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月12日在波恩举行的一次仪式中,西德国防部长布兰克把西德军队的正式任命文件交给最近任命为中将的豪辛格、斯派达尔和其他九十九个校官、尉官和军士。军官们从布兰克手中接受文件的时候,沿用德国军官的传统方式鞠了躬。豪辛格和斯派达尔站在前面,布兰克特别称讚他们同他的合作。豪辛格在布兰克讲话后的答辞中说:新的德国士兵应该保证履行三重责任:服从、忠诚和友谊。这个仪式表明,在纳粹军队被摧毁刚刚十年半以后,新的西德“国防军”又正式建立起来了。西德“国防军”对欧洲和平的威胁的严重性,从任命这两个中将的事实上,是不难想见的。  相似文献   

2.
谈欧洲现势     
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以后,欧洲的局势发展到—个新的阶段。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略战争势力,集中力量开始实施巴黎协定,积极复活西德军国主义,使得欧洲局势日趋紧张,新战争的危机更加严重。苏联、人民民主国家和爱好和平的广大欧洲人民,则正在为制止战争、维护自己的安全和保障欧洲的和平进行不懈的努力,力求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使紧张的国际局势得以缓和。和平还是战争?这个严重问题现实地摆在欧洲面前。一远在巴黎协定生效以前,波恩政府就开始了实施巴黎协定重整西德武装的准备。西德的“布兰克部”(国防部)早已开始召募前纳粹军队的军官,准备将他们作  相似文献   

3.
继西德联邦议院之后,联邦参议院又于7月20日在紧张的气氛中通过了阿登纳政府的征兵法案,21日,西德总统豪斯急急忙忙地签署了这个法案。这样,西德征兵的立法手续就完成了,从而使大规模的重新武装有了法律根据,使前纳粹军人和复仇分子有了更广大的重操故技的机会。西德国防部长布兰克已经宣布将在今年10月开始征召西德青年参加西德军队。这真是如前些时候西欧报纸忧心忡忡地说的,“人们似乎已经听到穿着长统皮靴的士兵的沉重的脚步声了。”这种脚步声,对和西德接壤的各国说来,更是响亮的警钟;欧洲各国人民不得不警惕这一事态的发展。西德的征兵法案规定征召十八岁到四十五岁的西德公民服兵役。虽然目前西德政府表示只准备征募五十万人,实际上国防部的计划远不止此数,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了。谁都知道,重建西德的国防军的计划是盘算了很久  相似文献   

4.
波恩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首都。也许有人以为,作为世界上第四工业大国的首都,它一定是熙熙攘攘,非常喧闹的大都会。其实不然,且不说过去波恩人口较少,就是现在也只不过是三十万。西德人常常诙谐地称它是“乡村小镇”。然而就是这个宁静的“乡村小镇”,却成了名副其实的西德政治心脏。古朴的老城波恩位于西德的西部。有名的莱茵河由南而北纵贯其间,把波恩一分为二:四分之三在西岸,四分之一在东岸。三座大桥横卧碧波,将城市的两部分连接起来。河上沙鸥翔集,轮船如梭。  相似文献   

5.
西德一直在大肆吹噓它的“永恒的、无危机的經济奇迹”。今天,由于西德經济情况日益不妙,西德副总理兼經济部长艾哈德,一方面虽已承认西德經济正在走下坡路,但另一方面却仍然举着这块破旧的“金字招牌”,继續大談其“奇迹”給工人带来的“好处”。“奇迹”从何而来? 西德反复宣传的“經济奇迹”,确实也迷惑了不少人,这不是沒有原因的。战后西德經济恢复和发展得  相似文献   

6.
波恩总理阿登纳最近越来越忙碌,也越来越烦恼了。他在同华盛顿商谈如何应付苏联提出的同西德谈判关系正常化的建议回来以后,就急急忙忙企图使议会批准建立西德军除的法案,而他的国防部长布兰克也在闪电似地制订关於重新武装的各种计划和具体措施。阿登纳的目标是要在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以前通过重新武装的立法,使第一批西德士兵赶快穿上制服,这样就可以抬高他的讨价还价的地位。但是,阿登纳的打算是一回事,他在国内所面临的政治现实又是另外一回事。西德广大公众对於西德重新武装和加入北大西洋侵略集团并不感到興趣,恰恰相反,自从奥地利宣布中立化  相似文献   

7.
目前西德的报刊很多,分布面也广,根据1954年底的统计,共有约1,500种。它们的稿件多数是从与自己利益一致的发稿公司、报业公会等得来的。在西德有影响的报刊中,政党的机关报较少,大多为标榜“独立”的资产阶级报刊或接近资产阶级政党的报刊。西德现在没有真正的出版自由。德国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后,它的许多报刊均被封闭。但是,它们在被迫转入地下后,继续秘密发行,坚持为争取统一、和平、民主和自由的德国而斗争。现将西德公开出版的主要报刊简单介绍如下: 世界报 1946年在汉堡创刊,该报自称“独立”,但1950年曾接受美国津贴一百万马克,现受西德阿克塞尔—施普林克康采恩控制。它对阿登纳政府的现行政策基本上表示赞成,有时也有批评,但对社会民主党则进行攻击。近年来,由于西德某些中立主义倾向的发展,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态度有了某些变化。它一方面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挑拨苏联和中国、  相似文献   

8.
丁剑 《世界博览》2010,(10):22-23
在高盛集团身陷“欺诈门”丑闻之时,其CEO布兰克费恩却被评为美国“最受欢迎老板”的第四名。这其中有何玄机?  相似文献   

9.
以施密特和根舍为首的西德社会民主党一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由于在议会里拥有45个席位的多数,曾被认为是西欧最稳定的内阁之一。事实上,据西德一家报纸统计,自1973年以来,在西欧和北美的议会制国家中,迄今政府未见更迭者,除奥地利之外,亦就数西德一家。但是,最近一个时期,西方报刊盛传西德政局不稳。法国一位“德国问题专家”撰文指出,西德现政府正处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中。通常消息灵通的西德《时代》周报也预言,西德执政联盟将“慢慢地寿终正寝”。西德本届内阁到底能不能维持到1984年下届大选?长达12年之久的两党联盟会不会  相似文献   

10.
7月4日,西德总理科尔将应邀访苏。由于目前美苏围绕欧洲导弹问题的争夺空前激烈,东西方关系日趋紧张,国际上对科尔这次苏联之行的具体背景和意图以及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十分关注。首先,从西德和苏联的战略方针上看,双方互有需要,但目的各不相同。对西德来说,此行酝酿已久,主要目的在于贯彻其“立足于西方联盟而又同苏联保持对话”的基本政策。以科尔为首的联盟党和自民党中右政府,在对外政策上尽管侧重点与前社民党政府有所不同,但西德的处境和利害,决定了它在对苏政策上仍要保持“缓和”与“合作”的“连续性”。为了扭转西方盟国对西德有“中立化倾向”的印象和疑虑,  相似文献   

11.
煤又恢复了青春“煤又恢复了它的青春”——这是笔者今年秋天在西德参观能源设施时,西德的一位朋友所说的话,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在西德第一个参观项目是尤里奇核能研究中心。但是研究中心的主人却特意安排我们参观了一个新辟的露天煤矿。这不是没有理由的,尤里奇研究中心的高温反应堆的用途之一就是煤的气化和液化,而核能和煤一旦结合,煤一旦气化或液化,它便顿时身价猛增。站在露天矿边特制的高台上,可以俯瞰整个矿场。长达2,000多米的一片空地,已经被巨型采掘机挖成小山拗一般。场上横着几架挖掘机,据说它一天的挖掘量可达20万立米。挖掘机自身重量相当于莱因河  相似文献   

12.
享有世界声誉的西德“电气总公司”(原名 AEG-Telefunken,故亦音译为蔼盖吉—德律风根公司),于8月9日向法院“申请清理”。用西德报刊较通俗的话来说,这家康采恩在经过长期挣扎后,终于不得不宣布“部分破产”了。现在它正处于法院指定人的监督下,部分工厂停止生产,着手清理资产与债务,另外一些工厂则继续运转。这一事件是近日来西德报刊连续报道的主要新闻之一,也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重视。从长篇累牍的报道中,可以窥见其苦苦挣扎的来龙去脉和影响之所及。  相似文献   

13.
由布兰克教授率领的西德斯图加特大学代表团于十一月七、八两日来我校访问。代表团与我校领导就两校之间建立长期友好台作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会谈,并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签署了两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会谈纪要。 代表团在校访问期间,参观了我校校园、图书馆及有关实验室,并分四个专题举行了学术报告:1.化学和生物技术环形反应器的发展;2.现代功率电子学和电  相似文献   

14.
自从法国国民议会在一九五四年八月三十日拒绝了“欧洲军”条约以后,九月二十八日,美国纠合了英、法、西德、荷、比、卢、意、加等国,在伦敦召开九国外长会议,达成一些协议,并发表了“最后决议书”,即所谓伦敦协定,它实质上是“欧洲防务集团”条约的翻版。“最后决议书”包括一系列文件,主要是将西德和意大利拉入一九四八年三月建立的布鲁塞尔条约(即“西欧联盟”)组织,并把西德拉入北大西洋联盟,同进还准许西德有建立陆、空、海军和武装自己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5月18日,在波恩总理府绍姆堡宫的原阿登纳办公室,西德财政部长魏格尔和民德财政部长龙贝格正式签署了关于建立两德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出席签字仪式的有西德总理科尔和民德总理德梅齐埃,以及双方谈判代表团团长、两德政府成员、议员和经济界代表等,约50人。科尔在签字仪式上说,这个条约的签字之日也就是“一个自由、统一的德国诞生之时”;德梅齐埃称,条约的签署使  相似文献   

16.
法国总理孟戴斯—弗朗斯在迫使议会批准巴黎协定问题上所玩弄的一个花样,就是他所提出的“军备统筹”计划。这个计划规定要在“西欧联盟”内建立一个关于军备生产、标准化和分配以及监督军备的联合机构。孟戴斯—弗朗斯吹嘘说,有了这个“机构”,就可以“有效地监督”西德武装。孟戴斯—弗朗斯提出这个计划的目的,第一是企图为法国垄断资本家谋求最大量的军火订货和最高的利润,第二是为了欺骗法国舆论,把自己装扮成竭力要“监督”西德军国主义的样子,以便使武装西德的巴黎协定在议会两院中最后获得批准。但是,法国总理的如意算盘一开始就碰了壁。首先  相似文献   

17.
在“援助”的幌子下最近几年来西德政府在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进行經济滲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加紧文化滲透。1961年6月,西德外交部成立了一个对这些地区活动的所谓“不发达国家援助司”。该司下设政治問题处、技术援助处、人员援助处与資本援助处。国务秘书薩克斯为该司司长。这个司与波恩经济部、財政部以及粮食部有紧密的合作。同月17、18两日  相似文献   

18.
“多边核力量”计划“多边核力量”计划是美国政府一九六二年底在美英拿骚会谈中正式提出来的。美国的意图是要它的盟国把核武器交出来由它统一指挥,并且让西德军国主义染指核武器,而这支核力量的最后决定权和否决权则操在美国总统手中。  相似文献   

19.
在被吹嘘为一度出现“经济繁荣奇迹”的西德,“国民教育”事业的落后状况的确可以称得上一种奇迹了。由于西德政府对教育事业一贯的漠视,今天即使不谈军国主义思想对教育事业的侵害,单是学校房舍的奇缺和学生升学的减少,已使西德的“国民教育”处于严重的情况。据统计,目前在西德三万二千个“国民小学”中,有八千个学校是仅有一个课室的“单班”学校(几个年级的学生同坐在一个课室里上课)。在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北莱因—威斯特伐利亚州,六千四百四十四个“国民小学”中,有二千五百八十三个小学只有一个到三个班级。  相似文献   

20.
西德政府公然要求取得国外军事基地,这是复活中的西德军国主义向外扩张的一个重要标志。阿登纳政府正同佛朗哥西班牙进行这项勾结。西德国防部长施特劳斯2月25日说:“在西班牙设立德国(西德)基地问题只是(西德计划的)一个部分。”他在3月2日更露骨地说,由于“现代武器发展”的需要,西德“必须在西方和西南方寻找一定的军需和训练设施”,“我不允许在这条道路上有任何障碍”。他搬出希特勒法西斯宣传家的论调说,“德国的空间太狭小了”。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