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冬枣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在2±2℃贮藏条件下,不同浓度的乙醇处理(2 ml/kg、3 ml/kg4、ml/kg)对冬枣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 ml/kg乙醇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冬枣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延迟它们呼吸高峰的出现并降低峰值,从而抑制果实的成熟与衰老.  相似文献   

2.
三个品种的柑桔果实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均呈高──低──高的马鞍形变化,果实含水率、果汁率、果汁的酸度、含糖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皮、果胞重量变化都和呼吸强度有明显关系。耐贮品种瓯柑与其他柑桔相比,其特点在于贮藏前期呼吸强度低,成熟较慢,贮藏后期果皮第二次生长更甚,呼吸强度上升更急,果实枯水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3.
新型保鲜剂MPA对芒果采后生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自行研制的芒果保鲜剂MPA对攀枝花地区红象牙芒果采后的生理特性进行了全面研究,分别测定了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非还原糖含量、淀粉、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Vc)、可滴定酸度、果肉硬度、pH酸度值等各项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芒果是乙烯呼吸跃变型水果,其成熟、衰老期在其呼吸高峰后逐渐达到,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将芒果的生理指标变化延缓12d,保鲜期从16d延长至36d,且保持了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多种跃变果实生长期间呼吸速率、乙稀 ABA(脱落酸)的变化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表明:ABA 首次出现于Ⅰ、Ⅲ二个速生期之间的过渡时期——Ⅱ期,随后很快消失,于成熟前的Ⅲ期末 ABA 再次出现,并随着成熟的进程而增加;但采后果实进入跃变高峰期时,ABA 又急剧减少乃至消失,乙稀高峰过后 ABA 又迅速增加.ABA对于跃雯果实生长、成熟与衰老过程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它第一次出现导致了生长期间转变,第二次出现触发了乙稀的自动催化生成作用,并促进了果实的成熟和衰老.呼吸高峰期间 ABA 急剧减少,乙稀高峰过后 ABA 又迅速增加的可能原因是酰基辅酶 A的竞争性供应途径的变化——跃变期间它主要用于合成高半胱氨酸 MVA(甲瓦龙酸)途径暂时封闭;当乙稀高峰过后 MVA 途径重新开启导致 ABA 又急剧增加.本文还讨论了与呼吸高峰与乙稀高峰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5.
白兰瓜中ACC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介导植物对许多发育信号和环境刺激作出响应[1],特别是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有明显作用[2~4].跃变型果实内呼吸强度上升与乙烯合成的增加相同步,标志着果实成熟的开始.对于非跃变型果实,乙烯也能加速呼吸,引起叶绿素降解、组织软化和多糖水解等变化,促进果实成熟[3].  相似文献   

6.
对河套密瓜成熟过程中生长速率、呼吸强度以及内源乙烯含量变化的研究表明:该种甜瓜属呼吸跃变型果实,从开花到成熟约为38d;呼吸跃交出现之前乙烯开始产生,其含量升高先于呼吸跃变.可溶性精含量在成熟过程中不断增高,在呼吸峰值时达到最大,淀粉含量出现一个由积累到降解的变化.此外也研究了瓜硬度、色泽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河套蜜瓜Cucumis melo CV Hetau成熟期中某些生理生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河套蜜瓜成熟过程中生长速率、呼吸强度以及内源乙烯含量变化的研究表明:该种甜瓜属呼吸跃变型果实,从开花到成熟约为38d;呼吸跃变出现之前乙烯开始产生,其含量升高先于呼吸跃变,可溶性糖含量在成熟过程中不断增高,在呼吸峰值时达到最大;淀粉含量出现一个由积累到降解的变化,此外也研究了瓜硬度、色泽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低温和渗透胁迫条件下绿豆(Phaseolus radiatus)黄化幼苗的总呼吸、细胞色素途径呼吸及抗氰呼吸速率明显上升并在到达高峰后下降,乙烯的释放速率也呈现类似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和渗透胁迫下乙烯的产生对呼吸作用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并且与逆境诱导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产生密切相关,低温和渗透胁迫诱导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绿豆黄化幼苗的呼吸速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却与呼吸商的变化密切相关,表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不是通过改变呼吸速率,而是通过改变呼吸作用的底物类型或底物降解途径从而影响乙烯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冷藏过程中成熟特性及贮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后贮于冰箱内冷藏的猕猴桃(布鲁诺)在长期的贮藏过程中仍有明显的呼吸高峰.可溶性糖总量、还原糖含量均上升.维生素C含量在果实呼吸高峰过后快速下降.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上升直至维持在一定水平,可滴定酸含量逐渐下降,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固酸比随着果实的软熟而稳步提高.低温降低了果实的呼吸速率,延迟了呼吸高峰的出现,延长了果实的贮藏寿命,故低温冷藏(4-5℃)猕猴桃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中华猕猴桃两个品种果实采后自然成熟过程中乙烯代谢发现,中华猕猴桃乙烯代谢途径遵循MET→SMA→ACC→乙烯途径,果实成熟过程中ACC合成酶、EFE形成酶协同作用好,乙烯峰值高,果实成熟快;反之则乙烯峰值低,果实软化慢.  相似文献   

11.
以新鲜桃果实为原料,用不同浓度的外源CO与乙烯处理桃果实,研究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确定最佳的外源CO浓度.本文研究了外源CO处理对桃果实贮藏过程中与呼吸代谢相关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和衰老相关因子(脂氧合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外源CO的最佳浓度为:10μmol/L,外源CO可以有效抑制桃果实在贮藏期间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降低、抑制脂氧合酶活性,从而有效抑制桃果实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清洗、护色方法及条件对鲜切蔬菜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值、色差、相对电导率、呼吸强度、PPO活性、褐变指数和乙烯释放量等生理指标和感官品质在贮藏期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研究损伤对果实乙烯合成及释放的影响,为果蔬采后的贮存及运输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成熟番茄果实及杜仲绿色翅果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乙烯释放量,比较两种不同植物处于不同发育状态的果实,在受到损伤后乙烯生物合成及释放的情况。结果表明:完整番茄乙烯释放速率逐渐降低,而有损伤的乙烯释放速率逐渐升高,两个损伤面的比一个损伤面的速率变化明显,最高约为1.74 nL/(g·h);完整杜仲果实的乙烯释放检测不到,而受损杜仲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逐渐减小,最大值约为0.71 nL/(g·h)。试验显示两种果实乙烯释放模式不同,不同损伤状态对果实乙烯释放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荔枝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不同荔枝品种中与褐变有关的部分生理指标: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膜透性和呼吸强度.结果表明:低温有效地抑制了PPO和POD的活性,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受到抑制,较耐贮藏的“桂味”荔枝,其与褐变有关的酶活性较低,呼吸也较弱.  相似文献   

15.
陈健 《河南科学》1991,9(2):98-103
用高锰酸钾作乙烯吸收剂,能有效地延长柑橙的贮藏期。试验表明,贮后袋内乙烯含量显著降低;果实呼吸率下降,其糖、酸、维生素 C 的含量均高于对照。贮藏4—6个月,基本上能保持原有的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16.
研究溶菌酶结合纳米包装对猕猴桃果实贮藏期品质的影响。以未经过处理的猕猴桃果实为对照样品,探讨了溶菌酶结合纳米包装处理对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期间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腐烂率、失重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溶菌酶和纳米包装处理能有效抑制猕猴桃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腐烂率和失重率的上升,提高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其中,溶菌酶结合纳米包装联合处理对提高猕猴桃的贮藏期品质更显著。由此可见,溶菌酶和纳米包装处理能不同程度地延缓猕猴桃果实的后熟和衰老,并提高了猕猴桃果实的品质和价值,为溶菌酶和纳米包装技术在果蔬采后贮藏保鲜应用中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研究1-MCP结合海藻酸钠对苹果果实贮藏期品质的影响。以未经过处理的苹果果实为对照样品,探讨了1-MCP结合海藻酸钠处理对苹果果实采后贮藏期间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海藻酸钠和1-MCP处理能有效抑制苹果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苹果果实的硬度、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其中,海藻酸钠与1-MCP联合处理对提高寒富苹果果实的贮藏期品质更显著。由此可见,海藻酸钠和1-MCP处理能不同程度地延缓寒富苹果果实的后熟进程,维持了寒富苹果果实的商品品质,为海藻酸钠和1-MCP在其他果实的采后贮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钙处理对桃形李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钙处理对采后桃形李果实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4%CaCl2处理能抑制采后桃形李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延缓果实呼吸峰和乙烯峰的出现,提高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化物(POD)活性.  相似文献   

19.
对红艳、那翁两种甜樱桃果实在成熟期间呼吸强度、单果重和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成熟过程中呼吸强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和有机酸含量随果实的成熟而增高,有机酸含量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Vc含量以转色期最高,成熟后降低;氨基酸和单宁的相对含量在幼果中最多,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减少。相关分析表明:呼吸强度、单果重、还原糖含量与开花后天数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温度、酸、碱对β-(乙酰氧基)乙基硅烷(AES)释放乙烯的影响。研究了这类新型含硅的乙烯发生剂对菜豆、黄瓜、香蕉的生理效应;并考察了它影响菜豆幼苗形态,促进生根以及促进黄瓜幼苗呼吸代谢,增强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特性。AES对香蕉有明显催熟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