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年的行宪历程,我国宪法在总体上得到了较好的实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宪政立法不完备,未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等。在我国没有必要建立宪法司法适用制度,解决宪法适用不充分的问题须立足现实,适应中国基本情况,应以促进宪政立法取代法院造法,并促成宪法监督机构的专门化,同时,大力培植公民的宪法信仰,树立宪法应有的权威和尊严,促进宪法的充分实施。  相似文献   

2.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我国现行宪法在维护国家的稳定,确保法制的统一,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必须看到,在实际适用方面,宪政制度却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宪法文化的基本含义入手,通过对我国目前宪法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现状的分析,认为过度的关注西方宪法文化和宪政制度的移植不符合当前宪政建设和宪法文化构建的要求,我国宪法文化的构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本土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关系是宪政秩序的核心要素。在宪政实践中,不应局限于宪法学者通常论述的二者间的制约、抗衡关系,而应积极构建相互合作、互动的良性秩序。宪法是宪政的前提,这就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政府权力宪法构造方式。以此衡量中国现行宪法,不难发现其存在的一系列规范上的缺陷,为创新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间的宪政秩序,须尽快实现中国政府权力宪法构造方式之转型。  相似文献   

5.
宪法效力可以表现出两种程度不同的形式,相应的宪法适用也存在着两条途径,分别是司法适用和违宪审查。但目前容易出现将两者混为一谈的情况。促进宪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一定只有让宪法由司法部门来直接适用,可以借鉴美国宪政实践并根据我国现行的宪法架构,分步骤、分阶段建立适合我国情况的宪法适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是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制定和顽布的。“五四宪法”的命运始终与毛泽东本人密切相关。一方面,他对“五四宪法”的文本以及最初的实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他的科学立宪态度对“五四宪法”影响深远;而另一方面,毛泽东宪法观的固有局限及其蜕变又导致了“五四宪法”文本上的缺陷与实施中的困境,造成了它在当时的悲剧性命运。探究毛泽东对于“五四宪法”的影响.反思其成败得失,对于现时代中国的行宪与守宪,对于“宪政中国”这样一个国人期盼已久的百年夙愿的实现无疑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宪法典具有有限性,不能苛求宪法文本表述的完美而频繁修改宪法,宪政制度应该对于追求人权与自由具有宽容性。加强行政审判独立和加大对公民权益保护的力度这两个基本问题容纳了行政诉讼制度修改的主要内容,发挥行政诉讼对符合宪法精神的宪政制度的建设功能既可以促进宪政发展,又可以为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修改提供宪政空间。  相似文献   

8.
宪法文本是解读“教育”概念的基础。“教育”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不同学科对其有不同的阐释。宪法文本中“教育”经历了正式写入、逐步深入和曲折发展的变迁。现行宪法文本中“教育”一词共出现了27次,涉及教育事业、教育制度、教育普及等不同内容,也涵盖了义务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领域。“教育”有公民视角下的权利与义务、政府视角下的管理与服务和国家视角下的支持与发展等三重宪法内涵。准确把握宪法文本中“教育”的概念,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1954年,制定了《1954年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毛泽东是《1954年宪法》的总设计师",这部宪法是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制定的,他对《1954年宪法》的论述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宪政思想,标志着毛泽东的宪政思想达到了最高峰。这其中既有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也有教训需要我们去反思。  相似文献   

10.
美国宪法是在《独立宣言》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以普通法为中介的自然法理念奠定了其成长的观念性基础,多元化利益集团的形成是其成长的社会结构基础,宪法的规范性结构为宪法的稳定与变化创造了条件。美国宪法的创制与实施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宪政文化,其分权制衡的宪政模式及越权无效、私权利神圣、程序优先观念的确立对美国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对以法治为特征的西方法律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宪法、宪政与人权保护为主旨,从"应有人权"向"实有人权"转化、宪法保障人权的路径、宪法修正案对人权的规定等方面,论述了宪法、宪政与人权保护的一般关系。  相似文献   

12.
如何完善我国宪法监督体制是宪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建立宪法监督体制是保障宪法确立的国家制度和根本任务实现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走向宪政的必然选择。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宪法监督模式的有益经验,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案,藉此推动我国宪法监督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完善我国宪法监督体制是宪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建立宪法监督体制是保障宪法确立的国家制度和根本任务实现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走向宪政的必然选择。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宪法监督模式的有益经验,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案,藉此推动我国宪法监督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浅议我国宪法司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艳 《科技信息》2007,(33):291-291,314
宪法的司法化为多数法治国家所采用,2001年8月13日,最高法院就齐玉苓案的《批复》揭开了我国宪法司法化的序幕,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宪政制度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5.
各国的制宪机关,於工作时,例必以其它各国的宪法为参考的资料。民国廿馀年来未竟的制宪工作,亦非例外。自清末派遣战泽等五人为宪政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及组织宪政编查馆起至今日的立法院宪法起草委员会,每次制宪均广为搜罗各国的宪章,以供参考。 自清末的宪法大纲直至本年三月一日立法院所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初稿,我国十数部宪法,约法,政府组织法,及宪法草案,均参照了外国的宪法,抄袭了不少的制度,甚至於宪文。宪法大纲仿旦本,十九信条仿英国的‘虚君共和,’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仿美国早年的经验,临时约法大部份仿法国一八七五年的基本法定并…  相似文献   

16.
宪政建设是以宪法和法律为最高权威,以人权和人的自由为本位,以宽法和法制约束权力为重心,以司法审查为保障的一种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形态。只有建设宪政国家才可能实现法治,目前,我国宪政建设有所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因此,我们应针对问题寻找方法,在宪法至上、宪政建设状况良好的前提下,最终实现法治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服务热线     
宪政建设是以宪法和法律为最高权威,以人权和人的自由为本位,以宽法和法制约束权力为重心,以司法审查为保障的一种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形态。只有建设宪政国家才可能实现法治,目前,我国宪政建设有所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因此,我们应针对问题寻找方法,在宪法至上、宪政建设状况良好的前提下,最终实现法治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公民私有财产权是公民其他权利赖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从法律保护的方式来看,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分为民法的保护和宪法的保护。在宪法的层面承认并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是通往法治社会和宪政秩序的起点,不但关系到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宣示能否真正落实,并且关系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高效运行、国民经济的繁荣昌盛以度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基因编辑技术的迅猛崛起为人类健康、医学进步、社会发展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在逐步突破伦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及法律、法规对基因编辑行为及所衍生出的一系列后果并未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基因编辑行为对宪法的基本自由与秩序价值带来挑战,同时也违反了宪法的人权保障原则和法治原则,与公民基本权利相冲突。我国目前存在对基因编辑行为核心价值理念和新型基因权利保护的缺位、立法层次较低等问题。对此,我国应树立起人的尊严为宪法核心理念,专门立法,提高立法层次,强调基因权利保护入宪,从而规范基因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原则作为法的核心要素之一,其具有特定的规范内涵.宪法原则作为法律原则的下属概念,也具有原则的诸多属性.目前我国宪法原则主要是一种宏观的政治架构与价值宣示,而忽视了其应有的规范内涵.实施宪政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宪法原则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