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增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究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预防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减少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人群,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析大学生的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革 《科技资讯》2009,(1):211-211
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阐述和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大学生心理状态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的亚健康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笔者于2012年4-5月和2013年4-5月使用同一台德国产人体能量监测仪(亚健康检测仪)对江汉大学16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生物电反馈的重复检测,对其亚健康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并对他们一年来的日常生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检的在校大学生中,60%的男生和81.5%的女生处于亚健康状态。受检的男大学生年龄越小,亚健康状态的比例越高;女大学生年龄越大,亚健康状态的比例越高。从一年来的变化情况看,只有4.8%的大学生健康状况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而42.9%的大学生由健康状态转变成亚健康状态。江汉大学健康状况变好的和维持健康状态的在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普遍好于维持亚健康状态及健康状况变差的大学生。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一是睡眠质量不好,二是就业等各方面问题带来的精神压力和不愉快的情绪,三是缺乏系统的健康教育导致生活方式不科学、不健康。结论在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堪忧,较大比例大学生处于亚健康或正在向亚健康状态发展。高校应大力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及时采取措施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了解大学生亚健康的现状,分析在校大学生发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提出消除大学生亚健康的可行性措施,促进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济南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和山东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访问法.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对亚健康的概念了解甚少,对亚健康状态的内外表现认识不全面.学业负担重、不规律的生活节奏、网络的诱惑、就业压力等是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结论:大学生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多发群体.学校和社会以及其它各个阶层应对大学生的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正确引导大学生预防和消除亚健康.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调查与运动处方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并且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我校部分学生的健康状态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运动,科学健身,以运动处方的形式指导大学生健身锻炼,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工作、不良生活事件3个方面制定评估指标系,运用灰色聚类评估方法,建立大学生亚健康评估模型,从定量的角度评估分析大学生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亚健康自我评估方法,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走出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健康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国内学者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境况.除生活习惯、周围环境等因素外,心理状态也是导致大学生身体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从大学生的压力、抗压能力、心理调控能力、人生观因素及人格障碍等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并且对健康教育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改变目前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改善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竞走运动员赛前各种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竞走运动员对技术、耐力、心理训练程度及战术安排是影响大学生竞走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针对部分大学生存在焦虑、烦躁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困倦、易疲劳等机体方面的问题和自闭、冷漠等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指出了亚健康状态对大学生的心理、机体、人际交往等诸方面的危害,根据大学生在心理、机体、人际交往等诸方面亚健康状态的特征提出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和方法,以期帮助他们尽早走出亚健康状态,促进大学生在心理、机体、人际交往等诸方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王玲  施俊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0):117-119
近年来,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交往等,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问法等方法,通过对我院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析导致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我院大学生实际生活状况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对策,以期帮助大学生走出亚健康和减少亚健康的发生,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杨淼 《科技信息》2011,(2):71-7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方面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使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对社会、自己都产生影响,而使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产生的。我们应该从学校和个人两个角度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梁彦兰  李亚藏 《科技信息》2010,(35):I0201-I0201
作为地方高校的一名老师,从日常教学和学生工作中深深体会到贫困大学生的一些生存状态,本文介绍了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生存现状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解决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心理亚健康状态,是以频繁出现的情绪躁动、兴致低落、注意力不易集中、过分敏感或行为能力下降等表现为特征的存在状态。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产生的原因以及降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途径,指出大学生的健康成材不容忽视,大学生需要更多的心理关怀和精神沟通。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课发展传统体育养生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文林  陈钢 《科技信息》2007,(28):217-218
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学生存在普遍,通过传统体育养生锻炼,150例大学生中,85%的存在亚健康状态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证明:传统体育养生锻炼对改善亚健康状态具有良好的效果,高校体育课应广泛发展传统体育养生。  相似文献   

15.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情绪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对中国计量学院不同性别大学生中运动群体与非运动群体,共186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运动群体在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5种消极情绪上得分均低于大学生非运动群体,在精力和自尊感这2种积极情绪上得分均高于大学生非运动群体.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情绪状态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景玉 《科技咨询导报》2009,(7):237-237,239
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访谈法和教育经验总结对参加山西省第十六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参赛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状态以赛前过度紧张和战斗准备状态为主。影响赛前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参赛动机、竞赛激烈程度、学校及教练员期望及个人特征,它们对竞赛成绩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试论体育运动在预防和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及形成原因的综合分析,指出体育运动是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手段,阐述了体育运动在预防和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健全人格不仅是在一定的环境状态中生成与发展的,而且是在一定的认知状态中生成与发展的。大学生人格优化培育的核心就是培养教育大学生在心理倾向上认同"知荣辱、勤操守、乐进取、勇担当"的良好人格。对大学生人格优化培育认知进行适宜的评估,就是探寻影响大学生人格优化培育的认知因素,从而建立认知评估指标,采用认知评估科学方法,提高大学生人格优化培育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成长,还关系到整个社会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从而正确引导大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消除心理阴影、预防心理疾病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在不同情绪启动状态下,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对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2×2的混合实验设计,筛选60名实验被试,通过问卷法及实验法考察大学生在不同情绪启动状态(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下的执行功能影响。结果 (1)不同情绪启动状态的主效应显著,被试在积极情绪启动状态下的执行功能得分显著高于消极启动状态的执行功能得分。(2)手机依赖程度的主效应不显著,高手机依赖被试的执行功能得分与低于低手机依赖被试的执行功能得分差异不明显。结论不同的情绪启动状态对大学生执行功能能产生影响,而手机依赖程度对大学生执行功能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