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投加到SBR反应器中,对含有优势菌株的污泥进行培养驯化、优化运行周期的操作,使其具有良好的生化、硝化和反硝化性能。运行SBR反应器处理模拟食品发酵废水(CODCr、氨氮、总氮质量浓度分别大于等于600,80,85mg/L),经处理后的出水CODCr、氨氮和总氮质量浓度分别为56,0.65,14mg/L。后期向处理后的出水投加20mg/L的聚合氯化铝混凝沉淀进一步降低出水CODCr,至此出水CODCr和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已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出水CODCr、氨氮、总氮质量浓度分别小于50,5,15mg/L)。  相似文献   

2.
根据丁腈橡胶废水的水质特点,采用AF-S/A/SMBBR组合工艺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进水氨氮浓度三个影响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8~22℃,进水pH为6.5~8,氨氮浓度为150~300 mg/L,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为10 d的操作条件下,出水氨氮浓度稳定在50 mg/L以下,平均去除率高达82.25%。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厌氧-SBR联用法处理味精模拟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厌氧-好氧联用法对味精废水处理效果,对废水的COD、氨氮、正磷酸盐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进水COD为2500 mg/L左右,氨氮在136 mg/L左右,正磷酸盐在5.7mg/L左右,出水的COD去除效率为96.7%、氨氮的去除率为96.8%、磷的去除效率92.3%,其出水质量浓度都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根据丁腈橡胶废水的水质特点,采用AF-S/A/SMBBR组合工艺,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进水氨氮浓度三个影响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22℃,进水PH为6.5-8,氨氮浓度为150-300mg/L,系统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d的操作条件下,出水氨氮浓度稳定在50mg/L以下,平均去除率高达82.25%。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采用SBR法考察模拟乳制品废水COD、氨氮、正磷酸盐等指标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进水平均COD值为1 100 mg/L,氨氮平均进水质量浓度为31 mg/L,正磷酸盐平均进水质量浓度为5 mg/L.经过处理后,出水COD、氨氮和正磷酸盐质量浓度分别为84、4、0.42 mg/L,满足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在曝气3 h后COD去除率可达92%以上,氨氮,磷酸盐等指标去除率可达到87%和91.6%.  相似文献   

6.
污泥起始质量浓度为1500,2000,2500mg/L时,增大水中氨氮负荷(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来考察其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冲击.氨氮的冲击实验中活性污泥性能的变化:控制氨氮质量浓度在0.20mg/L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在61%~65%之间,出水氨氮在6.9—7.8mg/L之间,对活性污泥的冲击很小.随着氨氮质量浓度从20mg/L提高到60mg/L的过程中,氨氮的去除效率降低到35%~45%之间,对活性污泥系统有一定的冲击,但系统运转正常.在质量浓度达到80mg/L时,出水pH值在8.0左右波动,系统内生物受到强烈的冲击,连续运行不可恢复.  相似文献   

7.
王林红 《甘肃科技》2015,31(2):59-60
常温条件下利用SBR反应器研究了短程硝化的启动与运行特性。接种普通活性污泥,在进水氨氮浓度为50mg/L时,通过控制系统低DO浓度(小于0.8mg/L),运行12d后出水亚硝酸盐积累率达60%以上,实现了短程硝化;通过逐步提高进水氨氮浓度至130mg/L,出水亚硝酸盐积累率稳定维持在90%以上,获得了稳定的短程硝化效果。分析表明,低DO浓度和较高的游离氨浓度是系统获得短程硝化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厌氧-SBR法处理啤酒模拟废水,考察其对啤酒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进水平均COD为2 174 mg/L,氨氮平均进水质量浓度为31 mg/L,正磷酸盐平均进水质量浓度为5 mg/L.经过处理后,出水COD、氨氮和正磷酸盐分别为84、4、0.42 mg/L,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厌氧-SBR方法处理啤酒废水效果明显,运行稳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隔离曝气生物滤池耦合臭氧氧化技术处理乙烯生产过程轻污染水的工业化试验,探讨了不同操作参数如水力停留时间(HRT)、臭氧化空气流量、溶解氧浓度、反冲洗等对污染物如CODcr、氨氮、挥发酚、硫化物和油类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隔离曝气生物滤池耦合臭氧氧化处理污水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污水流量为0.8~1.5m3/h,采用低臭氧投加量(0.5~1mg/L)、HRT为1.3~2.5 h、进水CODcr不超过100mg/L、氨氮含量不超过5.3mg/L、挥发酚含量不超过3.0mg/L、油含量不超过3.5mg/L、硫化物含量不超过1.29mg/L时,出水CODcr和油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9.1和0.38mg/L,出水氨氮最大含量小于0.4mg/L、出水挥发酚与硫化物最高含量仅为0.12和0.135mg/L,CODcr、油、氨氮、挥发酚与硫化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1%、84.2%、96.8%、89.8%和88.6%,出水达到回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0.
淀粉、维生素B12混合废水的COD和氨氮的浓度均较高,并含有大量的难生物降解物质,需采用稳定、高效的废水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采用UASB—A/O工艺处理淀粉、维生素B12混合废水,处理规模为5 000 m3/d。当进水COD质量浓度为8 544~9 720mg/L、总氮质量浓度为240~250mg/L时,处理系统出水COD质量浓度为78.4mg/L、氨氮质量浓度为18.7mg/L、总氮质量浓度为41.1mg/L,去除率分别可达99%以上、92.1%和82.7%。结果表明,采用UASB—A/O组合工艺对淀粉、维生素B12混合废水进行处理是可行的,各处理工艺单元的构成及设计参数选择合理且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high concentration ammonia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a mixture mainly consisting of ethyl lactate and acetic acid is used as an aid for ammonia removal by air stripping. The effect of dosage, the depth of air nozzle in water and other conditions for ammonia removal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s that denitrification reagent is in the dosage of 30 mg/L, pH value is 9–11, blowing depth is 400 mm, stripping time is greater than 2.5 h, and the temperature is normal (25°C), the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nitrogen in wastewater can be reduced from 21006.0 mg/L to 10.6 mg/L. The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rate is up to 99.95%. At the temperature of 45°C, the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nitrogen in wastewater can be decreased from 21006 mg/L to 0.2 mg/L. The 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rate is up to 99.999%. When the wastewater ammonia concentration is between 800–30000 mg/L, the ammonia is air stripped under the above mentioned conditions, the residual concentration can be below 15 mg/L. The stripped ammonia can be absorbed without secondary pollution.  相似文献   

12.
利用粉煤灰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论文以经过实验室处理的粉煤灰作为吸附剂,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经过粉煤灰预处理后,CODcr从12000~25000mg/L降低到3000mg/L左右,氨氮由400~450mg/L降低到50~70mg/L,重金属Cu、Cd、Zn、Pb、Cr也分别从7.0、3.5、3.5、10.0、5.5mg/l。左右降至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针对福州市某水厂原传统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微污染水源水氨氮,出厂水氨氮不能稳定达标的情况,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处理工艺对水厂进行了中试研究,研究了臭氧投加量、水温、臭氧接触室气水比、活性炭滤池空床停留时间(EBCT)、流向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氨氮浓度为0.6~2.0 mg·L-1的微污染水源水质,最佳的臭氧投加量为2 mg·L-1;且当水温为16~24℃,臭氧接触室气水比为5∶3∶2,EBCT为15 min时,氨氮的去除效果在75%以上;此外,与下向流工艺相比,上向流工艺具有较高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4.
配水管网中三氯甲烷风险概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估天津市TD校区配水管网(简称目标管网)中消毒副产物的风险,以水中三氯甲烷(CHCl3)为代表性指标,对该管网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通过联合使用逻辑回归(Logistic回归)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建立了以耗氯量、总有机碳(TOC)质量浓度、水温、pH值、SUVA和氨氮(NH3-N)质量浓度为自变量的配水管网CHCl3风险预测模型;以不同风险概率下CHCl3质量浓度的分布情况,定义了管网水体的3级CHCl3风险等级,并根据风险概率和所制定的风险等级提出了分级控制标准.通过分析3级风险下模型各自变量的分布情况,确定了影响管网水质CHCl3风险的关键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水中TOC质量浓度、SUVA与目标管网水体的CHCl3风险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氨氮却对CHCl3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CHCl3生成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耗氯量和pH值则对结果的影响不大.统计结果发现,当水中TOC质量浓度、SUVA和氨氮质量浓度分别控制在0~3.8,mg/L、0~1.5,L/(mg·m)和0.25~0.50,mg/L时,可将CHCl3控制在低等风险水平(风险概率为0~0.2).  相似文献   

15.
韩耀宗  念宇 《科技信息》2009,(31):41-42
国标《GB/T11894-89》规定,测定总氮时需要使用无氨水,而制备无氨水费时费力,成本高,因此很不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分析。该研究使用氨氮快速测定仪分别对一次蒸馏水、新制双蒸水、无氨水等多种不同的实验用水内的氨氮含量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二次重蒸馏水(新制)的氨氮含量(0.80mg/L)低,接近无氨水(0.70~0.90mg/L)中实测的氨氮含量。研究使用该替代用水进行了国标总氮测定试验,经总氮空白实验验证,结果满足国标总氮测定中对空白值的要求,即A≤0.030,同时,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系数R2=0.9987。运用该试验用水进行实测标样和水样中氨氮的含量,结果准确、精密度良好,完全能满足实际测定的要求,因此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pH和氨氮对毛蚶稚贝生长与存活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pH和氨氮对毛蚶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毛蚶稚贝生存的适宜pH范围为7.5~8.5,pH为8.0时生长及存活最好;氨氮浓度越高,毛蚶存活率越低;毛蚶稚贝对氨氮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在实验条件下,毛蚶稚贝对氨氮24,48,72,96h的TLm分别为96.33,74.16,43.63,20.36mg/L,安全浓度为2.04mg/L。  相似文献   

17.
通过厌氧-好氧交替工艺培养好氧颗粒污泥,采用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对不同pH、反应时间、进水浓度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氨氮浓度较高(460 mg/L)、pH为7~8、温度20℃左右的条件下,稳定运行15天,氨氮的去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氨水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的急性毒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展了氨水对三疣梭子蟹各期幼体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各期幼体间对氨水的耐毒能力有随时间更迭的现象,半致死浓度LC50值,在24h及48h内,由大到小依次为M、Z3、Z4、Z2和Z1,而72h内则依次为M、Z3、Z2、Z1和Z4.经u检验发现,饥饿组与投喂组间对氨水的耐毒能力无显著差异,饥饿组72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值按幼体发育的先后次序依次为0.486,0.488,1.109,0.273,1.618mg/L,投喂组72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蜘值依次为0.356,0.719,1.592,0.359,3.273mg/L.最后,在分析三疣梭子蟹幼体对氨水的安全浓度、各期幼体间的耐毒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可将乙对氨水的安全浓度作为三疣梭子蟹苗种培育的安全浓度,其安全浓度值可取为0.027mg/L.  相似文献   

19.
研究通过投加厌氧氨氧化污泥,待反应器稳定运行后考察不同浓度Fe2+对厌氧氨氧化污泥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210 d的连续培养,发现Fe2+可以促进厌氧氨氧化菌的细胞合成并且增加其基质代谢,当溶液中Fe2+浓度为0.085 mmol/L(4.76 mg/L)时,氨氮转化率维持在90%以上;添加Fe2+可以增加厌氧氨氧化菌亚铁血红素含量.此时样品中亚铁血红素C含量达到0.143μmol/mg,是同期对照反应器的2.04倍.通过SEM电镜发现当Fe2+浓度为0.085 mmol/L时,厌氧氨氧化菌群结构与形态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0.
A_2N-SBR双污泥反硝化生物除磷系统效能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生活污水和A2N-SBR工艺对反硝化除磷过程进行了研究.在进水COD浓度为325mg/L,磷浓度为9.1mg/L,氨氮浓度为65mg/L的条件下,出水氨氮浓度和磷浓度分别为3.3mg/L和0.17mg/L,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5%和98%.进水C/N比对A2N-SBR反硝化除磷体系的除磷和脱氮效率都有重要影响,在进水C/N比为5时获得了最佳的脱氮和除磷效率;当C/N比小于5时,氮和磷的去除率都有大幅度的下降;当C/N比大于5时,氮的去除率未受到影响,而磷的去除率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