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直以来,人们对《论语·八佾》中孔子与子夏的对话有着巨大的误解。比较通行的三种观点,都是从字面上解释对话含义。事实上,这段对话是一场师徒间心照不宣的、触及思想层面的深度交流。二人都是话里有话,假论"诗"而实言"礼",所言超出字面意思又能相互理解。我们认为,要想充分理解这段对话的真实意义,首先必须把握住文章前前后后的整体语境,设身处地地还原当时二人对话的真实过程与场景;其次则必须要通过合乎逻辑的推理,完整补充对话中属于言外之意的语言留白。只有在微观词义和宏观语境上正确把握对话,才能在一种真实的立体情境中深刻理解其真意,而不是仅仅在具体词意上进行考察论证。  相似文献   

2.
《论语·为政》有: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关于“思无邪”的解释颇有争议,因而影响了对孔子引用这句话意图的解释。文中从语言的角度考证,认为这是读《诗经》的原则,并不是对《诗经》内容的概括。  相似文献   

3.
韩府《“后生可畏”新解》文释“后生可畏”为:“一个人的未来的光阴是不可低估和忽视的”。然其所有证据与其所得结论不构成唯一必然的因果关系,我们可从《论语》中找出许多与之相反的例证来,以证其诬。同时现存先秦、秦汉时的典籍中,无一例可用来佐证《新解》主观解释是正确的,相反类似于传统对“后生”一词的用法却很多。故而今人不宜故作标新立异来哗众取宠,轻率判定传统解释有误。  相似文献   

4.
即使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繁荣,享受着这种文明成果的现代人仍然有可能存在极为复杂的心灵困惑,这是一件很令人困惑的事情。《论语》所交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力量,特别是对高职学生幸福感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孔子主张广交朋友。孔子交友,讲究原则性。一是择优而交;二是结交益友;三是结交同道。孔子注意与朋友交往的艺术,认为朋友之间要讲求诚信;要互相宽容;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说话做事要有分寸。孔子的交友之道是其"仁爱"和"中庸"思想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具体体现,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语》在孔子"自卫反鲁"后由孔子弟子开始编辑,成书于孔子生前的公元前481年至公元前480年间。孔子曾为《论语》的编辑提供过若干材料。成书于孔子生前的《论语》约包含了今本章数的百分之九十,其余为孔子卒后《论语》修订时所加。  相似文献   

7.
孔子主张广交朋友。孔子交友,讲究原则性。一是择优而交;二是结交益友;三是结交同道。孔子注意与朋友交往的艺术,认为朋友之间要讲求诚信;要互相宽容;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说话做事要有分寸。孔子的交友之道是其仁爱和中庸思想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具体体现,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很多简单浅显的语言,反映的是孔子经过亲身实践而得出的结论。其中包含着朴素但却深刻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白宝良 《科技信息》2010,(10):155-155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封建的、稳定的民族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论语》是封建社会修身立命和济世安民的儒家主要经典之一,它内容全面,影响巨大,自古及今都备受推崇。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本文提出可借鉴利用并批判继承《论语》来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实现"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0.
历代研究《论语》的著作为数众多,这些《论语》学著作,共同构成了一部蔚为壮观的《论语》学史。通过整理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论语》学著作,可以深化对《论语》的研究,使人们洞察学术的发展轨迹,也可以“为其他学术开一条便利的途径。”但是,直到今天,国内还没有一部相当规模的《论语》学史的研究力作出现。唐明贵先生的《〈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下文简称《论语学》)适时而作,弥补了这一学术上的缺憾。但是正如赵伯雄先生在其《春秋学史·序》(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叹言:“就当时学界一般的研究状…  相似文献   

11.
薛堃  黄卫锋 《科技信息》2011,(12):171-171
皮姆在《翻译史研究方法》中强调译史研究要注重译者,即以人为本,注重翻译的交互文化特性。柯大卫的《论语》译本是译者学习汉语的产物,也是译者在中国传教过程中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柯大卫作为传教士的同时,也是英华大学的教授,其多重身份对其翻译原则和翻译技巧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柯大卫多重身份和翻译名义的关系的探讨,分析译者身份对其译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历史学家钱穆曾对先秦哲学衍化展开详细考察,提出了一个与传统旧说迥异的钱氏先秦学术谱系:孔孟→庄→荀→老→《易》《庸》.孔孟儒家以德性人生观开启中国文化的人文转向;庄老道家的气化宇宙观对古代有神论宇宙观掊击无遗;荀子驳击诸家,重回孔子隆礼重德传统,却又陷于天人二分;战国晚期至秦汉间的新儒家创作《易传》《中庸》,其德性天人观奠定了后世中国文化“天人合一”与“崇德广业”的思想精神,对中国文化应对吸纳西方现代科学精神从而实现当代复兴有着重要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自1809年首个英译本问世至今,已经产生了29个全译本。本文结合史料,对这些译本和译者的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魏风·葛屦>一诗,后代的学者大都认为此诗是一首缝衣曲,作者是贫贱的缝衣女,所刺的是贵族夫人的"褊心".然此说有待商榷,本文试从挖掘"葛屦"、"缝裳"和"好人"等词的深层内涵入手,证明此诗是一位新媳妇刺其夫褊心的诗.  相似文献   

15.
《论语》是中国的圣书 ,它记录了孔子的言论和事迹。本文从法的视角出发 ,论述了《论语》法思想的核心、主旨、司法观以及诉讼观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论语》广泛地记载了孔子和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孔子对鲁国违礼现象的批评语录有若干条,虽不多但引起了古今许多学者的争论,值得注意。这些批评有的是针对当时的士大夫,有的则针对鲁国公室。针对这些批评进行研究,可以看到春秋时期鲁国礼制的逐渐崩坏,也能从另一方面理解孔子礼的观念。  相似文献   

17.
《论语》是先秦时期极具代表性的语录体散文著作之一,保持了先秦语言的基本面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训诂材料和现代语言研究方法,深入辨析《论语》名词同义词之间的内在差异,同时归纳整理出同义词辨析研究的技巧,既有必要,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戊戌变法失败后,为了寻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出路,康有为以经邦济世为旨归,借用西方近代的人道主义学说、政治理念以及经济思想重新诠释《论语》和《孟子》,使传统经典充实了近代意义的新内容。这与他自身的西学储备、儒家经典的与时俱进性和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关联。通过对两部经典的创造性解释,康有为拓展了儒家的外王学,促进了儒学向近代转化。  相似文献   

19.
《论语》的语言艺术准确传神,言简意赅,耐人寻味;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具体可感;采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大量运用雅而俗的口头语言,通俗易懂,代表了我国古代散文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扼要介绍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从初始规范、首要规范和操作规范这三个方面解释《于丹〈论语〉心得》英译本的合理性以及独特之处,力图阐明以下要点:作品和译者的选择遵循了初始规范;英译本整体的西化风格受到了首要规范的影响;英译本的结构安排和措词受到了操作规范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