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材料力学课程是高校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基于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根据实际教学条件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通过MOOC平台、腾讯会议等在线平台进行教学管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学习。在线教学过程中,弱化公式推导,配合适当的课程作业,帮助学生在结合材料力学理论与实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应用拓展。线下教学过程中,课程导入注意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重点知识辅助仿真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根据线上线下教学实际,创新考核方法,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混合教学模式创新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平台和时间限制,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全方位评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高校教师的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教学+互联网理念的兴起,使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成为趋势.2020年初在停课不停学政策的要求下,混合式教学获得了进一步的推进和实施.本文对线上教学及线下教学的优缺点进行分析,阐述了结合两种教学形式的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接着展开分析停课不停学期间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模式,以及这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给...  相似文献   

3.
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当今图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针对传统《工程制图》课堂现状和教学存在的问题,基于慕课理念的《工程制图》教学改革以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通过整合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的优势,精心设计线上线下教学计划,实现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本转变,引导学生自愿投入、形成认...  相似文献   

4.
王传杰 《科技资讯》2022,(11):153-156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居家学习成为各个高校应对疫情的主要战略,在“停课不停学”的战略号召之下,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在短时间内推进了“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这也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完善奠定了强大基础保障。该文针对大学物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意义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探究出大学物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模式改革,提高培养学生综合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提高课程质量,提高课堂“含金量”,全国高校正在积极实施“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改革试点。该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水工建筑物》为例通过基于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从课程总体设计、课堂设计和完成这3个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6.
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三方面:(1)建设分析化学实验SPOC平台,使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前在线预习实验视频及课件,完成线上测试,达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和长期学习的目的;(2)自主编制分析化学实验测试程序,利用该程序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测试,实践表明,测试既不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又能达到督促学生学习的目的;(3)改革对学生实验结果评定的方法,使得对学生课程成绩的评定更加客观准确,同时也能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程学习。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要充分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的优势相结合,应优化和创新教学内容、流程设计和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内容为王”,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道理,突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我建构与交互建构相结合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智慧教学新模式;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多维度、多视角的多元立体、动态生成性的考核评价新体系,用现代信息技术真正释放思政课“教”与“学”的能量,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大型仪器,往往操作简便,但原理及数据分析复杂。大型仪器教学在于让学生获得将大型仪器应用于自身科研课题中的能力,通过展示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使不同知识背景和科研领域的学生获得将大型仪器分析技术应用于自身的研究。目前高校大型仪器实验课程教学中,往往侧重于实验操作的培训,而理论课也侧重于原理教学,导致学生对数据处理和仪器应用能力缺乏。针对这种现状,笔者以色谱-质谱连用技术的教学为例,经过探索和尝试,提出采用体验式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提升学生将所学大型仪器应用于科研中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市场经济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重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对具体教学实践内容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形成有效的线上线下协同互补实践教学模式,并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进行教学应用研究,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元媛 《科技资讯》2022,(3):159-162+167
信息技术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改革是未来的教学发展趋势。基于学堂云和雨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课前、课中、课后和期末这4个阶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教师教的革命引导学生学的革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分析案例的能力以及整理复习资料等能力。利用信息化技术和资源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在此背景之下,北京启智蓝墨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出一款免费移动智能教学APP——蓝墨云,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大展拳脚,将教学方式分为线上与线下两个部分,通过大数据、云分析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最准确的分析,并且对学生进行最为合适的学习方案的定制,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很多高校得到开展,尤其是新冠疫情之后获得快速的发展。实现线下传统教学模式与线上互联网模式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线上教学也存在一些缺陷,学生线上学习质量难以把握,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能够严格按照老师要求开展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练习,是保证线上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同时不断丰富、完善线上教学资源库,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互联网技术与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提出线上与线下交互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宗旨和具体实施环节。利用智慧云端作为线上线下学习的连接通道,实现学习与交互平台的有效结合。在有效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通过课程宣传、资源投放、答疑指导、监督考核等环节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自主选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环节,在全面掌握所学知识点的同时,加强了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知识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未来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当前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主流教学模式.文章依托云南大学初级越南语慕课,对本校越南语专业本科生的基础核心课程基础越南语(一)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借助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把初级越南语慕课中的视频、PPT等资料推送到学生手机,学生完成线上的学习及课前的预习,将线上+线下的教学有机结合,把学生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强化育人功能,推动线上知识学习和测验、互动,线下翻转课堂讨论指导,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6.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上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线下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强调翻转课堂理念中的以学生为主体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本文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探讨了基于移动终端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背景下,如何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课程建设、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改革,并结合实施效果进行反思与探究。  相似文献   

17.
化工原理是化工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分析、解决化工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过程僵化、教学效果差、信息量少,难以满足新化工发展的需求.为提高学习效果,提出基于雨课堂、慕课和慕课堂等多种智慧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分别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给出了具体的线上和线下教学设计方案,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管理效率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线上教学方式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新活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成果导向的OBE教学理念,以线上教学为切入点,借助问卷调查,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进,构建了成果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分析—实践验证—成果反馈—诊断改进"的闭环混合式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后疫情时代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入教学中.分析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可行性,并以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详细阐述其具体应用,指出在课前准备环节、课中实施环节及课后评价环节的具体实施要点.教学实践表明,采用该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如何对工科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当前教学环节面临的一项挑战。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件(PLC)"课程为例,主要从PLC课程理论教学改革、PLC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以及PLC课程评价体系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强调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突出了实践创新能力,特别是结合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