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与中东     
中东风云激荡,诡谲多变。近两年来,就发生了伊朗革命、苏联入侵阿富汗、伊美人质危机、两伊战争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事件。在万花筒般的变化中,苏联霸权主义的加紧南下扩张是当前中东动乱的主要根源。必争的战略枢纽战后,苏联的中东战略经历了一个由防御转为进攻、由区域性目标转为全球战略性目标的演变过程。长期以来,中东是西方的传统势力范围,西方把中东作为对苏包围圈的重要一环。五十年代中期,苏联开始走向社会帝国主义;它打着支援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号,逐步进入了中东,打乱了西方对其南翼的包围。六十年  相似文献   

2.
美国并不低估苏联在中东经营几十年的影响和作用,并要借助它的合作与配合在中东地区和会问题上收“事半功倍”之效;苏联无力充当主角,想要通过“苏美协调机制”取得在中东“仅次于美国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末,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出现了“艾森豪威尔主义”,它是美国当局为填补英法势力撤出中东而形成的所谓“力量真空”,镇压中东在二战后兴起的民族民主运动,同时以中东亲美国家为基地,与苏联展开争夺而出台的外交政策。它并没有考虑中东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严重违背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中东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对下很快夭亡。艾森豪威尔主义产生及夭亡的背景与过程,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岘港魔影     
“北极熊”进入金兰湾后,最近又贪婪地把它的熊爪伸进了越南另一个天然良港和战略基地——岘港。三月八月,日本外务省人士指出,苏联海军的数艘军舰正在进入岘港军港停泊;三月九日又指出,苏联军用运输机可能多次使用了岘港机场。三月下旬,日本防卫厅首脑援引美国政府首脑人士发表的消息说:“苏联在岘港建立了通信基地和航空管制塔。”日本防卫当局对于事态的发展表  相似文献   

5.
把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左”倾错误放到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整体框架中去考察,可以发现中东路事件和第二次“左”倾错误有着密切的联系。中东路事件的发生导致了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共政策的变化,其变化了的政策又直接影响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六大”的正确路线,形成了第二次“左”倾错误。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一时间西方世界喜出望外,一种“胜利者”的心态油然而生。然而,曾几何时,面对旧的矛盾没有解决、新的矛盾又不断涌现的冷酷现实,西方报刊说,这种“愉快心情”已经“烟消云散”。近一个多月来国际上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得西方世界又陷入了迷惘、疑惑、不安……  相似文献   

7.
资本这东西,有一个突出的特性,就是“吃得越多,胃口越大”。它的胃是填不满的。而美国作为暴发的资本帝国,这一特性表现得尤为明显。以中东地区为例,从本世纪20年代到现在,美国从与老牌殖民主义争夺石油资源,与苏联争夺势力范围,到企图建立美国主导下的中东“新秩序”,那已不仅仅是“得寸进尺”,而是恨不得把世界的这一广袤地区一口吞进自己的肚里。在观察今日纷繁复杂的中东形势时,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当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伊朗丰富的石油资源一直是列强争夺的焦点,多次引发国际危机。冷战后伊朗石油成为三种利益的交汇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的利益以及以伊朗为核心的海湾产油国的利益。伊朗凭借石油经济及其壮大的军事实力不断挑战美国,伊朗称霸中东地区的“大国梦”和美国控制中东的“世界梦”必然发生冲突。围绕伊朗石油的博弈,美国在中东石油霸权逐渐削弱。  相似文献   

9.
裂痕在加深     
日内瓦外长会议召开之前,西方国家的外交活动真是繁忙极了,一会儿举行双边谈判,一会儿又是西方四外长会议。据西方报刊说:这些紫张的外交活动主要是“要弥补我们自己的联盟队伍中令人不安的裂痕”。以便在外长会议上结成一个对苏联的“巩固的统一阵线”。究竟西方联盟中存在什么“令人不安”的裂痕呢?”阵脚乱了在目前,西方联盟中的裂痕,主要是西方国家如何在外长会议上对付苏联这个问题上的意见不同而产生的。这种意见不同,自从苏联政府提出了把西柏林变为自由城市以及召开和会来讨论和缔结对德和约的建议之后,就一直存在。苏联政府的建议符合世界人民要求缓和国际紫张局势的愿望,因此赢得了世界舆论的普遍欢迎和支持。这就形成了对西方国家的一股  相似文献   

10.
自从英法和以色列发动侵略埃及战争以后,在西欧所发生的第一个严重的经济后果就是石油恐慌,情形一天比一天紧张。如果英法以不立即撤兵,西欧石油恐慌的后果将要更加严重。兹就中东石油对西欧经济的影响作一个简略的说明。中东石油蕴藏量和生产量很大,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石油已知总藏量和总生产量中所占的百分比极高。根据联合国“1945—54年中东经济的发展”一书所述,中东石油1945年估计的蕴藏量占资本主义世界总藏量的40%。由于石油蕴藏量逐年有新发现,这个数字到1954年年底已经增到60%。1956年9月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又把这个数字提高到70%—75%。最近西方国家还有一些报刊估计中东石油的蕴藏量占目前资本主义国家总藏量的80%。  相似文献   

11.
中东的危机只能由三巨头的协议来解决,莫斯科与德黑兰之间或莫斯科与安加拉的双方谅解是不能解决的。苏联与土耳其或苏联与伊朗之间,没有私自的孤立的争端。现行中东的紧张形势,只是世界的(?)行部署的一部份,这种部署,在东欧和远东是已经完成了。在东欧和远东,苏联的战略利益现在已获了保障(在远东,苏联并未取得领土的  相似文献   

12.
欧亚大陆腹地、中国的西邻,丰厚的石油资源带来希望也潜伏着隐忧,大国角逐、域内争斗——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北接俄罗斯,南临伊朗,东交中国,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1904年,英国地缘政治学之父麦金德就发出了“谁能控制中亚,谁就能主宰世界”的呼喊。冷战时在苏联版图内的中亚是西方人的禁地,随着冷战后中亚各国的独立和其石油神秘面纱的揭开,沉寂多年的中亚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和各种外部力量撞击的平台。国际上人们纷纷发出这样的议论:中亚会成为“第二个中东”吗?  相似文献   

13.
10月6日萨达特总统遇害逝世的消息震惊了世界。由于埃及在当前世界的主要热点——中东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苏联正把萨达特的去世看作它重返中东的良机,国际舆论对今后埃及对外政策的动向亟为关注。为了有助于观察今后埃及的对外关系的发展,需要认识它的过去和现在,了解它的由来和发展。本文主要想就这方面介绍一些情况。萨达特惊人之举今年9月15日,埃及政府宣布驱逐苏联大使,关闭苏联武官处,废除所有苏联专家在埃及工作的合同。原因是苏联克格勒和驻埃使馆人员操纵埃及反政  相似文献   

14.
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在其称霸全球的狂妄野心中,正如西方评论家指出的,“始终把统治欧洲作为统治整个世界的最重要的环节”。目前,苏联正在加紧抢占欧洲外围的战略要地,对西欧进行迂回包抄;同时,也在欧洲地区显著地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正面  相似文献   

15.
1991年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给土耳其的对外关系带来了深刻影响。海湾战争显示了土耳其作为北约东南欧军事前沿的重要作用,巩固了土耳其在中东地区的地位,进一步密切了它与西方的关系。美国总统布什已将它称为美国中东战略的“基石”。苏联解体,原苏联中亚共和国纷纷独立,在中亚形成了一个新的地缘政治地区,又使土耳其陡然成为中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士耳其不仅解除了长期存在的来自北方的威胁,而且还获得了新的外交空间。一些舆论认为,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苏联加紧推行南下战略,制造了三个动乱的“热点”:东南亚、中东波斯湾和南部非洲。由于苏联在东南亚驱使一个拥有百万以上军队、自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充当“东方的古巴”,肆无忌惮地进行侵略扩张,因而使得这个“热点”硝烟最浓、战火最旺。当前东南亚这种严重局势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问题。东南亚的战略地位东南亚处于称为“新月形地区”的东翼,扼据贯通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和联结两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重要位置。它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面积约四百四十八万平  相似文献   

17.
近几个月来.苏联分别同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同印度、巴基斯坦、美国等商谈了阿富汗问题,在外交上表现出“积极姿态”。据此,国际上有人散布.“苏联可能探讨‘体面撤兵’的时机”,认为“在中东和国际形势发生激烈变化的情况下,阿富汗问题正出现政治解决的动向”。但事实表明,苏联坚持武装霸占阿富汗的立场并没有改变,它的军队为在阿富汗长期呆下去而作积极准备,并加紧了对阿富汗游击队的进攻。  相似文献   

18.
去年9月,海湾地区爆发战争,一下子使世界石油供应量每天减少了400万桶,但是由于西方各国拥有近55亿桶、足够消耗110天的石油储备,市场没有引起大的波动。西方世界的石油储备是石油危机的产物。是一项重大战略措施。1973年中东战争引起的“石油危机”,使西方世界遭到沉重的打击。西方主要国家深感中东政治局势动荡,石油供应随时有中断的可能,为应付这种紧急情况,它们在1974年建立国际能源机构的同时,决定着手建立战略石油储备。 1975年,美国制订了一项规模  相似文献   

19.
11月初以来,中东风云骤紧,美国在地中海进行“二次大战以来从未有过”的军事调动,包括3艘航母在内的30艘军舰和300架舰载战斗机陆续往黎巴嫩海面集结。美国空军还对叙利亚驻黎巴嫩军队阵地进行侦察。与此同时,以色列进行了部分预备役动员;叙利亚則宣布全国处于战备状态进行军事部署,并派外长去苏联紧急磋商。继续恶化的中东局势,正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和不安。  相似文献   

20.
进入八十年代,西方国家普遍陷于经济停滞的困境。据估计,198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欧洲共同体十国平均为负0.5%,唯独日本仍保持约4%的增长速度。近来,日本有些人已开始称日本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就是说,按照他们的计算,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苏联。日本一位有影响的教授高坂正尧不久前在自民党机关刊物《自由民主》上著文指出:当前“世界面临两大问题,即苏联问题和日本问题”。苏联是搞军事扩张,日本则从经济上“加剧动摇世界的力量均衡”。因此,八十年代日本的发展航向是举世瞩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