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目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方法:2002年2月-2003年4月对25例儿童肽骨髁上完全移位性骨折,男21例,女4例,平均年龄7.5岁(4~12岁),伸直尺偏型14例,伸直桡偏型9例,屈曲型2例,在臂丛麻醉下,经"C"型臂X线机透视,采用闭合整复骨折,然后经皮穿入两枚交叉克氏针固定.结果:本组22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9.5mo(7~16mo),患侧肘关节伸直平均-6°,屈曲平均125°,随访时无一例发生volkmann挛缩,无肘内翻畸形.结论:在骨折复位满意后,采用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可防止骨折端向尺侧的再移位,消除肘内翻形成的因素,不需为求得折端稳定而过度屈肘外固定,因而能防止前臂volkmann挛缩的发生;住院时间短,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1年以来,对18例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采用三棵针经皮双夹板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显著。临床资料一股资料:本组18例中,男12例;女6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年龄35岁。闭合性骨折10例;开放性骨折8例;多数为螺旋型,斜行型骨折。器材及固定方法固定器材:三合或五合胶合板2块,规格40X80。mZ。斯氏外2根,石膏绷带2卷。固定方法:在局部麻醉下,于胜骨结节及跟骨牵引点,各打入一根直径《毫米粗的斯氏针。在X光下复位后,术者把持患肢,保持骨折对位,助手迅速在木夹板两端相应部位,钻直径4毫米的孔。针道…  相似文献   

3.
1991年4月─—1996年2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2例,采用手法整复,牵引带牵引,“患足穿木板鞋”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51-71岁,平均63岁;右侧12例,左侧10例。顺粗隆间型10例,顺粗隆间粉碎型8例,反粗隆间型3例,粗隆下型1例。治疗方法1、闭合整复:对无明显移位者,不必整复,用牵引带牵引,“患足穿木板鞋”,对有移位和髓内翻者行闭合手法整复,争取一次成功。整复方法:患者仰卧,局麻或给镇痛剂,助手把住腋窝,术者手握住踝部对抗牵引,边牵引边调整力线,纠正外旋畸形,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掌侧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的I临床价值及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腕舟骨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26例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患,采用掌侧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术中骨折处注入aFGF透明质酸凝胶。结果:26例中2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4个月。25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术后3.6个月。25例伤腕没有疼痛,握力良好。2例腕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另23例患侧腕关节桡偏、尺偏、背伸、掌屈活动与健侧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掌侧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手腕功能恢复好、内固定无需取出等优点。术中加用aFGF’透明质酸凝胶对骨折愈合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左桡骨远端骨折,即Colles骨折为骨折中常见病。但合并腕关节脱位较少见,而同时伴有尺桡下关节脱位则罕见。我院于1995年4月门诊治疗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18岁,学生,1995年4月12日在学校要篮球争球时不慎扑倒,左腕部着地,当时腕部疼痛,手指麻木,不能活动,急来我院就诊。检查:左腕部畸形、肿胀、呈“锅铲状”,触痛,可触及骨擦感。手部皮肤感觉及末梢血运良好,腕关节功能丧失,手指活动受限。门诊拍X线片(05825);左桡骨远端骨折,远折段向背侧移位1/2,近捧腕骨向背侧移位与桡骨远端相错,尺桡骨下端骨间隙增宽,尺骨小头向掌侧移位。诊断:左Colles骨折合并腕关节及尺桡下关节脱位。 治疗方法:局麻下行手法复位。先整复腕关节脱位。助手双手握住前臂肘下方,术者双手握病人左手先行对抗牵引  相似文献   

6.
有关牲畜的各种骨折在兽医外科临床上较为多见,在治疗上本人采用祖传人用中药、与柱栏保定、整复固定、镇痛消炎等综合疗法,经过几年的实践,成功治愈了四例,现将我的体会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一、病因主要由于跌倒、跳跃、蹴踢及冲撞等引起的各类骨折。二、临床诊断根据骨折部位,发生时间、面积、性质程度等进行确诊。但应与脱臼相区别;骨折明显症状是运动时患侧断端出现异常摆动,患肢提举,不散着地;而脱臼时,侧运动患肢关节功能丧失,患肢拖拉不提举,触诊骨折断端可出现摩擦音,而脱臼有关节头外露;骨折的疼痛比脱臼严重。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采用跗骨窦入路可吸收螺钉加注入植骨治疗跟骨SandersⅡ型骨折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3月~2011年6月采用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SandersII型骨折20例(23侧),骨折复位后,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加跟骨内注入植骨。手术前后进行跟骨轴位和矢状位CT扫描,拍摄跟骨轴位、侧位x线片。测量手术前后跟骨长度、宽度、高度、Gissan角和Bohler角。结果通过平均约10月的回访观察,本组病例均一期切口愈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周。未出现排异反应和针孑L感染。术后X片显示跟骨关节面移位〈2mln。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明显改善,跟骨外形恢复基本满意。术后6月后复查跟骨复位无明显丢失,植入注射型硫酸钙全部吸收。根据AOFAS后足功能评价标准:优15侧,良5侧,可3侧,差0侧,优良率86.9%。结论跗骨窦入路可吸收螺钉固定加跟骨内注入植骨可有效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眼眶骨折整复联合Medpor填充术治疗爆裂性眼眶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手术指征的6例爆裂性眼眶骨折患者,进行眼眶骨折整复联合Medpor填充术,判断疗效,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3~24月,6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提高。复视:2例治愈,2例好转。眼球内陷:4例患者均达治愈标准。眼球运动障碍:1例为治愈,3例改善。CT检查:高密度聚乙烯无移位、脱出,覆盖骨折孔满意。结论:成人局部麻醉下可以完成手术,眼眶骨折整复联合Medpor填充术是治疗爆裂性眼眶骨折的有效方法,高密度聚乙烯是理想的眶内植入材料。  相似文献   

9.
评价同侧髋臼及骨盆同时骨折患者经腹直肌外缘的直切口(腹外直切口)入路进行手术的临床疗效。选择经腹外直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同侧髋臼及骨盆同时骨折24例患者,18例患者单纯髋臼前部及骨盆骨折,在平卧位下实施经腹外直切口入路的复位及固定;6例患者骨折涉及髋臼的后壁及后柱,在漂浮体位下实施腹外直切口联合后侧K-L入路的复位及固定。髋臼骨折术后复位质量评定:13例解剖复位,8例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术后发生坐骨神经损伤的症状1例患者,另1例患者的腹壁切口出现皮下脂肪液化。术后6个月评定疗效:优16例,良6例,可2例。同侧髋臼及骨盆同时骨折经腹外直切口入路进行手术,对于累及前柱、方形区的髋臼骨折术中可充分暴露并及时处理,也可同时对同侧耻骨上支、骶髂关节及髂骨翼周围的骨折给予有效复位及固定,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探讨结合临床分析股骨干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经内固定取出术后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9月到2019年2月我院诊治13例股骨干骨折愈合并取出内固定术后发生再次骨折患者,根据发生再骨折患者性别与年龄分段,收集同期、同等条件下内固定取出术后正常患者1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吸烟、酗酒、初次受伤原因、骨折类型、骨折部位、糖尿病、开放与闭合骨折、多发骨折、内植物选择、手术次数、骨质疏松、取出术前是否加拍CT、内固定取出后是否有意外损伤等相关差异。单因素分析内固定取出术后是否遭受意外损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内固定取出术后是否遭受意外损伤[95%CI(2.375,63.360),P=0.004]。股骨干内固定取出术后发生再骨折多因患肢再次遭受意外损伤所致,对于首次致伤原因为高能量损伤、骨折部位骨质疏松及手术次数≥2次患者,在内固定取出术后应更加注意早活动晚负重,并在医师指导下循序渐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第三代可吸收棒治疗Mason-III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35例Mason-III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第三代可吸收棒交叉固定。术后石膏固定3~6周后,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按Broberg和Morrey的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随访6~18(11.3±5.6)个月,35例Mason-III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中:术后评分90.2±5.1,其中优23例,良10,中1例,差1例,优良率达94.28%。结论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应用第三代可吸收棒治疗Mason-III型桡骨头骨折可避免二次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小腿GustiloIU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共收治40例严重开放性小腿中下段骨折患者。病例诊断全部病例均经X线摄片或CT扫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胫腓骨骨折。骨折根据Gusitilo分类,Ⅰ度11例,Ⅱ度43例,Ⅲ度5例。全部患者均在8h内实施清创、骨折复位和外固定支架固定以恢复小腿的力线。局部条件件改善后Ⅱ期采用游离皮瓣或邻近肌皮瓣闭合创面。外固定架视骨折愈合情况于术后3—8月拆除,钢板和螺钉于1年后取出。结果:术后1年根据小腿功能综合评定标准评定:优37例,良17例,尚可4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生骨不连。结论:利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和治疗小腿开放性型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避免单纯应用内固定或外固定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李强  黄永平 《甘肃科技》2000,16(4):54-55
1 临床资料 57例胫腓骨骨折中,男性39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为50岁,最小为12岁,平均年龄27岁;右侧胫腓骨骨折32例,左侧25例;57例中粉碎性骨折4例,开放性骨折4例,合并硬膜外血肿1例,脑挫裂伤1例,其它部位骨折2例;取出内固定时间为8—14月;除1例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改用外固定治疗法外,余56例均达到一期愈合;住院最长时间为46天(合并脑挫裂伤),最短为21天,平均住院日为29天。2 手术方式2.1 手术时间 住院后在控制并发症的同时行患肢皮牵引或跟骨骨牵引,7-10天后待小腿部软组织肿胀减轻或开放性伤口愈合后行手术治疗。2.2 …  相似文献   

14.
股骨颈骨折,自瑞士内固定学会(ASIF)应用“X线监视下股骨颈骨折折断式多枚加压松质骨钉内固定术”以来,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良好。我们自一九九六年六月—一九九八年七月应用多放加压折断式松质骨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0例,固定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32-65岁,平均53.5岁。骨折分布为股骨头下型2例,头颈型6例,经颈型3例,基底型9例,术前进行骨折复位,胫骨结节牵引一周。2器械用北京产55mA遥控X线机7-108A使用条件是0.25-0.3毫安,58-63KV,根据X线…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 1996年 3月 2 0 0 1年 3月应用单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骨折 4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40例 ,男性 3 2例 ,女性 8例 ,年龄 12岁 65岁 ,平均年龄 3 2岁。致伤原因以车祸为主 ,2 8例 ,另 12例因摔伤、砸伤、跌伤所致。其中开放性骨折 2 4例 ,闭合性骨折 16例 ,均为胫腓骨不稳定骨折。1.2 治疗方法 :采用小切口直视下骨折复位。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用螺钉、克氏针或可吸收线做简单内固定 ,然后用单臂外固定架固定。切口一般在 4-8cm左右 ,开放性骨折利用原伤口…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完全毁损型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完全毁损型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多巴胺系统的改变。在中脑内侧束(MFB)两点注射6-羟基多巴(6-OHDA)建立完全毁损型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观察模型大鼠在自然状态下和阿朴吗啡诱导中出现的行为学改变,并通过小动物PET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大鼠脑组织内多巴胺能神经变化。结果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在行为学上表现了在自发状态下的患肢运动感觉能力降低;在阿朴吗啡作用下患侧肢体的运动感觉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协调性较差;组织学和影像学上表现为损毁侧纹状体、黑质、及中脑内侧传导束内多巴胺转运蛋白缺失。说明完全毁损型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表现为单侧肢体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通过神经学显像技术和组织学方法能探测到损毁侧纹状体内多巴胺能神经末梢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分析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Mason Ⅲ桡骨头骨折的疗效;选择9例桡骨头MasonⅢ骨折患者,分别行桡骨小头切除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根据患者肘关节的活动度、肌力、稳定度和疼痛的情况,按照Brobrg和Morrey的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内固定组随访平均21.7个月,所有桡骨头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3.5个月。肘关节评分,好3例,良1例,中l例,优良率80.0%。桡骨头切除组随访平均19.3个月。肘关节评分,好1例,良1例,中2例,优良率50.0%。优良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桡骨小头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治疗MasonⅢ桡骨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第三代可吸收棒治疗Mason-III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35例Mason-III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第三代可吸收棒交叉固定。术后石膏固定3~6周后,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按Broberg和Morrey的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 随访6~18(11.3±5.6)个月,35例Mason-III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中:术后评分90.2±5.1,其中优23例,良10,中1例,差1例,优良率达94.28%。结论 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应用第三代可吸收棒治疗Mason-III型桡骨头骨折可避免二次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郑跃成  王玉斌 《甘肃科技》2009,25(12):155-156
探讨颈部MRI与X线片对诊断Hangman骨折的优劣比较。13例病例给与颈椎正位,侧位X线检查,颈椎MRIT1WI采用矢状位,冠状位和轴位;MRIT2WI采用矢状位检查;MRI所见13例均有椎旁软组织信号异常,软组织肿胀,未见明显骨折线;7例Ⅰ度颈椎前脱位,8例脊髓挫裂伤有水肿,5例脊髓无明显损伤;X线片见13例第2颈椎椎弓根部均有明显骨折线,其中7例椎体有Ⅰ度移位,6例颈2椎管前后径变宽,2例颈2椎体下缘有小骨折片;在Hangman骨折中,颈椎X线片可清晰的显示骨折线,具有诊断价值;MRI对脊髓与周围软组织系统损伤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可靠、安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总结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取Swith-perster切口,开放整复骨折,C形臂X光机下,用空心加压螺纹钉2枚固定骨折,同时将股骨颈头颈部开槽,取同侧缝匠肌髂骨瓣植骨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各类型骨折64例.结果对64例患者进行6个月至14 a,平均48个月的随访.按张少成等评定标准判定,临床优良率达92%.结论该方法具有骨折固定牢固可靠,同时以重建股骨头血液循环和为股骨头带入有效成骨成分,加速骨折的愈合,适用于青壮年各种类型的股骨颈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