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地上长角的动物不为罕见.海洋中有没有长角的动物呢?答案是没有.那"一角鲸"不是有一支"角"吗?原来这是一种误会,"一角鲸"头上长的不是角.一角鲸只生活在北冰洋,雌鲸身长约四米,体重约九百公斤;雄鲸身长约四点七米,重约一千六百公斤.捕食乌贼、鱼、虾、蟹等.出生时,它的体色是深蓝色,以后逐渐变浅,至性成熟时.腹部变为白色,背面黑色,老年时则全身呈白色.  相似文献   

2.
一角鲸,是一种生活在北极地带的海生动物,类似鲸和海豚。身长约6米,呈浅色,脊背上有黑色的斑点,头很小,呈圆形。有趣的是,雄一角鲸只有二颗牙,其中一颗就象一只巨大的触角长在嘴的左边,长约3米。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它有什么用处,但有人认为它可以破冰凿洞,出来呼吸。而雌一角鲸却没有牙。一角鲸游泳敏捷,可在400米深的水下停留半小时。好合群,经常  相似文献   

3.
赛加羚羊     
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又名高鼻羚羊,在分类上属偶蹄目牛科。体形似黄羊,体重37—60公斤(雄)、29—37公斤(雌),体长104—144厘米,肩高70一80厘米(雄)、63—74厘米(雌)。头大而粗,耳小,眼突出;鼻部特别膨大而隆起,向下弯,鼻孔长在最尖端,故名“高鼻羚羊”。仅雄兽具角,长达28—37厘米,基部约3/4具环棱,呈琥珀色,微黄,半透明,是名贵的药材。这种羚羊尾很短,腿细;体毛浓密,较短,背部仓灰色,下颌及颈下有长毛栉,腹面和四肢内侧带白色,冬毛灰白色。  相似文献   

4.
海象是海洋里的庞然大物。它的形态、构造介乎海豹与海狮之间。突出口外、特别显眼的犬牙,一般有40厘米~70厘米长,最长的达91.5厘米。雌性海象的牙较细、较短些。而产于太平洋的海象,牙大于大西洋中海象的牙。海象属鳍脚目、海象科,海象只有一种,它的学名是 Odobenus rosmaras。(这里要说明的是,有些书籍,例如《辞海》,将它称为“海马”;而把海豹科动物“象海豹”,学名 mirounga sp,称为“海象”。——编者)它们身躯虽然不及陆地上大象那么大,可在鳍脚目动物中要算是最大的了。海象的雄兽有1000公斤~1500公斤重,3.30米~3.80米长;雌海象也有500公斤~900公斤重,2.90米~3.30米长。海象的皮肤上有许多皱纹,皮下脂肪竟有12厘米~15厘米厚。小海象的皮肤上长着深棕色的绒毛,皮下脂肪还不发达,绒毛起着御寒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毛变得粗  相似文献   

5.
贵刊95年第一期登载了题为《关于孔雀尾巴的争论》一文,提出:“雌孔雀出于什么原因才选择雄性的大尾巴?”孔雀是鸡形目雉科鸟类,属于一雄多雌的配偶类型。在鸟类王国中,这种配偶类型的鸟类,雄性羽色都较雌性艳丽。雄孔雀表现得更为明显。除有绚丽多彩的体羽外,还有长达一米半左右十分华丽的尾上复羽,即尾屏。这是雌孔雀性选择的结果。那么雌  相似文献   

6.
《科技知识动漫》2007,(6):30-30
世界上哪种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告诉你,既不是以循气味追踪猎物而闻名的猎犬,也不是长着硕大鼻子的大象,而是你再熟悉不过的一种昆虫——蚕。不过,这里讲的不是蚕的幼虫,而是雄性蚕蛾。雄蚕蛾能辨别出远在10千米之外的雌蛾的气味,而它本身的长度仅仅才几厘米。  相似文献   

7.
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别名木菠萝、树菠萝、优珠昙树、牛肚子果,属桑科、常绿乔木,高8~18米;叶厚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形,长7~15厘米,先端圆钝而有短尖,基部楔形,全缘,有时在幼枝上3裂,上面光滑无毛,下面粗糙;叶柄长1~2.5厘米,托叶大,佛焰苞状,早落。雄花序顶生或腋先,圆  相似文献   

8.
亚非蜉属仅分布在非洲区和东洋区,已知仅十几种,国内尚未见报道。作者于1981年5月8—9日在福建省三港采到该属雄虫11头,雌虫2头,经鉴定为一新种。现记述于下。正模♂,配模♀,副模10 ♂♂、1♀♀保存在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动物学教研室。  相似文献   

9.
1980年1月上旬,我们在武夷山保护区内的坳头地区采得一只雄性黑麂MuntiacusCrinifrons Sclater。它的外形既象毛冠鹿,又象小麂。象毛冠鹿的地方在于头顶额部生有一丛成束的刚毛,身体毛色也与毛冠鹿很相近,然而更深黑些;但它却象小麂一样生有短而简单的角。这一标本体型中等大小,体重约17.5公斤,体长约118厘米,后足长约23厘米,尾长约24厘米,耳长约9.5厘米,肩高约48厘米,角长7.7厘米,角从额部向后直伸而出,不分叉,  相似文献   

10.
青海沙蜥的生长及两性生长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自然生境中沙蜥的生长和两性生长差异情况,于2001~2002两年间对分布在四川西北部若尔盖地区的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进行了6次标志重捕.结果表明:第一年8、9月出生的沙蜥到第二年的6月SVL、TL和BM都有显著的生长(P〈0、05),雌、雄个体的两性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第二年6月至8、9月间,雌、雄个体的SV、TL和BM都有快速的生长(P〈0.01),从7月份开始出现了两性生长差异(雌性的生长速度小于雄性)(P〈0.01);第三年的6月至8月间,雌性的SVL、TL和BM仍在快速生长(P〈0.01),而雄性的生长则不显著(P〉0.05),雌性的三个生长指标的生长量远大于雄性(P〈0.01),并且SVL和BM的生长量与第二年的同期生长量非常接近(P〉0.05);四年以后,雌、雄个体的SVL和TL的生长及两性生长差异都不再显著(P〉0.05),但是在体形大小上还存在极显著的两性异形(P〈0.01).在青海沙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雄性的生长曲线近似“S”形,而雌性则是非“S”形.雌、雄个体的生长受季节和年龄的影响,造成雌、雄两性成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雌、雄个体对繁殖的能量投入不平衡.  相似文献   

11.
虎鲸即嗜杀鲸,是大洋中最凶猛的动物。1862年,一个名叫埃斯里特的人,从一头虎鲸的胃中发现了13头海豚和14只海豹,因此,虎鲸理所当然地成了刽子手。虎鲸体长近10米,重7.8吨,雌的比雄的要稍小些。它们以苍茫碧海为家,各个海区几乎无所不在,但以南极、日本近海和挪威至北极三个海区的虎鲸为最多。虎鲸的上下颌长着20多枚10~13厘米长的锐牙利齿,朝内后方弯曲,上下相互交错着,嘴一张,尖齿毕露,阴森恐怖。虎鲸体型呈优美的流线型,行动敏捷,游泳本领高强,而且花样繁多。一会仰游,一会翻滚,一会又将身体直立于水面,游起来随心所欲,常将其背鳍突出水…  相似文献   

12.
封面故事     
《大自然》2009,(3):21-21
长鬣蜥(Physignathus cocincinus)为有鳞目鬣蜥科长鬣蜥属的爬行动物,俗名水龙、大马鬃蛇。分布于越南、泰国以及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主要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拔100米左右湿热地区的树上、溪流灌丛中、岩隙间,捕食昆虫、幼鱼等。长鬣蜥在蜥蜴类中属于体型较大的种类之一,体长可达40厘米。  相似文献   

13.
神仙米     
《大自然》1989,(4)
在广西西南的龙州,宁明、大新、崇左、扶绥和田阳等县的石山上,生长着一种形如葫芦、铁塔,又貌似罗汉,终年翠绿却又少为人知的特有植物,人们赠予它一个崇尚的雅名——神仙米.神仙米又名山菠萝、云南苏铁、凤尾铁,属亚热带常绿植物.一般高一米左右,有的根部有分枝.羽状叶长100厘米至250厘米,聚生于茎端,羽片40~120对,齐列于叶脉两旁,姿态优美、壮观,幼嫩羽片似被柔毛,娇娆可爱.雌雄异株,六月开花.圆柱形或长圆形的卵状雄球花长达30厘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狼蛛科豹蛛属的星豹蛛和拟环纹豹蛛雄蛛分别在两种雌蛛释放的拖丝上的求偶行为差异,验证两种豹蛛雌蛛拖丝上化学信息物质在物种识别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两种雄性豹蛛在同种雌蛛拖丝上的求偶潜伏时间都显著短于在异种雌蛛拖丝上的求偶潜伏时间,两种雄性豹蛛在同种雌蛛拖丝上的求偶强度都显著强于异种雌蛛拖丝上的求偶强度.可见雄性豹蛛能通过雌蛛拖丝上的化学信息物质进行种内识别.  相似文献   

15.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碧蛾蜡蝉雌、雄成虫触角及其感器的形态与分布.结果显示碧蛾蜡蝉成虫触角为刚毛状,由柄节、梗节、鞭节组成.雌虫触角稍长于雄虫;雌、雄成虫感器数量不多,但感器类型丰富,有毛形感器(Ⅰ型、Ⅱ型)、具弯钩感器、带状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廓形感器、三角形感器、耳形感器共7类.两性间存在明显差异,具弯钩感器和毛形感器Ⅱ型仅分布在雄虫触角柄节,而带状感器和耳形感器仅分布在雌虫触角柄节.雌、雄成虫触角鞭节均未发现有感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龙子头、体大小的性二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研究中国石龙子(Eumeceschinensis)头、体大小的性二态。成雄体长和体重略大于成雌,但在统计上无明显差异。雌雄亚成体相对头长,相对头宽和相对头高无显著差异。成雄相对头长、相对头宽和相对头高显著大于成雌和亚成体。亚成体相对头长、相对头宽和相对头高与成雌无显著差异。雄性性成熟后头部的生长显著大子雌性。  相似文献   

17.
野生扭角羚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四川唐家河国家顷自然保护区野生扭角羚,四川亚种的繁殖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雄性扭角羚个体大,角粗壮;雄性性成熟年龄为4.5岁,雄性为5.5岁,雌性最大繁殖年龄为17岁,发情交配起上期为7月初到9月初,高峰期为7月下旬到8月中旬,产仔期为次年1-4月,孕期8-9个月,每胎1仔;繁群分成孤独危难腐朽 ,一雄一雌群,成雄群,一雄多雌群,混全群等几个群体。  相似文献   

18.
灰头鼯鼠(Petaurista caniceps)属啮齿目鼯鼠科。据有关资料记载,只有我国的陕西、贵州、西藏和四川的西南山地及万源大巴山山地等处有发现。但2000年5月,笔者在四川西北边缘岷山山脉上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450米的山林中发现了3只。灰头鼯鼠的成体一般重570克左右,体长34厘米、尾长41厘米,吻、鼻、口缘、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实验室条件下长角血蜱的生物学特性,以幼蜱、若蜱、雌性成蜱、雄性成蜱各1只为1组,共30组,分别接种到15只兔的耳朵上,每只兔耳上接种1组,待其饱血脱落后收集并分装于试管中,观察并记录各发育期的时间、吸血前后的体重变化、雌蜱产卵规律、孵化时间等项指标.结果表明:幼蜱、若蜱、雌蜱、雄蜱吸血后比吸血前体重平均增加15....  相似文献   

20.
测定六种分布于浙江的游蛇属蛇类的体长和尾长,检测尾长的两性异形和种间差异.六种游蛇属蛇的两性个体尾长均与体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六种游蛇属蛇间体长差异显著.协方差分析显示渔游蛇、草游蛇、虎斑游蛇的雄性的尾长显著大于雌性,水赤链游蛇、锈链游蛇、乌游蛇的尾长无显著的两性差异.种间相对尾长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