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阿尔兹海默症(AD)发病率较高,认为T2DM是AD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AD和T2DM分别以脑淀粉样蛋白-β(Aβ)和胰岛淀粉样多肽(hIAPP)沉积为特征.淀粉样变蛋白在这两种疾病之间有着相互的作用.本文对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旨在更好地了解AD和T2DM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多基因突变小鼠模型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己知人类有近 2 0 0 0 0种疾病 ,其发生与发展都与基因受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其中相当一部分疾病的发病涉及到两个以上的基因功能异常。动脉粥样硬化 (AS)、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多基因疑难疾病是目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在AS的发病过程中 ,血脂代谢异常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在载脂蛋白E(apoE)通过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和乳糜微粒受体的特异性结合 ,介导血浆脂蛋白的转运与清除 ,在脂质的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瘦素受体 (OB R)在体内介导瘦素的信号传导 ,调节能量代谢与平衡与肥胖以及血脂代谢有关。通过…  相似文献   

3.
将40只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实验组和对照组,T2DM实验组利用STZ链脲佐菌素(STZ)小剂量分次给药进行T2DM造模,然后喂食高脂、高糖和高蛋白饲料8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评估T2DM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的认知功能,研究其与双侧海马~1H-MRS(NAA、 Cho、 Cr、mI代谢物曲线下面积及其代谢物的比值)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HE染色检测海马组织中是否有淀粉样蛋白沉积.结果发现T2DM实验组大鼠的学习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与左侧海马NAA值减低呈负相关,记忆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与左侧海马NAA值减低呈正相关,~1H-MRS中的双侧海马NAA值较对照组均减低,以左侧为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可见T2DM实验组大鼠脑组织有明显的淀粉样物质沉着,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的淀粉样物质沉积不明显.研究表明T2DM引起大鼠海马组织学变化及代谢异常并损害认知功能,~1H-MRS可以为诊断T2DM脑损伤和评估认知功能提供简便有效的影像学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椭圆机HIIT与有氧训练对T2DM患者糖脂代谢与体质指标的影响。方法将T2DM患者分为椭圆机HIIT(H组)、有氧(A组)和对照组(C组),三组均按医生要求服药,C组仅服药,H组和A组除服药外还进行12周椭圆机HIIT与有氧训练。结果三组的HbA1c、TG、FBG、Tch和LDL-C均有下降,H组和A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实验组的WHR、BW、体脂%、WC和BP显著减小(P0.05),但HDL-C和BMI无显著差异(P0.05)。C组除BP明显下降外(P0.05),其他体质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两实验组的糖脂代谢指标下降水平差别不大(P0.05),但H组的HDL-C、WHR、BMI、体脂%、WC和BP改善幅度稍优于A组(P0.05)。结论 HIIT与有氧训练均能有助于提高药疗疗效,改善糖脂代谢,增强患者体质;HIIT在AS预防、时效性与依从性方面略优于有氧训练,可考虑将HIIT作为有氧训练的替代或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
CTGF mRNA在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贝那普利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在糖尿病(DM)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贝那普利(Benazepril)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4只建立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贝那普利治疗组及糖尿病未治疗组,12周末应用Rt-PCR检测糖尿病大鼠心肌CTGR mRNA的表达,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DM未治疗组CTGR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P<0.01).结论持续高糖能导致心肌CTGF mRNA表达增强,而贝那普利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表达,从而可能减轻糖尿病心肌病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6.
观察本草八味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成功后再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本草八味降糖方组,分别给予相应药液灌胃、定期定时监测OGTT,FBG、FINS、血脂等指标。第12周末,取大鼠肾周脂肪组织,检测PPARγ基因蛋白表达量。结果本草八味降糖方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血糖、血脂水平,促进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说明本草八味降糖方能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增加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中PPARγ的表达,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25 mg/kg)建立T2DM模型,4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大柴胡汤高、中、低剂量组(15.12 g/kg、7.56 g/kg、3.78 g/kg)、二甲双胍组(0.18 mg/kg)、模型组每组8只,8只正常大鼠设为正常组.连续给药8周,每日1次.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游离脂肪酸(FFA),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脏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85亚基(PI3K p85)、蛋白激酶B(Akt2).结果:给药8周后,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组,大柴胡汤高、中、低剂量组HbA1c、FBG、FINS、HOMA-IR、TC、TG、FFA、LDL下降,HDL上升(P0.01或P0.05),肝脏组织IRS-1、PI3K p85、Akt2蛋白表达上升,p-IRS1蛋白表达下降(P0.01或P0.05).结论:大柴胡汤可能是通过调节肝脏组织IRS-1/PI3K/Akt通路活性和糖脂代谢,从而达到减轻胰岛素抵抗,治疗T2DM的作用.且大柴胡汤各剂量组间对T2DM的疗效呈量效关系,大柴胡汤高剂量组疗效最佳,其治疗作用与二甲双胍相近,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推荐使用大柴胡汤高剂量.  相似文献   

8.
SIRT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1),哺乳动物sir2同系物,一种NAD+依赖的组蛋白脱乙酰化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IRT1通过其脱乙酰化酶活性参与糖脂代谢,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信号通路起着正性调节作用,对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和维持糖脂代谢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运动疗法是防治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主要方法之一,但运动改善慢性疾病的机理还未完全阐明。已有研究表明运动训练能够诱导大鼠骨骼肌和心肌组织中SIRT1表达。运动改善慢性疾病机理是否与SIRT1有关尚不确定。在总结SIRT1与糖脂代谢关系的基础上,结合运动与SIRT1的研究现状,展望SIRT1在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基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核心病机:糖脂毒"毒损脑络",拟从中医辩证的角度建立稳定、可靠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小鼠模型,以期为中药及民族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提供科学的实验工具.方法:分别建立高糖模型、高糖高脂模型,以及不同剂量D-半乳糖+高糖高脂复合诱导的动物模型,从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糖脂代谢水平、海马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等多功效途径综合评判,优选出最佳模型,并采用二甲双胍验证该模型.结果:(1)在学习记忆能力实验方面,D-半乳糖复合造模后,小鼠均较高糖组或高糖高脂组出现了典型的认知功能障碍,无论Morris水迷宫还是方形水迷宫,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游到平台路径的错误次数明显增多;(2)在糖脂代谢实验方面,给予高糖高脂起着直观重要的作用.高脂高糖组和高糖高脂+D-半乳糖复合模型组,连续8w的血糖监测均较高糖组血糖变化幅度更小,模型稳定,血脂代谢也出现了明显的紊乱;(3)海马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方面,高脂高糖组和高糖高脂+D-半乳糖复合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较高糖组椎体细胞坏死和神经元空泡变性程度更为典型,均出现了明显的β淀粉样蛋白形成;(4)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后,上述症状均明显改善,模型验证成功.结论:综合上述结果和实验动物的死亡情况,以及节约试剂等多因素,采用高糖高脂+D-半乳糖(100mg/kg)复合连续造模8周(8 w)建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小鼠模型,方法学上是可行、可靠、可稳定的;同时,该模型也佐证了"糖脂毒"确实是造成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10.
《潍坊学院学报》2014,(2):83-85
观察中药葛根、丹参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用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注射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经葛根、丹参治疗6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等含量,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葛根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脂的含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葛根通过改善糖脂代谢,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具有改善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基因突变、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胶质细胞活化、细胞凋亡等.MicroRNA(miRNA)是神经细胞分化、生长以及神经系统可塑性调节的关键因子,miRNA的异常表达与AD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综述了近年来miRNA在调节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调节淀粉样前体蛋白β位分解酶1(BACE1)表达、调节微管相关蛋白Tau表达以及调节其他非特异性致病因子等与AD发病机制相关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将为深入系统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本草八味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成功后再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本草八味降糖方组,分别给予相应药液灌胃,定期定时监测OGTT,FBG、FINS、血脂等指标。第12周末,取大鼠肾周脂肪组织,检测PPARγ基因蛋白表达量。结果:本草八味降糖方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血糖、血脂水平,促进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本草八味降糖方能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增加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中PPARγ的表达,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糖脂代谢病是由遗传、环境和精神状况引起的一种复杂性疾病,其特点是糖、脂代谢紊乱,中医学称之为“消渴症”,随着生活水平和社会压力的提高该疾病呈现多龄化趋势。中药的多组分协同增效使其在长期治疗消渴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山楂果、叶富含有机酸和黄酮类成分,在降糖降脂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测定了山楂果、叶提取物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建立了T2DM大鼠模型,研究了山楂果叶提取物干预AMPKα/SREBP-1/ACCα信号通路进而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和机制,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山楂果、叶治疗T2DM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山楂果、叶配伍给药能更显著降低T2DM大鼠空腹血糖血脂水平,提高糖耐量水平,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脂肪堆积,缩小脂肪细胞,同时调节肝肾功能,增加肝脏AMPKα及其磷酸化水平,降低SREBP-1、ACCα的蛋白表达。网络药理学共筛选到14个山楂果、叶的有效成分,与疾病交集靶点共150个,参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等与糖脂代谢相关的多个信号通路。研究表明,山楂的果、叶配伍能够通过干预AMPKα/SREBP-1/ACCα通路,协同调节糖脂代谢,并...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高脂血症与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高血压、高脂血症与糖尿病(DM)、糖耐量异常(IGT)的关系,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离退休人员体检结果及门诊病历,统计了DM,IGT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结果显示,DM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与无高血糖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患者相比患病率显著增加(P<0.01);而新发生的DM和IGT与既往DM在高血压、高脂血症患病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DM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不仅发生率高,而且发生较早.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力平脂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和血糖的影响。方法是: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力平脂前后4周,8周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糖、血脂共38例。结果:1)对血脂的影响: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下降和HDL升高。2)对血糖的影响:空腹血糖下降及糖耐量改善。结论改善了脂代谢紊乱、而且降低了空腹血糖,并能使糖耐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8周的游泳运动对链脲佐菌素(Steptozotocin, STZ)所致2型糖尿病(T2DM)小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Aβ)及生成相关蛋白的影响。采用高脂膳食饲养结合腹腔小剂量注射STZ(25μg/kg)方法建立T2DM小鼠模型。把T2DM小鼠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C)和糖尿病运动组(DE),正常小鼠作为普通对照组(C),DE组进行8周的无负重游泳训练, 5 d/周, 1 h/天, C组和DC组安静饲养。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APP、BACE1、PS1和Aβ42蛋白相对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与C组比较, DC组小鼠海马BACE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 PS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 APP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 Aβ4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2)与DC组比较, DE组小鼠海马BACE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 PS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 APP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Aβ4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8周的游泳运动抑制T2DM小鼠海马BACE1、PS1、APP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减少Aβ4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7.
观察2型糖尿病维吾尔医不同体液证型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关指标的变化。探讨各体液证型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放射免疫法和液相色谱法等,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8+、CD4+/CD8+、NK、IL-1β、IL-6、TNF-α、ACTH、CORT、NE和DA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异常黑胆质型2型糖尿病的构成比为45.40%,几乎与其他3种维医异常体液类型的总和相当。异常黑胆质型T2DM患者组的外周血CD4+水平低于异常血液质型T2DM组(P〈0.01);异常黑胆质型T2DM患者组血清NK细胞水平低于异常血液质型及异常黏液质型T2DM组(P〈0.01);异常黑胆质型2型糖尿病组IL-1β含量高于异常黏液质型、异常胆液质型和异常血液质型T2DM组(P〈0.05):异常黑胆质型2型糖尿病组IL-6含量高于异常黏液质型及异常胆液质型T2DM组(P〈0.05);异常黑胆质型2型糖尿病组血浆NE含量高于异常血液质型及异常胆液型2型糖尿病组(P〈0.01);不同异常体液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A含量和血清ACTH及CORT含量在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由此得出结论:异常黑胆质型2型糖尿病是T2DM维医体液分型的主要证型。与其他类型丁2DM比较。异常黑胆质型T2DM免疫功能更加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生姜醇提物对糖尿病小鼠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KM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C组,n=10)、模型组(DM组,n=10)及生姜醇提物干预组(ZGB组,n=10)。DM组及ZGB组小鼠尾静脉注射2%四氧嘧啶(90 mg/kg)建立糖尿病肾损害模型。造模成功后,ZGB组给予生姜醇提物溶液0.5 mL(300 mg/kg.d)灌胃14 d,DM组及C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4 d后小鼠断头取血,测定血糖、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检测肾组织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DM组比较,ZGB组血糖、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明显低于DM组(P<0.01);肾组织MDA含量明显低于DM组(P<0.01),而T-SOD活力则较DM组升高(P<0.01)。光镜下ZGB组肾脏组织形态学的异常改变较模型组减轻。结论:生姜醇提物对糖尿病小鼠的肾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异常黑胆质证病结合大鼠模型,并观察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对其影响,采用经典方法建立异常黑胆质证模型,随后将凝集态β-淀粉样蛋白1-40(β-Amyloid 1-40,Aβ1-40)定位注射到双侧海马,建立病证结合模型;应用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方药干预,观察各组体征变化,通过Morris水迷宫和跳台仪进行行为学测试,比较各组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表明,异常黑胆质证组和AD异常黑胆质证病结合组表现出饮水量增加(P<0.01),饮食量增加(P<0.01),体重减轻(P<0.01)等;AD组、异常黑胆质证组、AD异常黑胆质证病结合组学习记忆力降低(P<0.05);AD异常黑胆质证病结合组+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干预组异常黑胆质证生物表征和学习记忆力均有所改善(P<0.05).研究表明,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对AD异常黑胆质证病结合组大鼠的生物表征及学习记忆能力均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葛根黄酮(RPF)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四氧嘧啶(ALX,220mg/kg)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RPF连续灌胃15d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糖、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取肝、肾脏制成10%匀浆测定其NO和NOS水平;观察胰腺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显示RPF能降低ALX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血清和肝脏中NO和NOS。其降糖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肝脏的NO和N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