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将同位旋与奇异数的概念推广到轻子,借助推广了的Gell-Mann-Ni-shijima公式,确定轻子的同位旋T与奇异数S。然后,从总奇异数的选择规则|△S|≤1出发,代替Feynman与Gell-Mann的“(总流)×(总流)”耦合形式的弱相互作用拉格朗日函数,我们得到一个由“流与流”耦合表征的弱相互作用拉格朗日函数。本模型具有以下一些主要性质:(i)能引起△S=±△Q的奇异粒子的轻子衰变;(ii)将禁戒|△S|>1的过程;(iii)奇异粒子的非轻子衰变近似地遵从|△(?)|=1/2定则;(iV)不存在中性轻子弱流;(Vi)能与传递弱相互作用的蹭矢量玻色子理论相容。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近年来,利用么正对称性理论讨论基本粒子强相互作用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个理论也已被用到弱相互作用领域中来。Cabibbo假定了强相互作用粒子的弱流属于SU_3群的八维表示,并应用了所谓“单位长度”的假设较好地解释了轻子衰变问题。他的工作不仅统一地解释了介子和超子的轻子衰变几率,而且给出了对β衰变的矢量耦合常数(G_v)与μ衰变常数(G_μ)之间微小差异的满意解释。一系列作者应用八重态理论讨论了非轻子衰变问题,在某些假定之下,他们都得到了一个三角形关系(Lee氏三角形)。最近的实验表明,这一关系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好。但所有这些工作实际上都只是考虑了有效的Yukawa型的非轻子弱相互作用,因而无法与轻子过程相联系。反之,若由Cabibbo所给出的流来计算非轻子衰变,所得几率至少比实验小一个数量级。(同时,由于Cabibbo理论中没有△S=-△Q的流,过程∑~+→n+π~+应通过复杂的强相互作用重正化效应而进行,不能直接作唯象处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层子模型中用流代数计算超子的非轻子衰变,结果与实验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Cabibbo理论基础上,计及到重正化效应对转动角度的修正,以及∑,Λ超子的膺矢耦合常数和核子的差异,进一步讨论了∑,Λ超子的轻子蜕变。  相似文献   

5.
超子物理     
评述了产生子的极化,重子八重的磁矩,弱辐射超子衰变,重子的半轻子衰变理论和实验的现状及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K介子协变动力学的框架内, 利用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Λ超子和质子的直接流的横动量分布. 结果表明, 该模型在成功描述K介子的动力学行为的同时, 可以较好的给出反应过程中伴随K+介子而产生的Λ超子的微分直接流, 相对而言, 软势给出的Λ超子的直接流随横动量的变化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而硬势所对应的Λ微分直接流与实验值的偏离随着Λ横动量的增加而增大. 同时对于碰撞过程中质子微分直接流的分析表明, 质子直接流的横动量分布与实验观测值基本一致, 但对于核物质状态方程的依赖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弱流的K—M矩阵进行推广。推广的矩阵包含五个转角和四个CP破坏相角以及新弱作用耦合常数等十个独立参数,并指出经过类似的推广后二代模型中就可以描述CP破坏现象。在中性K介子的非轻子和半轻子衰变中存在CP破坏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最近西欧中心的LEP关于轻中微子个数N_7的实验结果对大统一前子模型的限制.由于LEP的精确实验结果给出N_y=3,可能的大统一前子模型为禁闭弱作用大统一前子模型.我们也讨论了若允许重中微子代存在时,LEP实验结果对大统一前子模型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轻层子模型的理论框架内,由衰变过程π(κ)→μυ的弱形状因子f_π(?)f_κ的实验结果出发,在真空压力体积能b正比于介子质量μ的假定下,导出了Weinbefg的流层子质量公式,文中也简要地评述了层子质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守恒流是矢介子场的源的概念,讨论了重子数和轻子数所对应的矢介子场Z。将重子流、轻子流和电流的线性组合和中性弱流联系起来,可以拟合现有的全部中性流实验资料。文中还证明了Z介子的耦合一般地具有eμτ不对称性,提供了一种产生eμτ质量差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1.
μ→e γ等蜕变方式虽和熟知的各守恒定律不相违,但在实验上却一直没有被发现。最自然的看法是:把μ介子和电子看作两种不同类型的粒子。近来,也有不少关于用实验方法来检验与μ介子相连系的中微子(以下记为λ)和与电子相连系的中微子(以下记为ν)是否相同的讨论,很可能λ和ν是不同的,鉴于这样情况,我们不妨假设轻子有两种不同类型,称μ,λ为μ轻子,称e,ν为e轻子,两种轻子数分别遵循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2.
任华 《科技信息》2009,(4):265-265
安丰水文站历年以合并效率系数法定线推流,即以η′(=9.8QZ/Ns^0.75)与水位差Z相关建立关系。显然,流量Q是水位差Z及电功率Ns的复合函数。由于Z及Ns分别有误差△Z及△Ns,因此,必然产生推算的流量Q的相应误差△Q。对△Z及ANs对△Q的影响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寻求提高定线推流精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利用Q型聚类分析中的夹角余弦法对1984、1985年广西浅海环境调查的43个站位的底质污染物数据资料进行了聚类处理,划分出三大污染类型。其中,I~△类属未污染为主的类型,类型构成比37.2%Ⅱ~△类是以pb污染为主的重金属污染体系,属微污染和轻污染类型,类型构成比32.6%Ⅲ~△类是以Oil、pb污染为主的轻污染和中污染类型,类型构成比占30.2%.分析表明,北部湾浅海区壤由岸到海的方向,污染类型排列是Ⅲ~△、Ⅰ~△、Ⅱ~△,与成因分析相符.聚类结果和《简明规程》法处理结果颇为吻合.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相对论平均场模型以及弱相互作用理论研究∑超子对中子星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子对三种介子场均有影响,进而改变了中子星内部的粒子分布、质量——半径关系等。∑超子在冷却方面的效应更加明显,一方面,它们改变电子和肚子的直接Urca过程的发生范围,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微子发射率大幅降低,因此∑超子可能并不利于中子星冷却。  相似文献   

15.
1。引言普适弱作用的形式提出之后,必須解决∧超子的輕子衰变問題。因为假如∧超子、核子和輕子間存在直接的弱作用,則衰变形式的η率可以直接算出。若忽略了∧和p之間的强作用,計算結果此实驗值大一个数量級[1]。但是由于目前观察到的事例不多,实驗結果仍不能看作是很确定的。本文用色散关系处理在这过程中强作用的影响,結果表明它的效应是不大的。  相似文献   

16.
在SU(2)×U(1)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构造了一个包括5种夸克和5种轻子的弱电规范模型,它能具有弱作用唯象学的一些基本特性,把CP宇称不守恒效应归结于包含新夸克的带电弱流和带电规范介子(W~±)间的相互作用,并能初步解释重轻子τ的衰变.  相似文献   

17.
利用SU(3)夸克模型,采用共振群方法得到非定域Σ-N相互作用势以及Σ超子与3He壳心核的相互作用势,并用于4ΣHe基态结合能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SU(3)夸克模型不仅能较好地描述Σ-P散射,而且由其计算的Σ4He结合能也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在同位旋T=1/2的条件下,只有自旋S=1对Σ4He结合能有贡献,S=0则没有.  相似文献   

18.
对双单ω-半群的同余格与格林等价关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得出了如下的结果:在两种类型的双单ω-半群上,关系P和关系Q为同余格C(S)上的同余关系,且满足P∩Q=εC(S),ρ=ρP∨ρQ=ρP∧ρQ.  相似文献   

19.
对双单ω-半群的同余格与格林等价关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得出了如下的结果:在两种类型的双单ω-半群上,关系P和关系Q为同余格C(S)上的同余关系,且满足P∩Q=εC(S),ρ=ρP∨ρQ=ρP∧ρQ.  相似文献   

20.
电解质如KCl等的水化热,可由公式△H_k~+△H_(cl)-=△H_L-Ug计算求得。但是,单种离子水化热如△H_K~+或△H_(cl)-等不能由实验直接测得。但可根据一定的假定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如Born模型,水四极子模型等。本文重点讨论实验相对水化热和实验绝对水化热的计算,为溶剂化理论的结构模型建立一系列可供比较的离子实验水化热的数据,同时阐明一种确立实验水化热的普遍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