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工业发展与劳动生产率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都有了较大的增长,而日本是这些国家中增长最快的,由1950年至1977年,日本工业生产增长20倍,平均每年增长12%;而在此期间,美国为4.2%,英国2.3%,法国5.3%,西德6.2%,意大利6.7%。  相似文献   

2.
在六亿人口的伟大中国,工农业生产正以万马奔腾之势高歌猛进。一切有关工农业发展速度的历史记载都被远远地抛在后面了。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生产的速度就已大大超过了美英等国。从1953年到1957年,中国每年增长19.2%,而同期的美国每年仅增长2.8%,英国每年仅增长3.9%。这就是说,我国工业生产的速度,不是比美英两国快百分之几或几十,而是快四倍到六倍。现在,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已经变成无比巨大的物质力量,这就势必掀起一个更加雄伟的大跃进高潮。本文试用中国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农业生产对比的方法,以数字和事实来描绘中国大大胜过西方的情景。  相似文献   

3.
西德经济扩张的特点随着西德垄断资本的恢复与发展,西德的工业生产也获得迅速的增长。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一九五四年为止,西德的工业生产已超过战前一九三七年的水平百分之五十八。这种发展速度不仅大大超过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发展的速度,而且也超过西欧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发展的速度。下面是几个西方国家的工业生产指数表.  相似文献   

4.
工农业双跃进今年是保加利亚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在去年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工业产量比1939年大约增加了七倍。目前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生产相当于1939年全年的工业生产总量。最近十年,保加利亚工业总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5%。这样增长的速度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所没有过的。拿保加利亚和它的两个邻国希腊和土耳其来比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保加利亚的工业是同它们的工业处在同一个水平上的。但是,保加利亚工业产量的增长速度却远远超过这两个资本主义国家了。1956年,希腊的工业产量比1939年只增长9O%,而土耳其也不过增长一点三倍。但是,保加利亚的工业产量却增长了五点七倍。按人口计算,保加利亚的电力生产,在1939年同希腊一样,约等于土耳其的两  相似文献   

5.
继续加强和巩固团结尽管帝国主义者不断地渲染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困难,散播各种谣言,进行挑拨离间,并施展各种阴谋诡计,企图破坏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和各国人民的友谊,但是,现实的国际生活——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规律,同帝国主义者的主观愿望究竟是背道而驰的。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停滞现象的时候,社会主义阵营的生产力却继续蓬勃发展。苏联今年上半年超额完成了国民经济计划,工业生产比去年上半年增加10%。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工业产量已经比战前增加了三倍以上,工业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国组织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工农业比翼高飞1959年是社会主义阵营飞跃发展的一年。各国国民经济在1958年迅速高涨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的高涨。这一年是苏联七年计划的第一年。苏联工业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本年度计划增长7.7%的速度,也大大超过了七年计划平均每年增长  相似文献   

7.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德的经济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而且在发展的速度上超过了其他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尤其在1956年的一年内,西德垄断资本的竞争力量大大增强,使得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力量对比起了显著的变化。西德垄断资本不但企图压倒英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位,而且还要进一步和美国争夺市场。这样,就使得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更加尖锐更加复杂了。工业生产的增长西德工业生产的增长,是十分迅速的,尤其是那些同美国有密切关系的垄断资本集团,在美国的扶持下,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总的说来,战后第一年,工业产量只及战前的三分之一,到1949—50年,就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1953年超过战前约近70%。此后,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役畜、皮毛、乳肉及其它畜产品的供不应求現象已越来越明显。因此,迫切要求大量发展畜牧业,适应整个国民經济高速度发展的需要。十年来,在党政的重视和人民的辛勤努力下,我省畜牧业获得了迅速的恢复并远远地超过了战前水平。特别是羊的增长,几近超过战前的一倍。到1959年底为止已达到8493000头,占全省牲畜总数14053000头的65.9%。而且从山西省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在苏联的援助下,正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于短短的历史时期内,在建设社会主义基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国家已经不是经济落后和依赖外国帝国主义的国家了,它们正在发展成为先进的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大家知道,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虽然因战争而受到的损害比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大得多,然而它们的工业产量在一九五一年就超过了战前水平。到一九五三年,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六个国家的工业总水平,比战前增加了二倍以上;而法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希腊和卢森堡这六个资本主义国家,只是由于经济军事化和扩张战争工业  相似文献   

10.
一项战略方针观察一下几十年来苏联的经济发展,人们发现,其发展速度曾长期高于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尤其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每当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生产下降的时候,苏联经济往往发展得更快。例如,1929—1933年西方经济发生大危机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而苏联在差不多同  相似文献   

11.
西方国家的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毛病新症状失业是资本主义的痼疾。二次大战后,特别是战后最严重的一九七三至七五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失业这个老毛病出现了一系列新症状。第一,失业人数在战后二十年的所谓“高速发展”时期没有减少,在一九七三至七五年危机期间急剧增加,在这次危机过后继续上升。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下简称西方国家,包括北美、西欧、大洋洲国家以及日本等)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一九五○至七○年的二十年中,增加了将近一倍半。但是,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的经济概况60年代中期以来,新加坡经济有将近20年始终处于高速度持续增长状态,几乎没有受到世界其他各地经济情况的影响。到80年代中期,这一稳定增长的阶段结束了。1984年新加坡经济增长率为8.2%,1985年下降到1.8%,经历了20年来第一次衰退。1985年,由于美国需求量减少,加上新加坡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了竞争能力,制造业产量下降。工业生产方面,与出口有关的工业产量下降尤为明显。1986年,新加坡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为减少人工成本及其他管理费用,政府采取了措施,并调整了兑换率,这些都有助于提高竞争能力。到年底,制造业普遍复苏,使整个经济增长了1.9%左右。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在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前后,生产即恢复到战前水平。1956年之后,以增加设备投资(每年达三到四万亿日元)为支柱,日本的工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膨胀。日本在造船、人造纤维等生产方面早已占世界第一位,去年(1963年)钢产量达到三千四百多万吨,估计已经超过西德。现在日本的工业生产水平已经大体上与法国相当(见下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比重战前(1937年) 1948年 1962年  相似文献   

14.
工业的飞跃进展争取社会主义生产进一步高涨的劳动热潮席卷着捷克斯洛伐克。举国上下正为实现第二个五年计划(1956—1960)所规定的1959年的各项指标,正为实现去年6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纲领而奋斗。在社会主义阵营中,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从1948年到195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国民经济经过了十年的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取得了绝对优势。工业产量以每年平均增长11.7%的速度向前飞跃。由于坚定地执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彻底改变了解  相似文献   

15.
罗马尼亚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解放三十多年来,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自1951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80年的三十年中,整个社会产品增长了14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3倍,农业总产值增长了2.8倍。  相似文献   

16.
从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地球上升起到现在已经十周年了。十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英明领导下,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帮助下,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取得了多么伟大的成就、创造了多少人间奇迹啊!在短短的十年中,中国人民完成了对农业和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把中国由一个资本主义多种经济成份的国家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单一经济成份的国家。1952年,中国人民迅速地恢复了被战争所蹂躏的国民经济,并开始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由于胜利地超额地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我国工农业有了显著发展,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继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技术条件。1958年国民经济全面地特大跃进,和1959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经济建设飞快地发展着。在过去四十一年里,它在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竞赛中一直取得胜利。而在未来十几年中,它更将最终地从经济水平上战胜和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还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初期,列宁就提出了苏联的基本经济任务:要使苏联不但在工农业总产量上,而且要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上赶上和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苏联经济发展目前的水平,已经有可能把这个基本任务提到日程上加以解决。我们先回顾一下现有的水平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发展起来的,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三十七年前,“真理报”在为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而发表的社论中写道:“贫穷的、疮痍满目的、饥饿的劳动共和国正在庆祝它  相似文献   

18.
面积:301,054平方公里。人口:5,691万(1979)。国内生产总值:1979年为2,688,680亿里拉(约合3,258亿美元),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第七位。工业发展速度:年平均增长率在1950—58年为6.5%。1959—63年为12%,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日本。之后发展速度减慢。1974年陷入经济危机。1975年工业生产下降9.9%,1976年回升了12%,1977、1978两年各增1.9%,1979年增长6.4%。主要工业品产量:钢2,400万吨(1979),居世界第六位。1979年炼油11,592万吨(炼油能力21,000万吨,居欧洲首位)。汽车1977年160万辆,居西欧第四位,1979年  相似文献   

19.
拉丁美洲第一大国巴西,十多年来经济迅速发展,被称为“经济奇迹”。然而,近年来,它正在为过多的外债所苦恼。巴西从1964年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吸收外资(包括借外债),引进先进技术,经济突飞猛进。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国內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11.3%。即使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衰退期间,巴西的经济仍在继续上升。1975—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率还高达6.6%。从1964年到1980年的17年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从544亿美元跃为2,374亿美元,增长3倍多;人均国民收入从692美元增加到1,992美元,增长了1.8倍;外贸总额从27亿美元增加到430亿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国民经济自去冬今春出现大跃进的形势以来,已经将近一年了。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正继续以史无前例的高速度,向前飞跃发展中。如果说,由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即在过去五年中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从而已使我国国民经济的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的话,那么,当前国民经济的全面大跃进,已把我国的国民经济推进到一个空前未有的高速度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欢呼·赞叹·惊奇这种大跃进的新形势,不仅在我国早已有目共睹,人人振奋,就是在国际上也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反响。在社会主义阵营各兄弟国家的报刊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高潮受到了兴高彩烈的欢呼。例如,苏联“红星报”9月4日这样写道,中国人民的大跃进,就是“努力在最短的历史时期内建成社会主义,使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