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开缝钝体燃烧器实验室冷热态试验结果以及在实际锅炉炉膛中形成的冷热态空气动力场和不同负荷下热运行的结果.一系列测试结果表明,开缝钝体燃烧器能够合理组织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炉内工况,并对劣质煤具有较好的稳定燃烧性能.对开缝钝体燃烧器的流动和稳定燃烧机理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劣质煤粉钝体燃烧器的成功开发为背景,在单角燃烧实验炉上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实测了冷态速度场和热态温度场.结果表明,采用钝体燃烧器使煤粉着火提前,燃烧稳定和强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钝体燃烧器三次工业性试验的结果,并从着火稳定性、燃烧经济性和低负荷适应能力诸方面,分析了钝体燃烧器对电站锅炉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在劣质煤燃烧中应用钝体稳燃装置降低飞灰可燃物损失和提高燃烧劣质煤的经济性问题.试验结果表明,钝体可显著改善劣质煤着火情况和大幅度提高燃烧效率,并可允许大幅度提高一次风率.此外,还介绍了热态试验的主要设备——小型煤粉热态试验台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研究了钝体尾迹中煤粉火焰的温度分布、着火的物理模型以及煤粉的燃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电站锅炉中采用钝体燃烧器能够收到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配风及介质流动特性对锅炉燃烧效率、污染物生成和发电机组性能影响极大.对一台检修后的13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冷态试验,通过直接测量风速法研究不同负荷工况下锅炉炉膛内一次风布风特性和二次风配风特性.结果表明:在空床试验时,高负荷工况下的一次风分布均匀性要优于中、低负荷工况,中、低负荷工况时炉膛内...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开缝钝体燃烧实验室冷热态试验结果磕及在实际锅炉炉膛中形形成的冷热态空气动力场和不同荷下热运行的结果.对开缝钝体燃烧器的流动和稳定燃烧机理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8.
通过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研究了钝体的偏置特性,结果发现:当钝体偏离一次风口中心的距离与钝体边宽之比约为0.17时,可以得到比稳腔煤粉燃烧器更好的稳燃效果。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计算了稳燃腔偏置钝体尾迹冷态空气动力场,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夹心风燃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混合特性。为了充分发挥向火侧一次风射流的着火优势,提出了向火侧一次风喷口带单折过扩口的夹心风Ⅱ型燃烧器。模型试验及工业性试验表明:Ⅱ型燃烧器向火侧一次风射流明显迎向上游高温烟气流,外卷吸增强,射流混合边界层增厚,着火条件显著改善。根据冷态试验的结果,对热态原型进行推算,燃用江西劣质烟煤时,煤粉射流离喷口后的无因次距离l/B在1.2~1.8的范围内能实现稳定着火,炉内温度水平提高100℃以上,取得了满意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在直流式燃烧器出口加装钝体稳燃器后的冷态空气动力特性的研究成果.根据对回流区长度L、回流率m_R/m_0、静压系数C_(SP)、阻力系数ξ、扩张角β和速度衰减率测量数据的分析,认为钝体稳燃器可用于电站锅炉,以强化气粉混合物的着火.  相似文献   

11.
W型火焰锅炉冷态模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给W型火焰锅炉的运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对从法国Stein公司引进的360MW的W型火焰锅炉(配备直流缝隙式燃烧器)进行了冷态模型的空气动力特性研究。利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炉内的流场速度,得出了不同工况下炉内W型气流的流场图以及最佳工况下的风量配置范围,对不同工况下流场的气流速度分布规律、气流的充满度、气流行程、炉膛出口处的气流速度偏差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炉内空气动力场的特性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在W型火焰锅炉中组织燃烧工况的新方法-组织γ型火焰燃烧的方法,并在冷态模型试验台上作了试验研究,得出了不同工况的炉内γ型气流流场图谱,并对不同工况流场的主气流速度衰减规律和炉内气流充满度等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γ型气流流场的配风规律,并分析了炉内结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燃烧器反切对大容量切向燃烧锅炉烟气偏差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00MW机组切向燃烧锅炉在原设计工况下以及燃烧器采用反切技术时炉内和水平烟道内流场进行了冷态模化试验,研究表明,燃烧器采用反切后,无量纲准则数XJ是反映护内流场分布的重要指标,其值取1左右时,炉内流动稳定,水平烟道速度偏差最小。  相似文献   

14.
以某厂600MW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为原型建立试验台,在1∶20的模型上对炉膛上部、屏区烟道的气流流动进行了冷态试验研究,测量了锅炉水平烟道的速度偏差,得出不同工况下水平烟道流场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屏区气流偏差形成的原因,得出四角切圆锅炉出口气流的残余旋转是造成锅炉屏区气流偏差的主要原因,为降低炉内气流偏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1139t/h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内气固两相流动问题,采用标准k-ε模型和DPM模型数值研究3种典型负荷下炉内流动特性及固体颗粒运动轨迹.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负荷下四角射流均能形成稳定切圆,但炉内气流偏斜严重易引起水冷壁的结渣;100%负荷下在炉膛壁面产生漩涡,颗粒对水冷壁造成冲刷;炉内合适的煤粉粒径能够保证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研究结果对锅炉的热态燃烧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院燃烧研究室研制的钝体燃烧器,自从1982年4月开始工业试验以来,已先后在江西、湖南、湖北、山东、广东和广西等六省十二台电站锅炉上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后即投入长期运行。锅炉容量从35吨/时(配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至410吨/时(配1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试验煤种包括低挥发分无烟煤、半无烟煤和贫煤,以及高灰分劣质烟煤。有关电厂一致肯定了钝体燃烧器具有稳燃、节煤、节油和调峰等效果,并且已积累了一定的运行与测试经验。同时,还有很多电厂打算采用钝体燃烧器,急需了解关于这种燃烧器的原理与设计方法,并就他们的具体设备与煤种提出了种种问题渴望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7.
赵清华  刘斌 《科技资讯》2009,(20):141-141
AQ石化热电厂5^#炉为增强锅炉时煤种的适应性,对锅炉的燃烧系统进行了浓稀相燃烧器改造。通过对燃烧系统的改造提高了锅炉对煤种的适应性,解决了一次风管的烧损问题,锅炉可在50%负荷不投油稳定安全运行,改造后通过热态调试,锅炉额定负荷下平均锅炉效率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电厂330MW四角切圆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高、炉内结渣严重的问题,提出基于多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技术的燃烧器改造方案,运用FLUENT软件对改造前后锅炉燃烧状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和试验数据得出:改造后,浓相一次风反切对炉内燃烧有一定影响,煤粉气流对水冷壁冲刷减弱,结渣现象明显改善;煤粉着火稳燃得到强化,主燃区CO质量浓度增大,炉内还原性气氛增强;燃尽区下部形成的NOx还原区对降低NOx排放质量浓度有积极作用;炉内最高温度下降80℃左右,NOx排放质量浓度降幅达47%左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钝体稳定煤粉火焰的一维数学模型.数值计算表明,由该模型计算出的温度分布与相应实验中测得的温度分布符合较好.1 实验分别进行了正三角形钝体燃烧器、流线体燃烧器和直流式燃烧器的燃烧实验.其喷口截面积均为16×32cm,结构如图1所示.燃烧器安装在燃烧实验炉头部,与之一起构成突扩通道燃烧室.实验主要设备是小型卧式热态试验台,燃烧室横截面积为0.35×0.5m~2.沿燃烧室轴线方向布置有11个测量孔.实验台配有专门的点火油系统.  相似文献   

20.
钝体冷态流场的PIV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IV技术在风洞中分别对5种不同形式的钝体:标准钝体、三角形钝体、流线形钝体、带通道钝体及非流线形钝体在冷态工作环境、不同缝宽下,获取了钝体后的速度分布.对比了5种不同钝体在不同缝宽下回流区长度的变化,认为随开度增大,在回流区结构不遭到破坏的前提下,回流区长度加大.同等条件下,非流线形钝体有最大的回流区长度;通过对尾迹区域的平均湍流动能的分析,认为平均湍流动能的强度随缝开度加大开始减弱,湍流强度最大的区域逐渐后移,最终往回流区的上下边界发展.通过对钝体后的尾迹结构和流动特性进行分析,为热态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