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菠萝蜜嫩茎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成龄的菠萝蜜树茎干上取徒长的嫩茎为外植体,研究了菠萝蜜嫩茎离体培养的条件.结果表明:外植体芽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1 KT 1.0 mg.L-1 NAA 0.5mg.L-1;暗培养有助于芽的萌发;芽增殖的较适宜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1 KT 1.0mg.L-1 NAA 0.1 mg.L-1,连续培养7代后,其芽的平均增殖系数为4.3;本试验中增殖芽的诱导生根较难,还有待进一步地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补骨脂的嫩茎、叶柄和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均获得成功。其中以嫩茎培养的效果最好。培养基中附加成分对芽和根分化的影响较大,Ms基本培养基附加IBA 0.5、6—BA1(单位均为mg/l)时,芽的分化率最高;1/2Ms基本培养基附加IBA0.5时,根的诱导效果较好。大部分试管苗可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3.
4.
以 MS 作为基本培养基,离体培养月季(Rosa chinensis)茎段.结果表明:6-BA 诱导丛生芽的效果明显优于 ZT 和 KT,6-BA 和 NAA 分别为 3mg·L~(-1)和0.1mg·L~(-1)的组合时诱导效率最高,可达90%以上.试管苗在大量元素减半并附加0.8mg·L~(-1)NAA 的 MS 墙养基上诱导生根最为适宜,生根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5.
6.
用离体培养无性繁殖苦瓜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切取由苦瓜种子形成的试管苗的顶芽及带芽茎段,移植于附加4 ̄6mg/L ZT或4 ̄6mg/L 6-BA的MS培养基上,可以促进芽的增殖,形成芽簇,每月每株可增殖4苗;移植于附加4mg/L ZT及0.5mg/L KT或附加4mg/L ZT及LH(水解乳蛋白)的培养基上,每月每株可增殖5苗。将幼苗接转于MS+ZT0.5mg/L的培养基上,生长健壮。丛芽生根选用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蔗糖浓度为2%效果  相似文献   

7.
银杏成熟胚的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银杏成熟胚为材料,在含不同激素或添加物的培养基上进行萌发出苗培养,结果表明:以6,7-V+活性炭1.0g/L+水解乳蛋白1.0g/L+抗坏血酸100mg/L为最适宜培养基;光照培养比黑暗培养好,培养基中添加0.1m,g/L的NAA能有效地促进萌动胚的胚根伸长和发育成苗;植物激素6-BA不适合成熟胚的萌发,当其浓度为0.1-1.0mg/L时会抑制胚根生长并致胚芽发育畸形。  相似文献   

8.
青钱柳离体胚的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青钱柳离体胚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其萌发、快速成苗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并进行了诱导增殖试验.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种类是影响青钱柳离体胚萌发和成苗最关键的因素.离体胚萌发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WPM GA3(10 mg/L) 蔗糖(30 g/L),萌发率可达100%;适宜成苗的培养基组合是WPM GA3(5 mg/L) 麦芽糖(30 g/L),培养60 d的无菌苗移栽成活率为100%;最适的增殖培养基为WPM 6-BA(0.5 mg/L),平均增殖系数为3.45.  相似文献   

9.
采用对比试验设计,进行了晚蜜桃的离体培养。结果表明:MS+6-BA1.0mg·L-1+IAA0.2mg·L-1培养基较适宜初代培养,MS+6-BA1.5mg·L-1+IBA0.2mg·L-1+IAA0.2mg·L-1培养基较适宜继代培养。  相似文献   

10.
菊花的离体培养以MS+NAA0.5mg·L-1(单位,下同)+BA5或MS+NAA 0.1+BA2诱导愈伤组织,以MS+BA2+KT0.2分化芽丛及进行芽丛增殖,以1/2MS+NAA0.1生根培养,在基质椰糠:砂=1:1中移栽成苗。也可在MS+NAA0.1+BA 2诱导愈伤组织并直接形成芽丛,而后进行增殖培养。还可在增殖培养基中直接生根。  相似文献   

11.
对湘西自治州7县1市多个采集点的杜仲叶绿原酸质量分数进行检测,考察不同生境对杜仲叶绿原酸质量分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湘西自治州不同地区杜仲叶绿原酸质量分数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不同采集点绿原酸的质量分数均存在差异.杜仲生长在海拔401~500m范围,坡向南坡,土壤种类为浅灰土壤,土壤母质为石灰岩或砂页岩的条件下,杜仲叶绿原酸质量分数较高.  相似文献   

12.
杜仲细胞的悬浮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仲外植体在MS+2,4-D2.0mg/L的培养基上可诱导出生长速度快、离散性好、适合于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MS+2,4-D2.0mg/L+CH300mg/L的液体培养基上进行振荡培养,经3~4次继代,即可建立起悬浮细胞系;悬浮细胞的形状为长形、椭圆形、圆形和“月牙”形。  相似文献   

13.
应用石蜡切片法和实验室综合提胶法,研究了杜仲叶的结构发育,探讨了杜仲叶结构发育与杜仲胶积累的变化规律,旨在确定杜仲叶的最适采收季节,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杜仲叶内杜仲胶随着季节的变化基本呈跳跃式变化;叶片发育早期,随着栅栏薄壁组织、海绵组织等叶肉细胞的分化发育,叶片中的含胶细胞也在不断地形成、积累。七月份叶片组织结构发育成熟时,含胶细胞仍继续增加和生长,叶片含胶率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由于杜仲树叶内杜仲胶为一年逐步积累的结果,11月份将近黄落的叶子含胶量较高,为1.19%。综合分析叶片生物量和杜仲胶的含量,11月份杜仲叶子黄落时收集较合适。  相似文献   

14.
杜仲氨基酸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杜仲离体培养愈伤组织、树叶、树皮中氨基酸含量进行了系统研究,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其总含量为41.49~208.22mg/g,其中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5.
杜仲枝材经粉碎成粉后,用体积比为2:1的苯-乙醇溶液抽提,去除有机溶剂抽出物;在酸性条件下采用亚氯酸钠法分离综纤维素;在20℃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处理10 h,从综纤维素中提取半纤维素,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沉淀析出,并用70%的乙醇洗涤半纤维素;在均相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氯化锂(LiCl)体系中,以吡啶为催化剂用乙酸酐对半纤维素进行改性.实验条件下所得的改性半纤维素的取代度在0.51~1.17之间,采用红外光谱对改性前后的半纤维素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薮北茶树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薮北茶树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殖体获得再生植株,并建立起快速无性繁殖体系,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各种浓度的植物激素.试验结果证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十6—BA2.Omg/L;芽增殖培养基为MS十6—BAl.Omg/L十IBAO.2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十6—BAO.5mg/L十IBAO.1mg/L十NAAO.2mg/L十At^3 O.01mg/L。  相似文献   

17.
麝香百合组培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百合球茎鳞片离体组织培养的研究,探讨了丛生芽诱导、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移栽等方面的组培快速繁殖以及生产上实用的组培技术,结果表明,MS 6-BA3.0mg\L NAA0.5mg\L KT0.14mg\L 2.4-D0.3mg\L 蔗糖35mg/L为适宜的诱导培养基,其诱导率为92%;MS 6-BA2.5mg/L NAA0.5mg/L KT0.1mg/L 2.4-D0.2mg/L 蔗糖65g/L为最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其繁殖倍数为10.9倍,1/2MS NAA1.0mg/L 蔗糖35g/L的培养基诱导生根效果较好, 其生根率为86.7%,移栽成活率为100%,这为麝香百合大规模工厂化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8.
堇叶碎米荠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堇叶碎米荠(Cardamine violifolia)是在我国富硒地区发现的一种富集硒植物,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研究以堇叶碎米荠的幼叶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2,4-D0.6mg/L,诱导率高达85%,以培养基MS+6-BA1.0mg/L+NAA0.6mg/L诱导不定芽分化效果最好;在生根阶段以培养基MS+NAA1.0mg/L生根效果最好,生根3.2条/株,根系健壮。  相似文献   

19.
红叶石楠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何蔚荭  马杰  崔波  左庆元 《河南科学》2004,22(5):646-647
将红叶石楠的茎尖、腋芽及叶片分别栽入各种比例不同的MS和WMP培养基中,实验结果表明MS 6-BA1mg/L 6-KT 2mg/L NAA0.3mg/L Vc5mg/L培养基诱导率最高,可达60%,再将这些诱导出的丛生芽转入MS 6-BA 2mg/L NAA0.2mg/L的分化及增殖培养基上,可获得大量的丛生芽。  相似文献   

20.
二年生杜仲实生苗在不同土壤干旱条件下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杜仲对土壤水分胁迫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通过三种调节过程实现,即通过叶片水分饱和亏缺和K^+含量的反馈控制实现的气孔运动的调节,通过脯氨酸积累实现的渗透调节,以及通过活必氧浦除剂(如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实现的对自由基平衡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