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比赛焦虑是运动员在参加竞技运动时不可避免的情绪体验,也是影响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阐述了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焦虑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以及对比赛的影响,并对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焦虑提出相关的调控方法,为乒乓球的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心理坚韧、压力源及其应对方式的关系.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探讨篮球"Choking"现象比赛情景、压力源、应对方式和心理坚韧与压力源、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最主要的压力源是来自重大比赛或者关键场次因素造成的压力,其次是比分接近、比赛激烈程度造成的压力,第三是教练因素对队员造成压力;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坚韧得分结果显示男性运动员显著高于女性;在应对方式的选择上,男性运动员面向任务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运动员,男、女运动员均首先趋向于采用面向任务应对方式;五类压力源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建议教练需要促使运动员积极采用任务导向应对,加强应对方式指导,从而预防"Choking"现象的发生,增强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心理坚韧性.  相似文献   

3.
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是每个运动员的最高目标,但由于过度的焦虑,影响了比赛成绩.目前,运动员赛前过度焦虑现象非常普遍,成为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赛前运动员心理焦虑由于运动员对当前现状,或者所预计的结果对于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过于担忧,引发运动员过度焦虑.生理上会出现紧张、不安、惧怕、忧虑、肌肉紧张、等心理症状.因此,将过度的心理焦虑调节到适度是获得良好比赛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运动竞赛中由于运动员对结果期望过大,心理压力倍增,导致动作变形、反应迟钝等,这种现象被称为"Choking"现象."Choking"现象是竞技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运动竞赛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关于中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Choking"现象的研究非常少,本文以马龙、奥恰洛夫、许昕、波尔等中外优秀乒乓球专业运动员为代表,以近几年来26场重要国际赛事为例,选用数理统计、文献爬梳、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比较中外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不同阶段"Choking"现象的特征,探析其背后原因,并研究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宝森 《科技信息》2013,(9):201-202
通过对本次参加甘肃省大学生运动会的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关于比赛中竞赛焦虑问题的调查和访谈,分析研究跳远竞赛形势下,运动员产生竞赛焦虑的原因及怎样应用心理技能应对等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赛前焦虑及自我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赛前心理焦虑是运动员最常见的一种情绪体检。本文从运动员赛前产生焦虑的因素入手,结合作者多年从事艺术体操训练心得,提出了一些运动训练中对心理焦虑的自我调控方法,旨在为同行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艳强 《科技信息》2011,(24):282-282,285
1.引言焦虑是一种对未来事物的莫名的压抑感和恐惧感,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状态。其中包含忧虑、焦急、紧张、惧怕、烦躁等情绪体验。竞赛焦虑则是指运动员在比赛前或比赛中产生的一种运动焦虑。马启伟先生主编的《体育心理学》中对运动焦虑心理的解释是"运动焦虑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对当前的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具有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淡等方法,对田径运动员竞赛紧张和焦虑产生原因的分析得出结论:产生该不良心理主要与以往比赛失败造成心理上巨大的阴影和对比赛的困难估计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制定切合实际的比赛目标,提高运动员的认识,把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尽量想得多一点,并进行针对性的模拟心理训练能有效地克服竞赛紧张和焦虑情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现场实验的研究方法,在射箭训练和比赛现场,遥测纪录优秀运动员在训练和不同类型比赛(训练、考核、比赛;排名赛、淘汰赛、团体赛)时全过程的心率,监测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和紧张状况;同时采用《影响射箭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心理状态调查表》,通过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不同情境的测试和调研,全面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研究发现,不同的运动员对不同比赛类型的紧张和焦虑程度不一,教练员要据以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来消除其紧张和焦虑感;但对于训练和比赛,适度紧张和焦虑是必要的,过度放松是一种不良的行为,要加以关注.因人而异、因材施训应是运动队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优秀青年男篮运动员气质类型和焦虑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质类型和焦虑水平是影响篮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和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运用量表测试法对我国优秀青年男篮运动员的气质类型、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篮球心理训练和竞赛心理状态调控服务,为篮球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吴爱利 《科技信息》2008,(21):177-177
压力下的“choking”用来描述运动员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或在重大比赛中发生运动成绩下降的现象。“choking”与通常所说的“比赛失常”是完全不同的概念,“choking”是一种心理现象,定义为习惯的运动执行过程发生衰变的现象,主要与努力有关。但是,这样的努力并不能帮助运动员提高或保持运动成绩。这是因为增加的努力通常会引起意识控制运动过程。而这种意识控制会破坏已有的技术自动执行,导致习惯的运动过程发生衰变。在林丹对丹麦名将皮特·盖德的比赛中,现场评说、国家羽毛球协会副主席、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两人势均力敌的比赛中,因为皮特·盖德的接发球抢攻的意识极强而给林丹的发球造成巨大压力,直接导致林丹关键比分发网前球失误。本文试图运用运动心理学原理揭示羽毛球运动中的“choking”现象。  相似文献   

12.
城市房屋拆迁是一项针对人而展开的复杂工作。对拆迁过程中被拆迁人出现的焦虑、怀旧、恐惧、消极、偏执等内在心理不平衡反应,可从社会和个体两方面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做好拆迁户心理平衡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咨询辅导机制进行探究,以帮助被拆迁户达到心理平衡,最终实现和谐拆迁。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虚幻、矛盾、盲从、焦虑、胆怯等不良情绪,因此给大学毕业生提供正确的心理引导是十分必要的。正确的心理健康干预行为能够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14.
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产生交际心理障碍,从而陷入交际困境,甚至出现自闭、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思政工作者应给予关心帮助,引导他们走出交际误区,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交际技巧,适应大学生活,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5.
在护生知识技能实训和心理辅导前后,采用自编量表对新余高专医学系2008届大专护理二年级女生分别做了两次问卷调查,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训前第一次调查有77.42%护生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知识技能实训,48.39%的护生产生了焦虑情绪;技能实训与心理辅导后第二次调查有97.81%的护生认为知识技能实训对自己有不同程度的帮助,心理焦虑的护生人数下降至7.69%。提出了护生实习前的知识技能实训与心理辅导势在必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口腔门诊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对策,以寻求临床上医患更好地合作。方法:通过对568例患者的自我评价及医师临床操作中的实际观察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结果:568例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牙科畏惧症患者占43%~48%,不良心理行为导致无法完成操作的占2.7%。结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关系,帮助患者克服不良心理,积极配合医师,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来访者因与同学发生冲突,心情低落,抑郁,主动求治.经过收集资料,心理咨询师根据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及SCL-90、SAS、SDS等诊断工具,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一般心理问题相鉴别,最终鉴定为严重心理问题,主要是人际关系问题.咨询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会谈法等方法帮助求助者改变不合理认知,同时消除其焦虑情绪,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科学地使用心理测评量表和解释测评结果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前提.对某高校2012级新生心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1) SCL-90和UPI量表的测评结果具有高相关性;(2)UPI对心理问题的筛选率高于SCL-90;(3)SCL-90和UPI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较为一致的鉴别力;(4) UPI对抑郁、人际、强迫、焦虑和精神病性五类心理问题有较好的鉴别能力;(5) UPI的四个关键项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大规模路由设计”校企合作课程的建设情况.在课程建设中,课程团队切实结合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注重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合理设计.通过合理的课程建设,使课程建设切实服务于专业建设;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形成专业建设带动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20.
对一例有异性恐惧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主要采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帮助其摆脱了头脑中有关于性的想法就是可耻的、肮脏的偏差性认知,同时采用想象放松训练及行为训练的方法与技术帮助来访者克服紧张、焦虑情绪,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