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禅定状态是一种不可恩议的无生无灭、乃至无任何差异的绝对境界,只能直觉体悟而不可概念分别.那么,从当代脑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禅定状态真的能够达成吗?通过归纳目前有关禅定状态的脑科学实验研究成果,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禅定静虑状态是一种不同于意识休眠状态的特殊心理活动,有着内身特定的脑电波特征,经常进行禅定静虑训练不但会影响个人的生理素质、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改善对生活认知与情感态度的改变,提高生活质量.当然,通过分析也发现,虽然当代脑科学实验手段.为验证掸悟状态的达成提供了一种实证途径,但就禅理上讲,我们依然无法了解禅定状态这种"冷暖自知"的主观体验.相信随着脑科学的不断发展,一定能够为通过禅定静虑活动来调节心身健康,从而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哲学的角度看,思想就是人们的意识和精神活动。人的意识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要透视当前部分大学生消极思想的特点,我们关注的视角不妨投向他们的知、情、意上。知是对世界的知识性和理性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相统一的,它是主体对客体自身固有的面貌,本质和规律的反映,人们为了自觉、全面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必须通过自己的观念去追求客观真理。人们在追求真理时,采取了两种反映形式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人的思维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具体到抽象的过…  相似文献   

3.
诗歌的生成与发展和人的生成与发展、人的主体意识的生成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原始诗歌的基本形态从最初的劳动呼声,到祭咒语和图腾歌舞,再到抒情诗歌的萌芽,密切配合着初民的生存状态,凸现出鲜明的文化意义:它们显示了人类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勾勒出人的主体意识由自然观念到群体意识、再到个体体验逐渐演进的轨迹,也为后世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体验论教学方法论及其方法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论教学方法论主张在彰显认识主体的主体性地位前提下,通过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完关结合,在感官直觉的基础上经经验认识、理性分析和权威检验,由学习主体自觉建构知识。其具体过程表现为体验式教学方法,由体验论教学方法论、基于不同程度体验的教学方式和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技术共同构成体验式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的实质是实践创造性。实践创造性决定了人在革命实践中对客体处于主体地位。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对象化活动与非对象化相统一的创造性过程.实践性与创造性是主体的两重根本属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包含、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6.
执政意识就是执政党的主体角色意识,是合目的性(民主执政)自觉与合规律性(科学执政)自觉的统一,是作为执政主体的执政党积极探寻执政规律、正确运用执政工具、主动践行客体社会公共尺度从而构建和谐稳定执政系统结构的自觉。同时,要从主体性角度理解执政意识的内涵,摈弃自发的“执政意识”,确立具有自觉性、自主性、自为性和创造性的现代执政意识。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教育法意识是教师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是教师法律、法规实践与个体心理相互作用的产物。培养和强化教师的教育法意识,并形成相应的素质,对真正实现依法治教的目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完备的教育法制;加强教师管理,规范教育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8.
元认知浅识     
认知过程是被监控的客体认知与监控的元认知的耦合。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组成。元认知知识是主体以认知过程为对象认知时需要和获得的知识。元认知监控凭藉信息流消除客体认知与给定式样的偏差,元认知体验包括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是认知动力心理因素产生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9.
真理的属性应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所谓真理的客观性是指客体的本质和规律观念化为主体的思想并进而化到公共语言表述系统之中后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它表达的是真理性的认识与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关系,所谓真理的主观性是指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观念化的思想时凝结,沉淀于其中的选择性,创造性以及局限性等。它表达的是真理性的号以实践为存在方式的主体的认知本质和规律-能动性,超越性和力求把握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趋向相一致的关系。而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及其统一,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本质要求,这一本质要求不仅凝结和体现在转化为现实的物化的结果中,而且凝结和体现在转化为观念的非物化结果即真理性认识中,从而以观念形态在规律层次上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  相似文献   

10.
略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指客体对于主体1的需要的满足,其满足程度的大小、满足的水平、满足的方向与方式等反映于主体的主观意识之中,就形成了主体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主体人格中的主导成份,具有支配性作用,决定着主体对客体的趋避态度与行为方式.价值观是一个多成份多水平的动态发展的系统.凡外在于主体的自然的、社会的及精神的客体都可以在有利性或有用性的基本原则上形成主体的价值观,如主体对满足自己之生存与物质享受需要的物质客体的认识构成消费价值观;对社会政治、道德伦理、知识文化等客体的价值认识形成社会政治价值观、伦理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人们的政治意识是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合力作用的产物,它将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嬗变。从1957年起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逐渐表现出的政治客体意识与政治盲从倾向是我国特定历史时空中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有序转换,我国公民的政治意识也发生着从客体型向主体型的嬗变。这种嬗变给我国现行政治系统的运作带来了富有挑战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写作的个性化,注重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把这一要求贯穿于教学实践中,必须在“体验”二字上做文章。“体验”既有“领悟”“体味”“设身处地”的心理感受,又有“实行“实践”以身体之”外部实践的含义。因此,体验不仅重视主体的心理结构,更注重主体与客体合一的动态建构。基于以上的理解,结合我的教学体会,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进行了体验式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在考察民事主体时应摒除近代以来权利本位的影响,不再从权利角度定义民事主体,而是扩展视野,从民事法律关系的整体角度来考虑,并联系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民事法律关系内容,确立民事主体。要在这种新思路下审视民事主体制度的建立,构建开放、统一的民事主体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系统,知识财产包含四个要素:财产主体、非财产主体、财产利用行为和财产客体。知识财产的内在结构,是以客体要素为中心,财产主体、非财产主体、财产利用行为和财产客体等要素的联系方式的总和。在现实中,知识财产的内在结构表现为各类别的客体信息在时空中和主体间的分布与流动。行为要素是知识财产内在结构的塑造者:知识财产的创造行为决定了客体信息的原始分布;知识财产的利用行为则直接影响到客体信息分布的变化及流动状态。  相似文献   

15.
道德信仰的主体性构成含盖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三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三者互动形成了主体对道德的个性化态度。道德信仰就是人在对道德绝对崇敬与巨服的心理状态中通过意志的努力而使自身同一于道德客体的过程。反映了人对道德的高度自觉性,是道德客体内化为主体意识与行为的过程。从而体现出道德信仰的主体性构成本质。  相似文献   

16.
利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及唯物论可以对德育及其关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解析。首先,我们一般把有目的、有意识从事某种认识实践活动的人叫做主体,把主体活动所指向并对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产生制约的对象叫做客体。其次,德育是客观事物存在物质要素被视为主体,人作为客观存在的精神要素的综合体,应视为德育的客体。因此从德育主客体关系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可以论证德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及与各育对立统一关系。进而以更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德育教育,观察、认识、分析和处理德育教育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主体自由度是标示主体性(主体力)的量度和向度相统一的哲学范畴。量度是指主体性的强弱、大小;向度是指主体客体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行为对客体及自身的效益关系,它包括主体行为的合规律性、合道德性两个方面。主体自由度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表现出来,其具体体现为主体的认识能力、审美能力与实践的高度统一。主体自由度具有客观现实住、历史性和可测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一、素质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是指其本质能力的和谐发展,它包括了生理与心理两大部分。人的素质,也就是这两方面的内涵在环境、教育和主体的实践活动综合影响之下,生长发展起来的主体具备的全部条件,也是主体自身的一种状态和主体能动地反映出来的与客体统一的一种水平;人的素质发展就是人自身的发展,而不是主体以外的其他东西。目前,关于素质分类的名词很多,根据不同的参照系,将素质分为数目不等的若干类。如有人把素质分为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两课”教改成功与否,受到课程内容、教学主体与客体、教学方法和手段诸多因素的影响,从上述问题入手,联系教学实践,对“两课”教学改革可以引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构成为逻辑起点。审视审美教育在建构人的和谐意识体系过程中的互动性特征,其具体表现为:主动性与被动性的互动,包括主体与外界客体之间、主体与以自身为客体之间的互动;科学意识与伦理道德意识建构之间的互动;教育的无目的性与以自身为目的的目的性之间的互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