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骡子的杂侃     
说起骡子人们并不陌生,大多数都知道是驴马杂交所生。但要问骡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几种,还有什么家畜也是杂交所生?说得清楚的恐怕不多。要说这是一项古老的科技成果,更未必有人认可。因此,重叙这一课题,可以让人们进一步认识,我们祖先在这项科研上所作的贡献。骡这类动物在自然界本来没有,是我们祖先在两三千年前,采用动物有性杂交方法产生的。由于人们习以为常,有人竞把骡马混为一谈,不善分辨。在80年代末,有位大学毕业、参加工作20多年的工程师,指着一匹骡子对我说:“这马的膘头不错。”听了挺吃惊,便说:“你好好看看,那是马吗?那  相似文献   

2.
蒙古野驴     
蒙古野驴属奇蹄目马科,分布于我国的内蒙、新疆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它比藏野驴身躯细秀、毛色浅而呈土黄色,耳、尾都比家驴的短,外形?骡子,故当地又称它野骡子,是国家一类保  相似文献   

3.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骡子是驴与马交配所生的杂种,寿命长,体力大,多用做力畜,不能生殖。“杂种”这个词语,我看着有点刺眼,觉得还是换作“动物”这个词语要好一些,好歹也是一条命。况且骡子在我们还不算久远的年代里,为人们的生产运输立下了汗“骡”功劳。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被现代化的生产运输工具抛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了。  相似文献   

4.
杂种优势现象在生物界中广泛存在。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对这种现象早有认识。一千五百年前,贾思勰在他编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马与驴交配所生骡子,身体强壮,体形高大,比马还好的现象。1637年出版的《天工开物》一书中也有关于养蚕业上利用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Socrotes,公元前470~前399年)在距今2400年前提出了哲学和生物学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我是谁?距今100多年前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回答了这个问题:我是猴的进化物。为了支持进化论的观点,几代古生物学者付出大量精力在世界各地寻找类人猿化石,证明类人猿骨骼与人类的相似之处。这种研究方法对吗?合乎逻辑吗?让我们设想,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驴都死绝了,后人找出驴的骨骼化石和马对照,并因此做出判断:马是由驴变来的!(马和驴比人和猴更接近,马和驴同属奇蹄目马科,人和猴虽同为灵长目但不同科)这种设想…  相似文献   

6.
小的时候看《济公》,那首主题歌我印象很深,歌词中有一句:哪里有不平,哪有我,哪里有不平哪有我。我那时一直认为唱得太对了,哪里不平,哪里当然就有窝了。当年综艺大观的结束曲是:再见,再见,相会在彩屏前……怎么听都像是相会在太平间……后来估计是观众意见太大,改成相会在掌声里了。还有就是小时候唱的一首叫《小黄鹂》的歌,最后一句是: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也许是那时候的驴比现在的多吧,若不然现在的歌里都不这样唱了。《花心》里的黑夜又白昼,黑夜又白昼,我总是听成了嘿呦呦白走,嘿呦呦白走。害得我困惑了两年,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黔驴技穷     
过去贵州(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个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了一头驴,运来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驴放到山脚下。一只老虎看见了驴,以为这个躯体高大的家伙一定很神奇,就躲在树林里偷偷观察着,后来又悄悄走出来,小心翼翼地接近驴,不知道驴子的底细。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大吃一惊,远远躲开,以为驴要咬自己了,非常恐惧。然而,老虎反复观察以后,觉得驴并没有什么特殊本领,而且越来越熟悉驴的叫声了。老虎开始走到驴的前后,转来转去,还不敢上去攻击驴。以后,老虎慢慢逼近驴,越来越放肆,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断冒犯它。驴非常恼怒,就用蹄子去…  相似文献   

8.
主人将货物分成两份,平均分给驴和骡背,驴看到自己背的东西和骡一样多,很气愤地说:人们给骡吃的食物比我多一倍,却让我和它驮负一样重的货物。走了一段路以后,主人看到驴支持不了了,就把它身上的货物移一部分到骡背上。再走了一段路以后,驴更没精神了,又把货物移过去一部分,最后,驴身上空无一物。这时骡瞪着驴说:你现在还会认为我多吃一倍食物不应该吗?原意:判断一个人的能力,一定要长期观察,不可逐下评论。新意:人之际遇,有齐有不齐,相观对治,不亦齐乎?说明: 一个组织的工作,可分成例行工作及解决问题的工作。通常是愈富有解决问题性质的工…  相似文献   

9.
《青年科学》2008,(Z1):40-40
从前,有一头老驴,一天它一不小心掉到了一个废弃的陷阱里,很深,根本爬不上来,主人看它是老驴,懒得去救它了,就让它在那里自生自灭。那头驴一开始也放弃了求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经听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语文展示课.课文主要讲述了红军长途中,彭德怀看到自己的同志因缺粮而一个个倒下的时候,决定杀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解决燃眉之急的感人故事,赞颂了彭德怀爱自己的大黑骡子,更爱自己的战士的情怀.  相似文献   

11.
聪明的矮子     
从前,有七个兄弟,他们中有一个很矮小,但很聪明。有一天兄弟们杀了他的一头牛,吃完了,却一点也不留给他。“就给我牛皮吧。”矮子请求说,“我去卖了它。”兄弟们把牛皮给他,矮子出发了。路上,他看见一个洞,洞里住着老鼠,矮子就用牛皮盖住洞口,做成袋子一样,捉了几只老鼠。天黑了,他拿着这只牛皮袋爬到树上。不一会儿,几个商人带了一队骡子来了,骡子上装着许多货物,他们停在树下休息。半夜,矮子把老鼠抖落到骡子头上,骡子吓得都逃走了,商人也吓得魂不附体,嚎叫着各奔东西。矮子马上爬下树,拿了许多珍贵的东西回家去了。“你们宰了我的牛,宰得…  相似文献   

12.
骡子是马(Equus caballus)和驴(E.asinus)的种间杂种。骡子一般不能生育,但偶尔也有母骡生驹(康熙字典:骡为牝马为牡生驱。这里泛指骡生驹为駏。)的报导。由于这种现象比较罕见,再加上受胎母骡容易流产和出之生駏成活率很低,以致对駏的研究还尚未深入,其染色体组成亦无定论。查明生驱母骡尤其是駏的染色体组成,对高等动物远缘杂交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将会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笔者曾经听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语文展示课。课文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彭德怀看到自己的同志因缺粮而一个个倒下的时候,决定杀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解决燃眉之急的感人故事,赞颂了彭德怀爱自己的大黑骡子,更爱自己的战士的情怀。课文中有描写彭德怀和战士们对话的一段精彩场面,老师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之后,为了让全体同学参与,让大家都能更真切地感受当时感人肺腑的场面,这位老师安排了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骡子"意象内涵丰富,形式多变。它首先代表着主人公悲惨的命运,随后则不仅指代黑人民族的命运,而且喻示整个人类的命运,象征人类普遍受奴役的一种状态。而在"骡子"的死亡和再生之间则蕴含着战胜这种奴役的方法。从"骡子"意象不仅可以看出珍妮是怎样一步步摆脱掉"骡子"的命运,到最后完全把它扬弃,获得作为一个人最大意义上的自主意识,实现了她的也是全人类的自由梦想,而且还可以看出这部小说不仅表现了黑人女性的觉醒,涉及了种族、性别和文化问题,还表现了人类的悲剧命运,流露了作家对整个人类命运严肃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佳米驴是我国优良地方驴种,是驮挽兼用中型驴的典型之一。它形成历史悠久,体格结实紧凑,结构匀称,行动灵活,耐劳苦,适应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需要。主要产区是陕北榆林市的佳县、米脂、绥德三县,曾称"绥米驴",而米脂的桃镇和佳县的乌镇所产为佳,同时也是毛驴交易的集散之地。  相似文献   

16.
《青年科学》2013,(2):92-92
春秋时期,人们要学习“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里面的“御”就是驾车。孔子很小的时候就已会驾车了,而且车技不错,还很懂得驾车之礼。根据《论语·乡党篇》的记载: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也就是说,登上车要站得直直的,“绥”就是登车时用绳子做的一个拉手。在车上的时候,孔子很注意车上的礼仪,不会东张西望,不会很快地讲话,也绝不指指点点。  相似文献   

17.
江行 《世界博览》2012,(23):87-87
韩剧里几乎所有女主角都死于白血病。这病简直就是青春时髦病,白血病不发病的时候跟好人一样,又不传染,对美女的外貌影响不大,甚至还多了一份苍白的娇弱,更是我见犹怜。从整个医学史上来看,不仅仅是白血病,还有其他疾病也被人们浪漫化。自古以来,痛风就被认为是王公贵族病,它的产生与多食美味佳肴、营养过剩有关。中华古代医学文献中早就  相似文献   

18.
正人们常说,时间是一条长河。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停地流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就是说的这个特点。朱自清的《匆匆》则是用散文诗的形式把这个道理感悟得非常透彻。文章一开始用"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些常见现象,反衬出"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接着两段,先写出时间流逝的特点,那就是无声无息,"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然后举了很多生活的例子,说明  相似文献   

19.
正我还记得8岁的时候家里买来的宠物:一只兔子。第一次见到活兔子的我问了一个没人理睬的问题:"为什么兔子的尾巴这么短啊?"很久之后我才知道,这个问题没人回答并不是因为它太蠢,才知道有一门学科专门处理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这门学科叫做演化生物学,也就是日常说的"进化论"所归属的学科。但是这门学科又不仅仅是在解答为什么兔子尾巴短、马尾巴长。那些都是表面上的形态与动力学。马和兔子只是数百万物种之中的两个而已。当我们把所有的生物放在一起就会发现,众多生物间有着非常深层的相  相似文献   

20.
《杭州科技》2016,(5):9-10
正第一次看到哈勃望远镜拍下来的照片时,它对人们的冲击是很大的。当我们的望远镜看到一束光奔向地球的时候,事实上这束光发射的时间,是几十亿年以前了。可能那时,我们人类还没有诞生呢。而当我们在地球上接收到这个光束的时候,发出光束的那颗星到底还在不在?其实我们也是不知道的。世界存在着那么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探索,而科技创新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