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饮用水处理过程中的化学氧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论述了当前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化学氧化技术应用,包括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臭氧、臭氧-生物活性炭、臭氧-过氧化氢,臭氧-辐射氧化、高锰酸钾氧化法的研究与应用。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于饮用水处理的发展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2.
侯辉 《科技信息》2010,(17):J0416-J0416
为防止通过饮用水传播疾病,在生活饮用水处理中,消毒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的最后保障。饮用水的消毒方法很多,包括氯及氯化物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消毒并非要把水中微生物全部消灭,只是要消除水中致病微生物的致病作用,使其对人类健康不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3.
本技术项目利用臭氧、紫外线和光触媒等的强氧化分解能力,对水中的细菌、病毒、水藻等进行杀灭,并将其尸体及其他有机污染物一起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完全消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设置有进出水两道过滤,整个系统具有自洁自净能力,可长期免维护使用。本装置以低廉的费用方便及时地获得洁净、无菌的富氧饮用水,并且具有臭氧消毒水输出装置,能对水果、蔬菜、餐具、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套流程为进水——混凝/沉淀——砂滤——消毒——出水的饮用水生产系统。通过向系统进水中投加高浓度的病毒指示物MS2噬菌体悬浮液进行实验,分别研究了采用氯和臭氧消毒时系统整体对病毒微生物的去除灭活性能。结果表明:当投氯浓度为0.5 mg/L或臭氧浓度为0.25 mg/L时,系统对MS2的去除率即可达到美国环保总署标准。而当投氯浓度增大至2.0 mg/L或臭氧浓度增大至1.0 mg/L时,可实现系统出水中无MS2检出。综合两种消毒剂的特点,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可采用主臭氧消毒与余氯补充的联合消毒方式,以保障饮用水的化学和微生物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臭氧的特性及其在饮用水处理方面的突出优点,提出了臭氧在野战净水挂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数村镇水厂的有效饮用水消毒处理设施严重不足,简单过滤之后未经任何消毒处理就送往管网系统,选取臭氧为消毒剂,探究臭氧水在不同条件下的衰减情建立臭氧、温度与ORP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对臭氧的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表明,臭氧水衰减的半衰期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而搅拌可以增大臭氧的衰减的趋势;在臭氧消毒的过程中,当水中臭氧的质量浓度大于0. 30 mg/L时,可杀灭所有大肠杆菌,菌落总数同样满足GB5749-2006中要求,且在臭氧质量浓度为0~0. 30 mg/L范围内,用ORP作为控制臭氧投加具有更灵敏的、更便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臭氧的氧化分解机理和臭氧氧化法对水和废水中无机物、难降解有机物、色度的去除,以及臭氧在循环冷却水处理、剩余污泥消除和饮用水消毒杀菌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臭氧氧化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催化氧化及臭氧与其他技术联用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水中剩余臭氧量的测定,为处理饮用水时的臭氧投加量提供依据,对节约电能消耗有较大的经济意义. 本文借旋转铂圆盘电极用伏安法(三电极体系)测定了水中剩余臭氧量.对测定条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出在pH6.64的Na~2HPO_4-KH_2PO_4缓冲液中,铂工作电极电位为+0.3V(VS.S.C.E),电极转速为2000转/分,臭氧浓度为0~1ppm时,极限扩散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水中的Cu~(2+)离子对测定有干扰,加入适量的六偏磷酸钠可消除.用本法对实际水样进行了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本技术项目利用臭氧、紫外线和光触媒等的强氧化分解能力,对水中的细菌、病毒、水藻等进行杀灭,并将其尸体及其他有机污染物一起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完全消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设置有进出水两道过滤,整个系统具有自洁自净能力,可长期免维护使用。本装置以低廉的费用方便及时地获得洁净、无菌的富氧饮用水,并且具有臭氧消毒水输出装置,能对水果、蔬菜、餐具、衣物等进行冲洗或浸泡消毒,适宜各类家庭、办公会议场所等使用。(摘自《世界发明》2000年第1期,刘新文/文) 自洁保鲜复合分解式消毒净水装置@刘新文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测定饮用水中臭氧含量的KI—DPD法,系统考察了该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加标回收、干扰试验等,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法检测范围广、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试剂及设备成本低,操作简单,水中常见离子对检测结果无影响,可以满足臭氧含量的现场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1.
以黄浦江上游水源为原水,采用运行水量各为1 m3·h-1的两套中试设备,通过在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前预加臭氧氧化和预加氯氧化平行对比试验,测定了CODMn、UV254、TOC三种表示有机物含量的替代参数和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研究了预臭氧化工艺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对预臭氧化水的生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发现:在原水CODMn为5.56~6.50 mg·L-1情况下,预臭氧化工艺对CODMn的去除率比预氯化工艺提高2.5%,对UV254的去除率比预氯化工艺提高6%;两工艺对TOC的去除率均不高;预臭氧化工艺出水生物稳定性差,AOC明显大于预氯化工艺.  相似文献   

12.
南洲水厂深度处理臭氧系统是目前国内自来水行业规模最大、工艺最完整的臭氧处理系统。按工艺流程包括气源制备系统、臭氧发生系统、前臭氧接触氧化系统、后臭氧接触氧化系统、尾气破坏系统。作为本项工程的建设单位,作者将在施工组织、施工监理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归纳,与同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内外在探讨饮用水处理新工艺方面的情况,分析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法的基本原理和作用,并提出了该方法在应用时所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饮用水水源微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从出水水质改善和膜污染控制两方面考察了臭氧预氧化对"混凝-超滤"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溶解性天然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和分子质量分布特征的分析探讨了臭氧氧化对溶解性有机物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微污染原水中大分子腐殖质类物质对于臭氧预氧化比较敏感,所含的芳环结构会被破坏,生成小分子亲水性有机物.这一转变不仅能够降低"混凝-超滤"出水中有机物质量浓度,而且能够限制有机物在膜表面的累积,减缓膜污染的发展.臭氧质量浓度是臭氧预氧化的关键参数,过高的臭氧浓度会加剧颗粒态有机物向溶解性有机物的转化,这对于膜污染控制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关于臭氧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综述了臭氧的一些性质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研究进展,如臭氧在水中的传质理论、溶解理论、获取高浓度臭氧水的方法、臭氧水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臭氧在水中的自分解动力学及反应机理、臭氧在气相中的分解机理及一些催化分解臭氧的催化剂;并介绍了几种臭氧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生物膜法除铁除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荣凯 《应用科技》2003,30(9):44-46
对传统的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把生物膜法应用于呼兰河水的除铁除锰.利用臭氧分解产生的氧作为氧源,改变了传统的曝气式供氧方式.与单独供氧方式比较,具有能耗低、工艺简单、控制方便等优点,是臭氧-生物膜相结合除铁除锰的一次成功尝试.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地去除呼兰河水中的铁、锰,三级出水达到了饮用水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臭氧活性炭、纳滤联用对受污染饮用水深度净化的中试处理效果表明,在臭氧投量3.3 mg/L,臭氧化反应时间12min,活性炭滤速6.5 m/h的运行条件下,臭氧活性炭预处理能够大量地去除原水中的污染物,可保证纳滤的正常运行;纳滤采用一级两段的级联方式,在操作压力为0.6~0.7MPa,膜通量为25.6L/m2@h,回收率为75%的条件下,对预处理后残余有机物的净化效果良好,其部分脱盐的特性可保留水中部分矿物质,提高了水质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相似文献   

18.
臭氧在水中的吸收和自分解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臭氧在水中的吸收和自分解特性,探讨了pH值和气速对溶解臭氧平衡浓度的影响。实验测定了臭氧在鼓泡反应器中的传质系数。  相似文献   

19.
非整比纳米TiO2-X膜光催化降解水中微量卤代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溶胶 -凝胶法在石英板上经可控热处理制备出非整比 Ti O2 - X膜 ,膜中晶粒具有纳米结构特征 .在臭氧氧化条件下用无机非整比纳米 Ti O2 - X膜光催化氧化饮用水中微量卤代烃 ,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使卤代烃的降解率在 99.9%以上 ,适用于饮用水的深度处理 .  相似文献   

20.
饮用水中臭氧化产物的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臭氧在饮用水净化过程的应用,并对臭氧和有机物的相互作用及其产物进行了分析,在文献折基础上,对水的臭氧化产物的毒理学特性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