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两种醇沉方式对杜仲水提液中氯原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次醇沉及多次醇沉后杜仲水提液中氯原酸的含量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次醇沉比一次醇沉所得的产品纯度高,当乙醇浓度最终为90%时,一次醇沉的损失率为18.9%,而分次醇沉的损失率仅为6.8%。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呐醇重排反应的定义,机理,规律,立体化学和类呐醇重排反应,反呐醇重排反应.  相似文献   

3.
神经醇磷脂广泛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细胞中,包括神经鞘髓磷脂、酰基鞘氨醇,脑苷类和神节甙脂类,神经醇磷脂参与重要的细胞生理活动,神经元的生长,细胞的能 性,细胞的调控等都与神经醇磷脂有关;另外,神经醇磷脂的异常还会导致一些疾病,如高歇氏病,疟疾,细胞的恶性生长等。  相似文献   

4.
对一次醇沉及多次醇沉后杜仲水提液中氯原酸的含量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次醇沉比一次醇沉所得的产品纯度高;当乙醇浓度最终为90%时,一次醇沉的损失率为18.9%,而分次醇沉的损失率仅为6.8%.  相似文献   

5.
醇提水沉与水提醇沉提取杜仲叶活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采用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了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溶剂用量以及醇沉溶剂浓度等对醇提水沉法和水提醇沉法提取杜仲叶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活性成分的含量,还是活性物质的得率,醇提水沉法都优于水提醇沉法。  相似文献   

6.
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催化剂,对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滴加速度以及悬浮剂的存在与否等都影响聚乙烯醇的醇解度.通过控制NaOH溶液浓度、滴加速度,可以调节PVA醇解度,但很难得到醇解度90%以下的PVA.悬浮剂的存在有利于制备低醇解度的PVA,并对悬浮醇解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泽泻对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化学方法提取泽泻的有效成份三萜类化合物(泽泻醇A、泽泻醇B、乙酸泽泻醇A酯、乙酸泽泻醇B酯),它具有利尿、消尿蛋白的功能,加入大黄,附子等药物,可用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8.
对化工厂原有高压醇加氢反应管经常出现的故障,剖开出故障的原有高压醇加氢反应管进行分析,找出引起故障的起因,设计了出一种新型的高压醇加氢反应管,经过化工厂的使用,证明这种新型的高压醇加氢反应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催化剂,醇类型及用量,醇解时间,加料方式等各种因素对PET废料醇解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以此醇解物与顺酐反应,再用松香改性,制得了贮存的对苯型不饱和原酯树脂,大大提高了与苯乙烯的相溶性。  相似文献   

10.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外层脂多糖组分,可引起机体发热反应,重症将导致休克,而内毒索对热或有机溶剂都十分稳定,通常的灭菌操作难以使之除去.本文采用高沸醇木质素及其衍生物作为对内毒素的吸附剂,对它们与内毒素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高沸醇木质素酚和高沸醇木质素胺都能吸附水溶液中的内毒素,加入有机溶剂后又可以释放出吸附的内毒素,解吸后的高沸醇木质素酚和高沸醇木质素胺可以再吸附内毒素,高沸醇木质素衍生物可成为清除内毒素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11.
己二酸生产工艺中产生大量的环氧环己烷,通常作为工业废液来处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己二酸工艺副产品环氧环己烷为原料,非均相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来制备高附加值的反式-1,2-环己二醇,解决了废液处理等环境问题,探究了较佳工艺条件,即:以25.0g环氧环己烷计,m(环氧环己烷)/m(水)=1.0/4.42,催化剂用量为26.0g,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2.0~2.5h,在此条件下进行4次试验,环己二醇的选择性约80.0%,环氧环己烷转化率约98.0%,4次试验有较好的重现性.经熔点仪,DSC,FTIR检测所得产物为目的产物反式-1,2-环己二醇.  相似文献   

12.
在一些经典效应代数上引入了拓扑结构,使其成为拓扑效应代数,证明了两个拓扑效应代数的直和仍是拓扑效应代数, 拓扑效应代数的模糊集系统仍是拓扑效应代数。 给出了拓扑效应代数上连续映射的定义, 并研究了拓扑效应代数上态射(单调态射、同构)的连续性, 证明了从一个拓扑效应代数到另一个拓扑效应代数的全体连续映射之集仍是拓扑效应代数。  相似文献   

13.
纳米材料及其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纳米材料的概念及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量子隧道效应、物理效应和化学效应等特性。指出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可以制造纺织新原料、纳米浆料以及改善织物功能。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 ,对门冬氨酸钾镁氯化钠注射液的溶血性、全身过敏性、血管刺激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未见门冬氨酸钾镁氯化钠注射液在体外对红细胞有溶血作用 ;对豚鼠经静脉给药 ,未见有过敏性反应 ;从家兔耳缘静脉点滴 ,上下午各一次 ,连续 7d ,光镜下观察 ,未见血管内皮细胞脱落 ,无血栓形成 ,也未见其它异常  相似文献   

15.
效用风险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提出由客观状态的不确定性和结果价值两方面因素造成的效用风险的概念,定义并构造效用风险函数和效用风险熵的函数表达式,剖析其主要数学特性,阐明效用风险函数和效用风险熵作为客观状态和决策行动方案的效用风险测度函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污染变化的主要因素--分解模型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分解分析方法将中国工业污染变化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清洁技术效应和污染治理效应,并通过计量回归模型分析收入水平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分解分析表明:1992-2000年期间,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增加工业污染,其中规模效应占主要部分;清洁技术效应与污染治理效应减少工业污染,其中清洁技术效应占主要部分.计量模型的结果是:结构因子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广义技术因子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对数线性关系,人均污染与人均GDP之间不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7.
废弃物处理设施的负效应大小不仅与设施排放的污染量有关,更受到受影响居民的环境觉识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居民感官视角的“邻避”设施负效应的概念,开发了基于居民感官视角的废弃物处理设施负效应测度模型。并以废弃物焚烧站为例,进行了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测度模型和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为废弃物处理设施负效应的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使用方向性距离函数的非参数框架把我国各省区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技术效率效应、技术进步效应、资本碳比效应、劳动碳比效应、能源碳比效应以及结构效应等7个部分,扩充了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扩展了对碳排放驱动力量的深入理解。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的持续扩大仍然是碳排放增长的首要原因;资本碳比效应是省区碳减排的主要驱动力量;劳动碳比效应是造成碳排放增长的重要因素,能源碳比效应自2001年以来表现出减排功能;技术进步减排效应微弱,技术效率和结构效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教师期望效应是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等产生的影响,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两种。教师要研究期望效应的作用模式,设置合理的期望目标,抑制负效应,促进正效应,促使学生沿着教师期望的积极方向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选择。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协调效应、创新效应与开放效应5个维度构建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文化产业综合效应指数与各子维度效应指数,分析其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不同省份、不同层级与3大区域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发展障碍及制约因素。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区域间差异明显,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效应指数呈现“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的空间格局;经济效应指数、社会效应指数、开放效应指数分布均呈现“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的空间特征,协调效应指数呈现“中游地区>下游地区>上游地区”的区域分布格局,创新效应指数呈现“下游地区>上游地区>中游地区”的分布特征;不同区域的发展障碍因素各不相同,经济效应、创新效应与协调效应是制约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