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宇琪 《甘肃科技》2004,20(2):171-172,174
中国艺术家认为艺术是生命的反映 ,从主观上要反映出画家的意 ,从客观上要表现物象的神 ,这便是中国的“传神论”和“写意论” ,如顾恺之的“传神论” ,南齐谢赫的“气韵生动” ,张彦远的“意存笔先生画尽意在”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当推顾恺之的“传神论”。究竟“神”是什么 ?它对中国绘画及绘画理论的发展有什麽特殊的意义呢 ?顾恺之的早期“传神论”主要有那些观点和艺术主张 ?地位和作用如何 ?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河南、四川等地出土的部分汉代画像砖上的钱币图案不仅是人们对钱币艺术美的追求和货币崇拜意识的具体表现,而且具有更为深层的含义:中国古代钱币融入了各个时代的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因素,钱币从产生起就具有天人合一、人神相通的深刻寓意,在汉代的神仙思想中,充当了引领墓主人升入神仙世界的角色,起到了沟通天、地、人、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顾恺之的传神论不仅强调眼眸传神,还提出了传达人的个性气质的其他方式。顾恺之的传神论在中国绘画摆脱政教束缚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顾恺之的传神论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绘画和音乐是两个不同的艺术类别,但又统一在艺术范畴之中。绘画中说的是“气韵”,音乐中谈的是“韵律”,“气韵”和“韵律”从字面上看是有区别的,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绘画艺术中,从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宗炳的“山水以形媚道”,至南朝谢赫提出“气韵生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具有神仙特点的诸多因素———不仅萌发着向往神仙的思想,更有意味的是《诗》中已经出现了“神”字与“仙”字,“仙”正慢慢地向“神”靠近,而且,神仙形象已经可见。这表明神仙在《诗经》的时代已经萌芽和开始形成,并且成为后来神话形成的基础和源泉。  相似文献   

6.
现存纬书文献中保存了不少神仙资料,这些资料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神仙思想发展演变情形。纬书文献表明,西汉后期求仙人、仙药的成仙术逐渐为服食术所取代,服食对象极广,并且形成一定体系。方士杜撰司过之神,将善恶报应说改造为积善长生说;受到谶纬符应思想影响,符一变为天命符应,再变为道法、道术的象征。因此,谶纬神仙术可视为早期方仙术向道教神仙术演进的过渡桥梁,并对道教神仙术体系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河洛地区的王屋山,是中国道教的"天下第一洞天".道教崇尚自然、顺应自然,主张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形成人神共处的世俗仙境、神仙朝会之"总仙宫"和"第一洞天"的神仙洞府等三重神仙境界,完成了王屋山由自然环境到仙道化合的道境--得道升仙--洞天福地的仙境的逐次演化,成为道教追求"天人合一"和得道升仙的理想"第一洞天".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古典艺术的深入研究也是对人类艺术研究的一部分。特别是从文化上深入研究中国古典艺术所取得的艺术成就非常必要。要从中国人的文化人格、天人合一宇宙观、大一统的文化构造等方面开掘中国艺术的境界内涵。从文化上看,《易经》是中国艺术的源头。中国古典艺术中的境界表现出中国人在"入世"与"出世"物欲与神游、个体与社会、家族与国家之间复杂交错的现实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瑶族仪式画绘制的神仙并不是瑶族崇拜的所有神仙,但是仪式画却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瑶族的神仙体系表。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出发,瑶族仪式画有仪式象征的功能,是人们对神灵寄托的期望。仪式之上对仪式画的参拜也是瑶人追求自身利益和消除困惑的行为。在瑶族的仪式实践当中,仪式画上的神仙体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在实际的仪式运用中它具有联络村民和规范村民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中的神异叙事,认为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其一,对以阴阳灾异、感生神话、谶纬之术等为基本形态的"政治神学"进行集中展示;其二,对神仙、方术以及人仙遇合传说进行不同程度地叙述;其三,对佛教神话或者反映佛教信仰文化的"人佛感通"灵验进行宗教演绎;其四,对各种神、民间鬼神以及人神交通之事进行重点记载。如此种种,既是周秦之际史传创作传统的历史延续,同时又吸收了中古造神运动的时代成果。其文化效应,在于参与并影响着我国早期叙事的文学建构。  相似文献   

11.
神仙信仰是道教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诞生于两汉时期各地墓室、祠堂等建筑材料上的神仙信仰汉画,是道家信仰文化与人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想作品。其艺术形象包括天界尊神,河渎、民俗和地祗诸神,琼台女仙,他们受到了汉人的虔诚信奉并深深地影响着汉人的生存欲望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2.
曹植迷信神仙,并非像有些人所说他不相信神仙,或早期信,黄初四年后不信。对曹植游仙诗的评价,目前学术界或否定或肯定各持一端。笔者认为:他前期的游仙诗应予否定,后期的变格游仙之作则应肯定。其艺术成就,本文亦作了初步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翻检汉赋中所描写的神仙,其中可以考证的大约有50多位,通过考察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化、地位升降、数量增减,可以看出他们是如何演变的,以及神仙在汉代士人心目中的位置。神与人之间的交通是先民的理想,其具体的沟通方式在汉赋中有所表达,如祭祀、乐舞娱神、建造降神台等。在神人交通中,也透露出人们的成仙向往,在方士们的进一步鼓吹下,使之成为众人的追求,如秦皇汉武尤为服膺此种学说。然而,一部分理性的文士在汉赋中表现的不是列仙之趣,而是在寻求心灵的荫庇救护之所。  相似文献   

14.
朱珠 《科技信息》2010,(29):I0150-I0150
日本庭园多用未经加工的自然石,这与日本人自古以来的自然神信仰密切相关。同时,日本人的这种自然观也使得石(组)在日本庭园以后的发展中充当了沟通人类世界与神仙世界、佛界理想世界等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周晋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29(1):110-113,151
老庄以来重神轻形的“形神”观,在魏晋人物品藻、谈玄之风的影响下,逐步与绘画理论融合,确立起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尚“神韵”的特色,独具审美趣味.六朝绘画“形神观”对后世绘画、书法、雕塑等影响遥深,可说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核心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物理系夏宗经副教授所著《科学思想与宗教精神》一书是国内第一部从潜科学角度系统论述科学与宗教关系的专著。这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潜科学研究所下达给作者的一个课题。该书由“关于科学与宗教的思考;神话:科学的原型;古希腊人的神与科学的理性主义;基督教与近代科学的诞生;道教神仙信仰的潜科学价值;佛教哲学与现代  相似文献   

17.
东晋画家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实践和绘画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顾恺之生活的时代背景、人生态度、文学作品、绘画作品和绘画理念等方面,作了较为翔实、客观的概要研究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学的衍变过程中,《离骚》起了承前启后的推动作用。《离骚》继承并发展了前期文学的传统,完成了文学由综合体向单一体的转变。《离骚》有这样一些特点,艺术上:一是驰骋天地、纵观古今的宏观表现法,二是人神交往、人驾驭神的古神话色彩,三是强烈激越、惊鬼泣神的情感抒发,这三个特点的高度表现构成了这部震古烁今艺术珍品的美学特征;创作上,它是作者明确表达理想、抒发感情的有目的创作。从这些特点出发,可以找到《离骚》产生的文化条件,理顺《离骚》对它以前文学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许玲 《科技信息》2012,(25):169-170
南朝陵墓石刻作为雕塑艺术与绘画同时发展,并受绘画风格影响很深。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三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的绘画风格及谢赫的"六法"理论体系带领整个南朝的艺术活动,包括南朝的陵墓石刻。  相似文献   

20.
在文学翻译中,文学语言的艺术意味的把握以及传递极其重要本文总结了几个理论流派对这个问题的探索,角度新颖,有严密的论证,对把握字之"神"的翻译规律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