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松尾石地区金矿体的特征、矿石类型和矿石结构构造,简要分析了矿体赋存规律和控矿因素,指出了今后找矿方向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金家寨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及金成矿地质条件阐述,总结了该区中下志留统金矿控矿因素,指明了该区找矿方向及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3.
双旗山金矿位于福建省中部"金三角"金矿成矿远景区内,是20世纪90年代闽中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金矿床.该区有利的成矿、控矿构造脆韧性剪切断裂,中晚元古代大岭组变质岩以及燕山期岩浆活动是金矿成矿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条件的研究,认为矿区深边部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可形成第二找矿空间,并预测了成矿远景地段.  相似文献   

4.
甘肃石鸡坝-阳山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西秦岭褶皱带,是南秦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整装勘查区主要矿床阳山金矿已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区域资料及其他矿床特征,初步总结了区内金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认为区内金矿受西秦岭复合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制约,其形成时间、空间和成因类型均与造山作用息息相关,是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多种控矿因素的耦合效应控制了金矿的形成,其中区域性文县-康县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是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赵广西 《甘肃科技》2007,23(6):132-135
红枊井地区金矿、铁矿、萤石矿、锌铅矿等不断地被发现和开采,说明该区成矿潜力巨大。对红枊井地区金锑成矿带做进一步地分析。知道在红枊井地区找矿:1热源,即古老地层中后期侵入岩或岩浆岩。2构造,北西向300-°320°方向为控矿构造。3层位:背景值高的古老地层为矿质来源层。此三点为该区找矿的基本要点。通过红枊井地区金锑矿产预查,以点代面地对该区成矿规律、成矿机理、地质特征的详细研究,以利在该区找矿取得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陈国达教授的“地洼说成矿理论”来分析冀东北地区金矿床的控制矿条件及其找矿方向,文中介绍了金矿产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并说明了金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受层控、岩控、构控三个因素所制约。论证了金矿床的形成乃是大地构造多期演化的结果。最后指出,找矿方向应当根据前地槽、地槽构造层、燕山期地洼花岗岩及断裂构造发育特征来确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青海省格尔木市拉陵高里河上游地区的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本区成矿类型以矽卡岩型铁矿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古元古代金水口群岩层是成矿的有利围岩,断裂构造和岩浆活动是矿床形成的主要控矿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本矿区找矿标志,并对该区的找矿远景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肃北县460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兴吉 《甘肃科技》2009,25(7):52-53
肃北县460金矿是已经探明的中型金矿床。从金矿控矿因素和找矿方向分析了甘肃省肃北县460金矿形成的主要地质因素,提出了寻找金矿的有利部位,旨在为今后在该矿区部署金矿普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常家河地区金矿是产于中上志留统地层中的一个蚀变岩型金矿。通过对其控矿因素及富集规律的研究,发现该金矿严格受构造控制,与细碎屑岩、煌斑岩脉及硅化、毒砂化关系密切。这一认识的取得可以更好地指导在该区的下一步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0.
卫宁北山金场子金矿位于构造活动带与稳定地块的过渡转换部位,矿化热液蚀变明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金多金属矿最具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通过对金场子矿区金多金属成矿关键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东西(EW)向和北东(NE)向构造是该区主要控矿构造;金场子金矿体主要赋存在下石炭统前黑山组、臭牛沟组和上泥盆统中宁组,其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层;位于黄石坡沟-金场子背斜两翼地层中的EW向断裂与NE向断裂交汇部位是该区最佳的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11.
某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承清  周伟 《广东科技》2009,(14):288-289
某矿区位于南岭纬向构造与萌渚岭隆起复合部位的重要成矿带,多期构造运动与岩体侵入是重要的成矿和控矿因素,通过对该区矿床产出形态和矿石矿物组合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在该区找矿的重要找矿标志,为今后开展地质找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东海 《汉中科技》2013,(3):58-58,22
通过对贺家沟区域地质背景及金成矿地质条件阐述,总结了贺家沟金矿控矿因素,指明了该区找矿方向及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控矿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阐述了该区金属矿床的成矿特征与控矿因素,为矿区及其外围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今后的找矿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北段宝山-乌拉嘎一带是我国著名的金矿产区,该区具有良好的成矿背景和找矿前景。通过对东安、高松山、平顶山、团结沟、张三沟等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的对比研究,总结区域成矿标志,并结合区域物探、化探、遥感特征分析下步找矿方向,为今后的整装勘查与资源潜力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金厂沟金矿地处西秦岭海西褶皱带多金属成矿带,从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特征入手,结合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化特征和多条构造蚀变金矿化带分析,认为金厂沟金矿床属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探讨了金厂沟金矿控矿因素,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型,认为金厂沟金矿床深部受韧性剪切带和背斜核部灰岩双重控矿作用显著,对该地区深部找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谢文欣 《甘肃科技》2008,24(3):30-32
对捷大坂金矿床区域构造概况、矿区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控矿构造分布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分析了矿床成因。指出了找矿方向,为矿山进一步找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构造-流体、成矿动力过程及其各要素间的作用过程是动力成矿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各组成要素和作用过程之间相互套合、相互作用,呈现出藕合关系,并紧密联系,从而构筑了机制整体。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构造与流体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基本控矿因素,是机制形成、演化的过程中最活跃的主导因素,而构造应力场转换与壳-幔作用导致了控矿构造的形成和构造-流体成矿事件的发生,是机制的主要驱动力。因此,研究焦家金矿田的构造-流体成矿动力机制,对研究该区金矿床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和指示找矿方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长玖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0):4996-5001
全面研究和总结内蒙古赤峰老府金多金属矿区地球化学特征、矿体特征,探讨了其成矿机制并分析了矿床的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对矿区今后的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本过程包括:(1)对区域内土壤地球化学元素进行数理统计分析;(2)探讨矿石的结构特点和矿体的构造特点,从而分析矿床的控矿条件与找矿标志。得出结论如下:(1)区内大面积出露太古界建平群地层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2)燕山期大面积的岩浆活动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热动力条件;(3)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了矿体的产出。  相似文献   

19.
大北峪金矿是太行山北段(涞易地区)成因类型具有代表性金矿床,其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研究对该区今后的找矿工作有指导意义。大北峪金矿是花岗斑岩沿阜平群漫山组片麻岩地层与高于庄组白云岩地层的角度不整合带(滑脱构造带)侵入,形成缓倾的花岗斑岩岩床。含矿热液沿滑脱构造带侵入,形成蚀型金矿。同时通过对围岩蚀变特征、金属矿物学特征研究,总结出成矿期次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李维强 《甘肃科技》2009,25(2):23-26
通过对东河地区地质及区域成矿条件分析,认为与区域性断裂平行的层间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是区内主要控矿、容矿构造。中上志留统舟曲岩组上岩段(S2+3z^3)是金矿化产出的主要层位,区内脉体是主要的控矿因素。从而得出地层、构造及热液三位一体控制东河地区金矿的产出,总结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