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关系,用不同于塑性力学教材的另一种方法推导得出应力偏张量主值和主应力在极坐标下的表达式,并与塑性力学教材给出的公式进行比较,对在极坐标系下的解题提供简化过程,为理解结构的某些力学性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Heim把地壳看作平板,用弹性力学方法求得平板型重力应力的理论公式。该文把地壳看成球壳,也用弹性力学方法求得球壳型重力应力的公式。两种理论公式中的铅垂应力计算公式几乎相同,而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但前者的水平应力计算公式与众多的实测资料相矛盾,而后者的水平应力计算公式能与众多实测资料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平面应力状态是弹性理论中最经典的、最简单的二维问题,但教科书中阐述模糊,甚至有错误的结论.利用弹性理论详细分析了平面应力状态,对教科书中纯平面应力状态下轴向应变或二维的第一应力不变量为坐标x、y的线性函数给予纠正,易混淆的概念做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盲孔应力松弛法测定焊接残余应力,发现标定值A、B不是与应力无关的常量。因此,在什么应力水平下标定出的A、B值才能用于计算残余应力,是影响测定精度的主要因素。本文还通过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标定试验,提出这种测定残余应力的方法适用于残余应力大于1/4σs的场合。同时,标定A、B时加载应力应在(1/4~1/3)σs之间。在此范围内,加载应力越大,越有利于提高测定精度。  相似文献   

5.
从应力边界条件推求应力函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于矩形截面梁,提出了一种根据主要应力边界条件确定应力函数的方法,该方法克服了设定应力函数的盲目性,并通过例题说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及应用方法,对于弹性力学教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岩土材料滑移线场理论中的应力间断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非特征线应力边界条件的显示解析表达式,明确给出了岩土材料滑移线场理论中应力间断线上的应力条件,应力间断值及其位置,使得锐角楔体极限荷载等问题的求解更简单,更方便。  相似文献   

7.
在工程力学中研究受力构件的强度时,必须找出受力构件危险截面上的危险点,要研究构件所受最大应力值,应力状态理论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理论方法和依据,本文就应力状态理论教学法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8.
对双剪应力屈服准则,本文给出了一个用应力偏量不变量描述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运用张量分析的方法推导圆柱形树干成熟木质部和新生长层应力的基本方程,并讨论方程的一个解。  相似文献   

10.
土的性质不但与当前的应力状态有关,而且依赖于过去和新近的应力历史,即应力路径.Lambe提出的应力路径方法,为现场和实验室研究土的性质,提供了一个合理方法.不同的加载方法和加载路径对土的各项指标和性质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实际工程中,尤其是深基坑开挖、堆载予压法地基处理和打桩的过程中这几种典型的加载路径,对在实验室研究土的应力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确定应力边界条件的两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性力学问题中,确定应力边界条件有两种方法——比较法和公式法。比较法就是当边界面与坐标轴平行或垂直时,将微元体“移到”边界附近,把应力与边界面上的面力进行比较,从而求出应力边界条件。公式法就是当边界面与坐标轴成一般角度时,先求出边界面的外法线与坐标轴的方向余弦,再代公式。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它们是相通的,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根据自然边界元方法给出的圆外弹性问题应力解答,利用Poisson积分公式和自然边界积分方程求出多种形式位移边界条件下的位移场、应变场和应力场,并分析了位移边界条件对应力场的影响。同时与其他计算方法相比较,在边界位移为常数时其结果与文献[2]的解答一致。从本文的算例中不难发现,采用自然边界元方法计算圆外问题时,可以克服一般解析方法只能求解少数特殊位移边值问题的缺点。由于其结果仍为解析解,因此精度也优于数值解答。  相似文献   

13.
复杂应力状态断裂判据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结合对脆性材料常规破坏试验结果的分析,修正了脆性断裂强度条件,将新的强度条件用于解决复合型裂纹的断裂问题,认为应力三维度极大值处对应于裂纹的启裂位置,裂纹的启裂方向则与处的最大拉应力方向有关,给出了一个新的复合型断裂判据,利用铝合金平面应变断裂实验结果对新判据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Maxwell应力张量,考虑颗粒的磁化饱和过程和非线性磁化过程,使用ANSYS软件三维有限元单元建立了基本力学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验取得了良好的一致,并就颗粒的体积浓度,磁化饱和强度等对磁流变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比较,还构建了体心立方结构模型,初步计算了这种模型下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应力。  相似文献   

15.
岩体通常是由节理和岩桥组成,大量岩体工程破坏和失稳多是由于系统中较硬介质突然脆性破坏所致.把岩体脆性破坏过程看作一个逾渗相交过程,假定岩体细观微元体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基于系统在逾渗阈值处有尺度不变的性质,利用重正化群方法在求得一维和二维条件下系统逾渗阈值的基础上,首次研究了三维重正化群条件下岩体脆性破坏在逾渗阈值附近的临界特性,为相关问题三维重正化群研究提供了解析解参考,并揭示了如下规律:(1)维数一定时,逾渗阈值p*随着形状参数m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当形状参数m一定且m较小时,逾渗阈值p*随着维数增加而降低;当形状参数m一定且m较大时,逾渗阈值p*随着维数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2)形状参数m一定时,关联临界指数v随着维数增加呈降低趋势;维数为1时,关联临界指数v随着形状参数m的增大呈衰减趋势,而对于二维、三维的情况,其随着形状参数m的增大基本呈增大趋势.(3)对于一维、二维情况而言,体积膨胀点与峰值强度点所对应的应力之比σed/σf随着形状参数m的增大呈减小趋势,三维则正好相反,σcd/σf随着形状参数m的增大呈增大趋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维数、形状参数m一定时,σcd/σf为定值,说明对于特定的岩石破裂过程,其膨胀点处应力与峰值应力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可能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对于宏观岩石破裂现象(诸如边坡失稳、岩爆、地震等)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者认为,引起个体应激反应的因素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就当代中国而言,青年的应激反应主要是适应性反应.这种适应性反应的外部因素则集中表现在新的价值观念的冲突,竞争加剧,社会分配不公,生活节奏加快,家庭与学校的精神保健职能出现偏差.以及科学和技术的变革速度加快等六个方面.为了培养和提高青年的应激反应能力,作者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措施,以指导青年建立适宜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7.
推证了一个确定最大主应力的方位公式,通过结合主应力公式,可直接明确地给出最大主应力及最小主应力的方位,从而可避免再用应力圆或实践经验判断主应力方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各向异性纤维复合材料板的Ⅰ型、Ⅱ型和混合型裂纹尖端应力场进行了有关的力学分析。通过求解一类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推出了Ⅰ型、Ⅱ型和混合型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