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吉是元末散曲家代表之一。主导他的散曲的内容是超然物外的隐逸思想,表现他对桃源生活的追求;然而,儒家的出世思想又在他的散曲中隐约闪现,透露了他那深沉而又难以解脱的失落感与孤独感。因而在艺术风格上,既有鲜艳的色彩,也有冷峭的意境;另一方面,他的散曲又表现出雅化的倾向,语言典雅,善于用典。  相似文献   

2.
王安石一生的诗学有鲜明的道学与致用的色彩,但又有许多变通之处,从重视文辞,到赞赏平易不迫,再到推崇清新妩丽,不断追求诗歌美的范式。“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是他的评诗之辞,但也可以看作是他的诗学主张,王安石在创作中重视对偶、用典及对字句的锤炼,但主张以自然浑成的面目出之。在诗学典范的选择上,杜甫与陶渊明,一人世,一出世,一个诗律细密,一个大巧若拙,共同构成了王安石诗学体系的两大支柱。  相似文献   

3.
唐寅一生酷爱桃花,在他的诗中频繁出现桃花这一意象。他在桃花坞建成桃花庵别业,并自号桃花庵主,表现出深深的桃花情结。这种情结与他坎坷的人生遭际、天性爱花、续室再娶和消极避世的思想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新儒家中间梁漱溟的终极关怀表现出明显的入世与出世的紧张.通过对人类面临问题的分析,梁漱溟断定伦理和宗教都涉及到我们的终极关怀.他在伦理和宗教上安置终极关怀,即沿着儒家伦理传统和印度佛教传统来解决终极关怀问题.按照梁漱溟的理论,无论儒家的入世终极关怀,还是佛教的出世终极关怀,都包含了对现实与超越的双重肯定,它们是统一的东方文明的不同表现.通过一系列的论述,他论证了出世与入世的统一,由此化解了其终极关怀中的紧张.  相似文献   

5.
李福军 《科技信息》2006,31(5):96-97
佛教在与中国本土儒、道思想及中国社会相结合过程中逐渐中国化,具有了鲜明的既出世又入世的思想性格。它深刻影响了白居易的人生哲学和艺术思维,使他的诗歌创作呈现关注人生,关注社会两大取向,由此,与人文精神达到了沟通.  相似文献   

6.
加里·斯奈德的诗歌作品充满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是反映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生态哲学观.这一生态哲学观为他的其它生态思想奠定了基础.斯奈德认为,自然与人应是紧密相联的,自然与人连同无数个"另者"和谐地共存于一个"大网"中.  相似文献   

7.
岑参的家世与盛唐的风气,是他功名思想的社会基础。岑参一生的活动和创作,处处表现出强烈的功名思想。岑诗中表现出来的功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岑诗缺乏理想的光泽,还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岑参的边塞诗以其高昂的格调,新奇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而驰名当时,流传千古。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海明威自然观的双重性及其成因。在西方传统文化和基督教所蕴含的二元对立观念以及个人独特的游历经历影响下,他一方面热爱、赞美自然,对遭到破坏的自然予以同情和关注,表现出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另一方面他又爱好通过血腥残杀动物体验快感,表现出渴望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9.
王襞倡导内学,反对外铄。他讲内求,但并不排斥师友的作用;讲默识,但又反对死守教条,主张顺应自然的发展;讲易简又强调自我努力,不要枉负自己的一生。王襞的这些充满辩证法的学习思想,给泰州学派带来了新的理论气息。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历史上,苏东坡是受人崇敬和喜爱的人物之一。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既取决了东坡多方面的卓越的文化才能,更取决于东坡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文化性格.这自然又与东坡一生之所为学和经历有关.东坡一生涉猎广泛,儒道佛三家思想对他都有着程度不同的影响,中国传统义化的历史积淀在他身上都有着程度不同的反映.这一复杂和思想渊源与东坡生平理想抱负和现实经历境遇的巨大反差相结合,就形成了东坡人生道路的多元价值取向,从而也就决定了他情感性格的多重层次.但是,正如在一首宏伟的交响曲中必然有其高亢的主旋律回响一样,在东坡人生…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原诗坛的开路人,徐玉诺在现代诗歌发展初期的最大贡献,应是他诗作思想的深刻性,以及他的诗在现实主义与现代派诗艺融合上所表现出的先锋姿态.更为重要的是,个性是艺术家的灵魂,始终保持自己艺术个性之真,也许是“五四“一代作家厚爱徐玉诺的另一个原因.徐玉诺的诗连同他坎坷的一生,应该能够形成许多有意味的学术话语.  相似文献   

12.
晚唐文学家裴铏在其文言短篇小说集《传奇》中主要宣扬了道家的出世思想,但在其背后却包含着浓浓的儒家思想,如追求仁义、重视民众以及注重个人修养等。作者借助故事背景的设置、儒家与道家思想的矛盾碰撞、彰显儒家理念等的方式曲折地表现出自己对儒家理念的执着。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对李白与杜甫的评价和态度,不少人认为是扬李抑杜。文章认为,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从郭沫若对李白与杜甫的一贯态度和总体评价看,可以说,他一生对李白始终是偏爱和崇拜的;虽然不甚喜欢杜甫,但对杜甫也是尊敬、肯定的。在文化大革命中,郭沫若作《李白与杜甫》,强烈地表现出扬李抑杜的倾向,那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造成的思想逆转,有其复杂的原因,并不能代表他对杜甫的总体评价。“文革”结束以后,他又回到了肯定杜甫及其诗歌的正确立场。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在永贞革新失败前,柳宗元的道家思想主要体现出黄老派的特征(这一派推崇和假托黄帝,以老子之学为核心思想,又兼取阴阳、儒、墨诸家之善,研究的核心是天道、人生、治国平天下的方术)的话,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黜远荒的柳宗元,他的道家思想则更多地体现出老庄派的特征(老庄派是老子与庄子的结合,其特点是比较注意宇宙与人生的关系,主张适应自然,反对世俗对人生的桎梏,愤世嫉俗,具有不同凡响的批判精神).这些思想特征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5.
杰克·伦敦是一位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其一生作品甚丰,基本上是以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为主要创作源泉.由于他的经历曲折传奇,杰克·伦敦的思想充满了矛盾,作品中这些矛盾时常发生冲突.但是其思想的主流还是尼采的超人.因此他既同情人民大众又鄙视他们,既向往上层社会又对上层社会的虚伪嗤之以鼻.他深深地陷入在个人主义的泥潭中不可自拔.最后在自我毁灭中,过早地结束了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16.
杰克·伦敦是一位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其一生作品甚丰,基本上是以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为主要创作源泉。由于他的经历曲折传奇,杰克·伦敦的思想充满了矛盾,作品中这些矛盾时常发生冲突。但是其思想的主流还是尼采的超人。因此他既同情人民大众又鄙视他们,既向往上层社会又对上层社会的虚伪嗤之以鼻。他深深地陷入在个人主义的泥潭中不可自拔。最后在自我毁灭中,过早地结束了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是以描写性爱题材的小说登上五四文坛的。纵观其一生的创作,爱情一直是他探讨的一个基本母题。由初期表现的灵与肉的交锋,善与恶的搏斗,到后期强调的自然对肉欲的净化,人格的自我塑造,这是他爱情小说的一个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他能平安地走完自己的一生,于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安平乐道是他的为人准则,崇尚自然是他对人生的更深刻的思考。研究陶渊明安平乐道的思想,对今天建立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短暂的一生创作了许多自然主题的作品,让人们不断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热爱生命》表现了自然的两面性,在淘金者面前既表现出冷酷无情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大度宽容的一面;在自然面前,两个淘金者有不同的自然认知,一个热爱生命,放弃浮华,顺应自然,迎来新生;另一个,执迷不悟,一味追求所谓的财富,命丧荒原。自然的冷热、生命的存亡,表现了人与自然地位的平等。故事中两个人物不同的命运结局,表现了土地伦理的形成,人们应从自然中寻求精神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苏轼思想发展经历了积极用世、理想受挫、醒悟深思、冷静归隐、愤激超然五个阶段,一生信奉儒家“尊主泽民”思想。不论在政治生涯中得意与否,他也不改初衷,表现出一个正直的封建地主阶级文人身上的那种忠君、为国、爱民的思想道德情操和对封建统治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