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世纪自90年代以来,程序保障的理论在诉讼程序上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为了构建和完善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笔者认为程序保障理论应渗透到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各程序机制中。因此,本文提出了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之程序保障的三大应然价值取向,即程序公正、程序效益和程序安定,以及它们各自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机制中的应然体现。  相似文献   

2.
算法剖析与程序优化田娅薇(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中心,西安710062,作者,女,36岁)程序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算法和数据结构是程序设计的核心所在,算法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程序设计的质量.好的算法所体现的巧妙构思...  相似文献   

3.
函数是集成化的子程序,是用来实现某些运算和完成各种特定操作和重要手段,在程序设计中,灵活运用函数库,能体现程序设计智能化,提高程序可读性,充分体现算法设计的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效率与低存储量需求。  相似文献   

4.
黄子君  张亮 《科技资讯》2009,(28):206-206
算法程序是用可执行程序设计语言或抽象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的算法,开发正确,高效率的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为了提高算法程序的可聿性和生广效率,人们正在追求算法程序开发的形式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现代程序价值不能仅停留在价值讨论上,更应在程序的立法与实施中贯彻和实现,但是如何体现,用什么方式体现却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现代程序价值的实现必须落实到具体规则的设置——也就是规则的程序性和程序度问题.程序既要体现程序“性”,还必须科学适“度”地设置程序规则,才能体现和实现程序价值.  相似文献   

6.
旨在倡导一种系统,理性和开放的建筑设计活动的程序机制,建筑计划和建筑评估是传统建筑设计活动中被长期忽视的两个“断层”文章阐述了这二者的基本概念,特征,结构要素及操作方法;讨论计划,设计和评估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认为新的建筑设计程序应是不断进行信息反馈,公众参与的循环的开放之链。  相似文献   

7.
胡洋 《科技资讯》2006,(20):118-118
培养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通过课程设计、课程教学的实施来完成。教学模式是人们对教学这一复杂活动的最基本的理解,是体现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策略体系和实施程序。《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探讨《数据结构》的教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审理前的准备,是指在人民法院在决定受理原告起诉后在开庭审理之前,为保证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由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所进行的必要准备活动。我国民诉法及相关法律对审理前的准备有着一定的规定但仍然存在着相当的缺漏与弊端,我国身前程序仍处于较为虚置的状态,审前准备程序有着自己特有的地位和功能,要在观念、制度。程序等各方面对我国的审前准备程序进行完善和建构,使之符合民事诉讼的内在需要,保障诉讼公正,体现诉讼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英文教材的特点对双语教学中程序式教学的思想和相应的实践活动进行了讨论,特别是解题过程的程序教学训练,就其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地方立法程序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立法的质量。立法规划是立法活动的重大决策,立法规划应遵循社会提出、人大常委会最后审议、决定的程序;法规的起草模式应当避免部门利益倾向;法规案的提出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定;法律委员会在法规案的审议程序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各专门委员会实行重大问题异议,主任会议裁决;法规的表决程序中对有重大分歧的条款应当先行表决;法规的公布应明确时间及延迟发布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1.
程序性法律后果乃是针对程序性违法行为适用的不同程序,而非对违法行为主体的不利后果。根据程序的本质特征,程序性法律后果应该有程序继续进行、退回到违法行为产生的那个阶段、转入另一个诉讼阶段、诉讼直接终止四种形式,且适用何种后果应当与该违法行为所侵犯的权利类型相对应,与实体性法律后果相协调。  相似文献   

12.
许霆盗窃金融机构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的关注,就一审与再审的各个环节专家学者们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同一案件两审进行了不同的量刑,体现出我国司法实践中“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是法治建设中程序正义的缺失。在我国社会转型的现阶段程序正义相比较于实体正义而言更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法制建设过程中程序正义更具有独立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教示制度是行政程序法的一项基本制度。教示制度对《档案法》的意义表现在强化档案馆的行政责任;提升档案馆的法律地位;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促进依法行政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针对教示制度本身,《档案法》应明确违反该职责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4.
发回重审程序性制裁是我国现行刑诉法中唯一具有典型意义的程序性制裁方式,它的确立有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我国刑事发回重审程序性制裁本质上是法院系统内部在程序上的自我约束机制,因而其在适用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要正确地适用该机制还需厘清立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民事诉讼目的的观点可谓众说纷纭,单纯在理论上根本无法分清孰是孰非。然而运用中村法学派的诉讼方法论,将民事诉讼的目的置于两大法系的视野之下,追本溯源,则可清晰地看到规范出发型的罗马法系的民事诉讼目的是保护当事人的权利,而事实出发型的日耳曼法系的民事诉讼目的是解决纠纷。从本质上看,我国的法律制度源于罗马法系,由此推之,我国的民事诉讼目的应是保护当事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是科研诚信建设和不端行为处理的核心工作,如何确保在调查阶段能够实现程序正义也是确保最终调查结果实质公正的根本保障.我国承袭大陆法系传统法律风格,在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的制度建设方面存在"重实体而轻程序"的问题,给我国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的公正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美国在科研不端行为查处方面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多年"正当程序"传统下形成的体现程序正义的程序法,对我国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对比评析了美国和我国科研不端行为调查程序的优缺点,进而为我国科研不端行为调查程序的制度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指出以前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之所以没能取得最后成功,是因为缺少法律保障,为此要解决政府机构改革的相关法律问题,首先要保障人大及常委会对政府机构改革有实质决定权,其次应完善政府向人大及常委会提出改革的法律程序,最后应用法律形式将机构改革内容予以确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公民的法律文化大致还是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为主导的。这已经成为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个突出的制约因素。如果要使其从法治化的阻止力变为法治化的内在驱动力,则必须进行创造性转化,而现代的公民法律文化应该以权利文化、权利制约文化、程序正义文化为核心。  相似文献   

19.
从民事诉讼裁判的视角对"法无明文规定"下的民事审判问题进行研究,说明"依法审判原则"的发展和法官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修补法律漏洞的必要性。通过对修补漏洞的方法、意义和制约因素的阐述,找出我国民事审判中法官通过修补法律漏洞进行裁判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确立"法无明文规定时不得拒绝审判"的原则,全面提高法官的素质,充分支持法官修补法律漏洞从而进行判决的行为,尽力保证司法的独立性,着力提高司法的威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