流长,可以说历朝历代都有按照一定体例编撰的成文法典。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的形成变化的机制构成可相对分为静态动态二类。从静态看,社会系统、个体系统、自然系统三是主要的结构因素。从动态看,有目的性、手段性等等机构成因素及运动。社会系统与个体系统在个体心理健康机制系统中有特殊地位与作用。心理健康的形成与变化,是整个系统各部分因子能量运动中产生的熵与负熵所致。心理健康机制的良好状态,系于各子系统内部的更新与系统间的整合。  相似文献   

20.
大连地热资源开发对短途旅游的吸引优势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连市地热资源的类型、分布、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地热温泉资源综合素质、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度和开发利用模式等内部优势与旅游费用及区域社会经济条件、交通条件和区位条件等外部优势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因地热开发而对短途旅游吸引优势所产生的影响.据此,我们认为大连地热开发对短途游客的吸引力大且发展意义长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