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罗尔斯基于两个正义原则的正义理论被广泛理解为分配正义论,差别原则是分配正义原则中的一种.差别原则的价值目标除了要谋求达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平等外,还服务于构建一种公平有效的社会合作体系,以利于缓和自由和平等之间的价值冲突.差别原则对于中国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是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政策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其最初的价值定位发生了扭曲,本文以教育公平为基点,结合罗尔斯"正义即公平"的"正义论原则",对执行中表现出的个体价值冲突、民族价值冲突、国家价值冲突形式进行分析,并通过正义两大优先原则的梳理,探索对少数民族招生政策价值冲突的最终定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决定社会分配的正义属性,而社会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正义必须以马克思的历史正义观为指导,具体地讲,就是要坚持如下三个原则,即社会分配与社会生产相一致原则、社会分配与贡献大小相一致原则和社会分配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原则。上述三项原则必须做到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民族国家如何整合国家内部诸民族,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现实政治问题,也是一个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此,学者们对此展开了深入的分析讨论。总体而言,国内学术界多数学者在族际政治的范畴内研究此问题,他们提出了民族共治论、现代世界体系视野下的族际政治整合以及国家建构视角下的族际政治整合等三种族际政治整合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5.
民族优惠政策是中国特色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平等、人权、正义、秩序是民族优惠政策基本的价值蕴涵。民族优惠政策通过给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合理的差别对待,促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发展,保障分配正义和社会正义,强化国家认同,实现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6.
分配正义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的重要内涵,是正义价值的核心所在。交换正义是分配正义的重要形式,而矫正正义是实现分配正义的有效手段。通过矫正正义,使得非正义不断接近或变为正义。在我国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今天,重温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巨著《理想国》中阐发了自己关于建立一个安定团结,和谐美满社会的哲学理念,其中"正义"这一核心思想贯穿始终。柏拉图探讨了城邦的正义和公民个人灵魂的正义这两方面内容,得出观点:当两者都实现了正义与和谐,一个完美理想的国家便得以建立了。虽然《理想国》倡导的"和谐"有其阶级局限性,它的精髓对当今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分配正义的视角看,教育公平问题涉及分配正义的成员资格、差别原则等理论。教育是一种占支配地位的基本善或者说支配性的善,它的广泛、公平地分配有利于分配正义的取得。  相似文献   

9.
徐珍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14-16
罗尔斯的《正义论》是以一种严密的逻辑形式展开的,“原初状态”是这一逻辑推理过程的逻辑起点,也是他为他的两个正义原则必然被选择而假设的一种人类的原初存在状态。因而正确理解罗尔斯的“原初状态”是领会他的两个正义原则的逻辑关卡。本文试图从“原初状态”提出的重要性、罗尔斯的“原初状态”和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的差异、“原初状态”在罗尔斯的正义论的推理中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来对罗尔斯的“原初状态”做一个诠释。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认为,整个社会的有机统一,应该借助团结媒介,按照严格的话语原则,建设生活世界这种合理的生活模式,抵制金钱、权力僭越各自掌控的经济、行政领域两大子系统所带来的“殖民化”。团结与正义同源共生,要趋向美好的精神家园,关键在于如何让全社会实现正义。在他看来,正义统领道德、法律、政治三大领域,是对社会整合力量之间平衡状态的重要性的说明,也是保持这种平衡的一种意识和标准。其中,道德正义处于最高位置却又离不开法律正义和政治正义这两种形式的补充。哈贝马斯著作中对正义与社会整合力量的论述,在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安全从来都是受不同的国家利益左右,可以说,没有也不会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安全定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安全观。应该说,后冷战时代的国家安全主要是经济安全。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年来西方国家在经济安全上的各种观点的考察来加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第一种对经济安全的理解是军火和武器交易上的重商主义与霸权主义相结合,不使军火落人所谓“无赖国家”,从而排除冷战后形成新的国家安全威胁。这种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否隐含某种社会正义的诉求?当代英美学者有着否定和肯定两种不同的主张。前者的观点一是认为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只是作价值中立的描述;二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产品极度丰富的条件下,意识形态的正义已不需要。后者的观点一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超越了正义,而不是不需要它;二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不同阶段,马克思有着正义的诉求,正义意味着平等。以上观点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因为共产主义社会表达了马克思系统性的社会正义诉求。  相似文献   

13.
跨界民族因现代国家边界而分布于不同的国家,其边界意识与身份认同必然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通过研究西南边疆跨界民族的边界意识与身份认同发现,其边界意识具有模糊性,其民族认同也超越了国家认同,这将会对我们的边疆稳定与国家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义是人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共同体所追求的永恒主题,但在长期的思想探索中,人类并没有获得一种关于正义的普适定义,也许正义本身根本就不需要定义,并且在根本上任何企图用定义的形式来终结知识发展的思路都是对人类思想的损害。这里是关于正义的一组笔谈,笔谈的作者并不当然地认为自己所思考的正义是正义的惟一话语方式,而只是从不同角度对正义的多维思考,或许这种多维化的探索方式恰恰反映了正义本身所具有的多重内涵,但这并不是说正义就完全缺乏共通的东西,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正义依然会有一个大致相通的期待。这组笔谈是由河北经贸大学"法哲学小组"的成员完成的,他们对于学术的热爱与执著,将他们组合到了一起,并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希望他们能够在法哲学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笔谈属学术探讨性质,作者所持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在其发展进程中,出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渗透、融合以及全球文化关系的整合,民族国家文化主权的行使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但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维护民族国家利益的文化民族主义始终存在并产生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私产与正义     
正义是人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共同体所追求的永恒主题,但在长期的思想探索中,人类并没有获得一种关于正义的普适定义,也许正义本身根本就不需要定义,并且在根本上任何企图用定义的形式来终结知识发展的思路都是对人类思想的损害。这里是关于正义的一组笔谈,笔谈的作者并不当然地认为自己所思考的正义是正义的惟一话语方式,而只是从不同角度对正义的多维思考,或许这种多维化的探索方式恰恰反映了正义本身所具有的多重内涵,但这并不是说正义就完全缺乏共通的东西,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正义依然会有一个大致相通的期待。这组笔谈是由河北经贸大学"法哲学小组"的成员完成的,他们对于学术的热爱与执著,将他们组合到了一起,并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希望他们能够在法哲学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笔谈属学术探讨性质,作者所持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义是人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共同体所追求的永恒主题,但在长期的思想探索中,人类并没有获得一种关于正义的普适定义,也许正义本身根本就不需要定义,并且在根本上任何企图用定义的形式来终结知识发展的思路都是对人类思想的损害。这里是关于正义的一组笔谈,笔谈的作者并不当然地认为自己所思考的正义是正义的惟一话语方式,而只是从不同角度对正义的多维思考,或许这种多维化的探索方式恰恰反映了正义本身所具有的多重内涵,但这并不是说正义就完全缺乏共通的东西,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正义依然会有一个大致相通的期待。这组笔谈是由河北经贸大学“法哲学小组”的成员完成的,他们对于学术的热爱与执著,将他们组合到了一起,并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希望他们能够在法哲学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笔谈属学术探讨性质,作者所持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相似文献   

18.
民族主义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演变以及民族国家形成这一历史进程产生的,但是民族主义对民族认同、统一和自治特别是民族国家的构建仅提供初步框架和边界原则,需要依附于其他意识形态提供具体方案才能实现民族国家构建。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民族主义对自由主义的依附关系,以期在理论上进一步澄清民族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正义是人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共同体所追求的永恒主题,但在长期的思想探索中,人类并没有获得一种关于正义的普适定义,也许正义本身根本就不需要定义,并且在根本上任何企图用定义的形式来终结知识发展的思路都是对人类思想的损害。这里是关于正义的一组笔谈,笔谈的作者并不当然地认为自己所思考的正义是正义的惟一话语方式,而只是从不同角度对正义的多维思考,或许这种多维化的探索方式恰恰反映了正义本身所具有的多重内涵,但这并不是说正义就完全缺乏共通的东西,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正义依然会有一个大致相通的期待。这组笔谈是由河北经贸大学"法哲学小组"的成员完成的,他们对于学术的热爱与执著,将他们组合到了一起,并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希望他们能够在法哲学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笔谈属学术探讨性质,作者所持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桑德尔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批判,认为主体规定性的不一致使罗尔斯正义理论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这一批评并没有切中要害,要害在于主体和正义理论都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的限制。用马克思的观点看,现实的正义理论固然是有意义的,但同国家、阶级、私有制一样,终究是需要被超越和消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