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土家族服饰历史分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齐志家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17(2):19-22
成长于复杂恶劣的地理条件下的土家族服饰,在中原族类先进丈化的影响下,呈现出阶段性的演化形态。它体现为土家族服饰外观形式上的一些急剧变化,这种急剧变化的原因,直接来自于外来民族(主要是汉、满族)强势的影响.干预乃至强制。并且它又是以土家族自身的弱小为基础的。与此同时,在这种急剧变化的服饰历史的背后,土家族自身的社会规范强化为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因此说,土家族服饰在外在的层面体现了外来强大民族丈化的直接影响和干预,而又在内在的层面意蕴着土家族自身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2.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应该进一步深化、拓展、整合,突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这“五观”教育。“五观”教育各有其特定的对象、内容、目的,又相互联系、补充,构成完整的体系。提出“五观”教育,是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与时俱进的要求,对于推进新世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意义重大。在现阶段,应该在深入调查“五观”教育观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建构和对策研究,以此促进“五观”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孔养涛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0,13(2)
邓小平对民族精神的思考以世界历史为坐标系,以两点论基础上的整体性思维为方法论原则,始终在世界历史性视域下解读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他重视民族精神的双向借鉴补充,既以开放性心态吸纳西方先进文化,也注意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去影响世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晚年同他的前半生一样,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著作,强调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来研究它、发展它。他对历史的“合力论”——社会系统的基本理论以及内在联系,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和发挥。从恩格斯“历史合力论”到邓小平的“整体改革论”的一条红线是坚持彻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行动指南,而不是当作剪裁各种历史事实的公式。邓小平同恩格斯一样,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观、社会系统论作出了新探索、新发展、新贡献。学习和研究、继承和发展这一原理。对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6.
陈宪章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5,17(4):382-385
回顾了“五观”教育的提出和完善过程,阐述了“五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以及新时期民族院校加强“五观”教育的意义。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五观”教育,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要求,可以有效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进各民族大学生服务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民族声乐理论经历了重要的历史阶段,民族声乐艺术结合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当代科学角度.诠释传统声乐理论.认识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与运动机能,借鉴其他民族声乐演唱理论与技术,逐步从理论上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更加具备了现代学科意义与价值。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抒发真挚情感、传扬美德与理想、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重要音乐形式。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振兴传统民族声乐,如何让现代民族声乐更好地吸收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民族声乐中的文化精髓与科学元素来发展,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声乐共同协调发展,这是一个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关于当代诗歌的历史传统 ,有一些过去的定见需要纠正 ,“天安门诗歌”并不是当代诗歌的起点 ,这个起点 ,也即现代性的诗歌源流 ,应从 6 0年代算起 ,其代表主要有活跃在 6 0年代的“贵州诗人群”、以食指和“白洋淀诗群”为代表的地下的和非主流的知青诗歌 ;关于当代诗歌的分期 ,应该特别重视 1978年前的“前朦胧诗时期” ,并在 1978至 1985年的“朦胧诗”主潮时期之后 ,区分出两个时期 ,即以 1989年为界 ,分为“第三代”或“后朦胧诗”的蜕变期 ,与所谓“90年代”的弥散期 ,另外也要看到诗歌在进入世纪之交时期“70后出生的一代”崛起之后的新局面 ;关于当代诗歌的基本评价问题 :一是强烈的现代性向度与启蒙主义情结 ,二是必然的民间性与边缘化同在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10.
《孙子兵法》将帅五危即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是战争非常态下战争主将必须避免的五种心态,是将帅名利观在特殊情况下的呈现,是对将帅五德的必要补充。这五种致命弱点对现代大学生自我认知不无借鉴,主要表现为:必死与大学生的冒进心理;必生与大学生的畏怯心理;忿速与大学生的浮躁心理;廉洁与大学生的疏离心理;爱民与大学生的庸常心理。 相似文献
11.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共性,更有其特殊性。将民族院校"四个认同""五观"教育融入到民族院校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才能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在明确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内涵与特性基础上,确立"四个认同""五观"教育视域下的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原则,并努力加以实施,力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13.
刘建明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2):5-7
重建民族自信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现代以来,中国各个阶级的文化势力和派别都曾为此提出方案主张并进行过文化运作,其中声势较为浩大的要数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但最终取得成功的则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4.
枣庄段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凿400多年来,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枣庄段运河特色鲜明,个性突出。同时,在确保京杭大运河的畅通、台儿庄城市的繁荣、枣庄乃至全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枣庄地区文化的兴盛、台儿庄军事地位的重要以及今日枣庄段运河旅游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龚春英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27(6):124-126
孙中山先生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国家,在处理国内民族问题时,他赞成"五族共和",反对民族歧视,主张各民族和谐共处,促进各民族发展,对培养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意识具有积极意义,也对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明媚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9-11
民族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人。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育是必要的、紧迫的。民族文化是中华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少数民族青年人只有懂得本民族历史,热爱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才成为可能,也只有通过教育,在继承中创新,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的真正繁荣。 相似文献
17.
民间文学作为民族高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囿于学科起点的迟缓性、学科地位的"民间"性、学科内容的"草根"性,长期得不到"合法"身份而处于"边缘"地位,其学科特色被遮蔽,学科发展受阻碍。将民间文学从"边缘"学科建设成"特色"学科,有四项可行举措:一是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民间文学课程,大力促进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二是确立民间文学独立的学科地位,以充分彰显其功能和价值;三是充分利用民间文学的"民间"特色,建立田野调查研究基地,发挥民间文学的实践效应;四是加强民间文学的理论研究,以理论特色促进并提升其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8.
张大为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5,18(6):13-21
作为“崛起”派批评家的首要代表,谢冕的批评以贯穿强烈的历史意识为特征,这种历史意识每每在缺乏充分的话语表达空间的情况下,以诗化人格和诗性体验为支撑获得个人化的表达,成为当时知识生产的奇观。 相似文献
19.
谭达顺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62-67
随着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四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隆重举行以及各地民间民族体育运动的不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成为一种被人们认同和感兴趣的文化现象。以独特的视角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对其形成要素的内涵、分类、历史发展、形式、体系、趋势以及与西方体育文化异同进行再认识,以求结合中国国情探讨和推动民族体育文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的文学革命运动,不仅更新了人们对文学的观念,而且产生了以鲁迅《呐喊》,郭沫若《女神》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充满革命精神的新文学作品。1923年至1924年同,一些关心文学工作的共产党人热情倡导革命文学。1924年蒋光慈《新梦》诗集的出版,可说是飞出了革命文学的第一只春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