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峰 《科技信息》2009,(4):181-181
体育与健康是中职学校较重要的一门课程。但长期以来体育教学还是存在着严重的低效率问题。体育课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效率是关键。提高学生对身体练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成体育课的任务。对于处于心理发展过渡阶段、心理复杂而又不稳定的中职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教师在上课时对课堂情况的把握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具体阐述了健康的概念,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关系。提出了高校体育进行健康教育的途径:体育理论课上对学生进行生理、心理的基础知识教育;在体育实践课中利用集体项目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与能力;利用合理布置场地器材和越过障碍等项目改变大学生孤僻和恐惧心理;利用多种形式在全校形成健康教育的氛围,把健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中职学生也不例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将体育学习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将每一个学习领域细分为若干个水平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心理健康作为重要的学习领域,第一次明确地写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功能日益受到关注。文中通过中职学生的心理现状、体育对心理健康的教育功能、现阶段中职体育的授课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杨居锋 《科技信息》2009,(3):310-310
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变迁,学生要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如果不具备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缺乏及时的引导和调节,会导致他们的心理产生障碍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体育教育的特殊性,使其在对学生良好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的过程应注意对学生个性、个体社会化、良好意志品质、心理适应能力等的培养,通过学校体育教育的各种手段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健康第一”是当今学校教育育人的重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理念的提出为新时期高校培养合格健康人才指明了方向。通过对体育与健康概念的理解,论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体魄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培育和塑造健康合格人才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韩飞 《科技咨询导报》2014,(24):129-129
工科中职学校的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该文从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实用的特点作为研究的方向,分析中职学校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就业能力上起到的作用,分析中职学校专业和体育相结合的特色教育具有的意义,以及中职学校对学生能力培养及教师素质提升等方面的教学经验,论述工科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应处理好国家、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之间的关系,形成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为中职学校的体育课教学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生"准岗位"对能够适应职业需要的职业体能越来越高,体育课程作为中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体能的主要途径,在发展中职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中职学生生理发育特点、中职所开设专业职业体能归类与职业体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中职体育基于职业体能提升的课程框架、构建了基于职业提升的中职体育"菜单式"课程包。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其教育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后,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培养坚持健身的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身体素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形态和吃苦耐劳的品格,以全面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该文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体育教学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韩广宝 《科技信息》2013,(6):346-347
<正>一、构建模块教学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中职体育课程结构设置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逐步建立,课程设置在参照《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及《普通中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础上,针对中职体育课程实施模块教学,已初步形成富有中职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结构体系。学生学习评价的体系构建相  相似文献   

10.
“健康第一”是当今学校教育育人的重点,体育与健康课程新是念的提出为新时期高校培养合格健康人才指明了方向,通过对体育与健康概念的理解,论述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体魄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培育和塑造健康合格人才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郝君  韩超 《科技信息》2012,(16):278-278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逐渐开放化和人性化,将使越来越多的特殊学生群体跨入大学校门。这些特殊群体的学生是大学体育中的健康弱势群体,我们必须关注这些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健康需求,设置符合他们特点的体育健康课程。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归纳等方法从身体健康需求、心理健康需求、社会化需求这几方面对高校特殊群体体育健康需求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开展适合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育健康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终身体育教育在我们中职生阶段十分关键,中职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结合中职体育教学现状,对中职生阶段终身体育教育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对策,培养其体育健康常识和运动兴趣,确保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对提高中职体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也是终身体育教育在中职生阶段得以实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欣华 《科技信息》2010,(7):242-242
中职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接受中职体育教育中的学生正处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踏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后阶段,高中阶段的体育锻炼是人生体育锻炼的基础阶段,也是成型的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使职校学生在走向社会时,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健康身体,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本文就如何深入认识终身体育、培养“生活体育”理念;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积极投身体育锻炼;根据学生素质基础、培养学生“一技之长”;根据学生专业特性、开展配套项目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方面作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即将实施的体育健康教育中,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作用比照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领域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学校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在4方面可以发挥其健康教育的独到功能:①传播人类社会的体育文化,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符合健康与体育教育的技术技能目标领域的要求;②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增进健康,符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学生身心发展目标要求;③在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学生能将体育课上所学的技术学以致用,实现运动参与,社会健康与体育教育运动参与目标要求;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中职教育体系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应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改革,不断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  相似文献   

16.
杨永辉 《海峡科学》2014,(3):86-87,89
自主性学习是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随着中职体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了能切实满足经济建设与发展对中职学生素质的基本需求,需要积极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中职生身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要素为出发点,最大化增强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自主性,从根本上提升中职体育课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陈国忠 《科技资讯》2009,(33):222-222,224
新课程标准把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即把健康放到与体育同等的位置。而健康的定义中包括了身体、心理与社会三个方面。本文就心理健康方面在学校中的重要位置与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作一探讨,提出心理与体育并重的原则。并对体育课程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金 《科技咨询导报》2011,(21):148-148
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体育教育对于培育创新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课程资源改革、加强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素质及重视个性发展四个方面的阐释,加大中职体育教育改革力度,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教育工作者的基地 ,高师体育是高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构建高师体育教育体系至关重要 .主体教育可促成人的全面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参与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施现代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做人、求知、健体、审美、创造等综合素质 ,形成学生生理、心理、社会三维教育观 .通过对学生主体性参与教育过程的实验研究 ,实现了良好的素质教育目标 ,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全国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进一步贯彻,学校体育改革的"热点"逐渐转化成健康教育和以此为指导思想的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对体育课的评价也因此有了改变。然而课外体育却被忽视了。笔者多年从事课外余暇体育的研究。本文就课外体育在健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在如何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终生体育思想)上作了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