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田汉是一个杰出的戏剧家,也是一个重要的戏剧理论家.在百余部剧本的创作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戏剧观.这些年来,人们对田汉的戏剧作品研究甚多,但对其戏剧理论却较少涉笔.本文拟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对田汉的戏剧观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骥德和李渔,虽处不同时代,但其戏曲理论在文体特征、文体创作、文体结构、文体批评、文体功用等方面大同小异.王骥德的戏曲理论给李渔的戏曲理论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李渔的戏曲理论奠定了基础.李渔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了中国传统戏剧理论,使之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二者的戏曲理论为我国近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戏剧春秋》作为抗战时期以理论为主的大型戏剧刊物,在其出版的两年中通过设置专栏、特辑等形式组发了一批戏剧理论和批评文章,对“戏剧的民族形式问题”、“历史剧问题”、“国外现实主义戏剧理论”、“抗战剧运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对抗战戏剧理论的建设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引领和推动大后方抗战剧运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助所引入的西方叙述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术语——“停叙”,以此为视点,透过对现代派戏剧与传统戏剧之间的纵向比较,试图描绘出西方戏剧创作的某种嬗变轨迹,藉以探究西方现代派戏剧的艺术创新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可表演性"作为戏剧翻译的准则是西方戏剧翻译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围绕苏珊·巴斯奈特在"可表演性"问题上的立场变化,剖析了巴斯奈特戏剧翻译观的形成过程、前后主张以及立场变化原因,力图揭示巴斯奈特戏剧翻译观的构建基础、理论缺陷以及对中国译学理论研究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易卜生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实践,在戏剧理论方面并没有系统的论述,但从易卜生的文论及书信中也可梳理出其戏剧理论的脉络,它主要包括艺术真实、舞台艺术及人物性格的重要性诸方面.  相似文献   

7.
“空间”是一个与戏剧的本质存在方式尤其是现代戏剧的特质极其相关,且可以兼顾具体作品的形式与内涵的美学范畴,笔者提议用“空间”一词建构现代戏剧批评理论。从戏剧的剧场空间、外部文化空间、内在结构空间三个层面,可建构三种批评策略的方法和前景。首先,从剧场的角度出发进行戏剧的空间批评,关注剧场空间实验的成效及其可能的拓展范围,必然为戏剧阐释带来一种有效的解读视角。其次,有鉴于文化空间理论的蓬勃发展,戏剧批评亦应努力突破传统的空间概念,结合现代文化地理学等空间批评理论,多多关注戏剧作品中地理、历史、权力关系、民族身份等文化空间问题。最后,现代戏剧创作出于体类自觉,发生了空间化叙事转向,针对这一现象的理论关注与阐述,便是直指戏剧作品本体内在之基本结构的“元空间批评”。“元空间批评”通过内部形式分析,解读作品中因空间结构错置而产生的隐喻,进而关切本原性的社会文化问题,并借助空间结构样式的分类为戏剧史研究积累材料。  相似文献   

8.
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在创作中十分注重借鉴吸收中国戏曲艺术的营养成分.<四川-好人>以寓意剧的形式传达了一个好人究竟能否生存的这一哲理,同时鲜明地体现了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  相似文献   

9.
布莱希特的"史诗剧"理论对当代戏剧有着深远影响.他把一种叙述性、评论性的因素引入戏剧舞台,以促使观众能够对舞台上的演出产生清醒的判断和冷静的思考.为此他在剧本创作、导表演和舞台设计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革新.本文对"史诗剧"的理论观点和舞台实践中的革新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向培良在《中国戏剧概评》一书中对郭沫若早期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等提出了严苛的批评,认为郭沫若历史剧"教训"色彩浓重、人物塑造机械呆板、脸谱化等.向培良意在以此引进和宣传纯正的戏剧艺术观念,从戏剧创作和戏剧理论两方面正本清源.他的批评意见显然未能真正发挥效用,郭沫若在后来的历史剧创作中一仍其旧并有巨大反响,但这些意见为后人看待历史剧、认知戏剧提供了理性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早在20世纪60年代,黄佐临深切感受到中国话剧完全按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进行艺术创作并不完善,因为中国的文学艺术有着写意的传统,因此他提出"写意的戏剧观",主张在中国传统的写意戏曲的基础上创造话剧,同时吸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使话剧既能继承民族优秀遗产,又能吸取世界各国戏剧精粹,使之能成为相当完善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龙仕文  刘语轩 《科技信息》2012,(1):450-450,489
随着美剧的盛行,对于影视字幕的翻译不管在质和量上都有了一定的要求,而对字幕翻译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本文试图以奈达“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为指导,就荚剧《吸血鬼日记》的字幕翻译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高行健是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在新时期戏剧的探索思潮中,他打破了封闭守旧的传统戏剧意识,确立了开放的宽容的现代戏剧意识,并在创作实践中进行了具体的多方面的探索。1985年高行健创作话剧《野人》,复调、多重主题、多种技巧形式的应用都突破了以往僵化的戏剧理论的束缚,开拓出一片新的戏剧天地。  相似文献   

14.
以瓦格纳乐剧创作中的重要作品《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为例,通过对其在和声、旋律写作、调式调性运用等方面的分析,解读瓦格纳乐剧理论的核心——"无穷尽旋律"和"半音化和声"的实际运用及处理手段,从而达到对其乐剧理论在音乐本体中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与元杂剧创作的繁盛相比较,元代没有相称的戏曲理论,因而人们在研究元代戏曲时,多注重作家作品,而忽视元人关于戏曲的理论,事实上,元人关于戏曲的理论虽然零散,但只有披沙捡金,就会发现,元人已从关于戏曲文体流变的研究入手,开始了中国戏曲史的初步建构,这一贡献,具有戏曲的早期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流行的背景分析,以实地调查资料为根据,剖析了壮剧开发式保护的主要措施、成效以及不足,提出在壮剧开发式保护中引入孵化理论的观点,并分析了孵化理论提升壮剧开发式保护效率和效果的机理。最后,详细探讨了壮剧孵化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模式选择、运行流程,以及具体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软对策论不易解决面向目标的群决策问题 ,将多目标决策技术与之有机结合 ,根据各局中人的决策矩阵及对两两可行结局的比较结果 ,利用多维偏好分析技术确定各自对所有结局的偏好序 ,然后再利用对抗分析法确定其合理策略 ,建立了基于目标的软对策分析模型 .该模型的建立对利用软对策方法解决面向目标的决策或协商问题有一定意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