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巨型钢框架复合支撑体系的拉索预拉力预估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确定拉索预拉力是巨型钢框架预应力复合支撑体系的关键问题。首先基于拉索作用建立拉索预拉力的确定准则,然后依据简化的弹簧模型,详细推导了竖向荷载和预拉力作用下,复合支撑内力增量方程,最后基于预拉力确定准则和结构变形叠加原理建立了拉索预拉力的确定理论。研究表明,拉索预拉力应确保竖向荷载作用下复合支撑内力增量平衡,并确保最不利工况下拉索具有剩余拉力;拉索预拉力必须从顶部大层往下逐层求解;建立的预拉力确定理论可为巨型钢框架预应力复合支撑体系的初步设计及定性评判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锚固单层索网的弹性结构在预拉力作用下产生弹性位移,使得拉索的设计张力反复调试才能一致,并致后期施工张拉很难控制。针对这种情况,综合分析弹性位移产生的原因,采用位移补偿张力法进行仿真分析,一次性算出所有初始张力值,确保索在弹性形变后张力值与设计值一致。按照初始预拉力的计算结果,制定施工顺序,依次计算每根索一次张拉到位后的索力和位移,便于监测张拉过程索的形变是否合理,确保施工张拉一次到位,无需重复张拉。  相似文献   

3.
以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例,采用一阶分析及最优化计算方法来确定斜拉桥的合理施工状态.运用空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了混凝土斜拉桥主梁的悬臂浇筑过程,求出各施工阶段斜拉索的初始张拉力和主梁节段的立模标高.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将成桥后结构的内力和主梁的线形同时控制在精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大跨度斜拉桥施工过程索力和线形双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斜拉桥在成桥后达到合理状态,必须拟定合理的施工状态,即在施工过程中使斜拉索力和结构位形同时达到理想状态.采用一阶最优化计算方法,以成桥后结构的弯曲应变能和主梁的线形为目标函数,以斜拉索的初始张拉力和主梁节段的预抛高值为设计变量,建立了斜拉桥施工控制的空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以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例,模拟了混凝土主梁的悬臂浇筑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成桥后主梁的线形和结构的内力得到合理控制,从而可有效地确定斜拉桥的合理施工状态.  相似文献   

5.
大跨度斜拉桥恒载非线性静力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静力分析的精确程度对大跨度斜拉桥设计和施工过程具有很大影响。提出一套有限元方法 ,以弯曲能量作为目标函数确定斜拉索的初始张拉力 ,通过修正斜拉索的弹性模量 ,引入几何刚度矩阵和大挠度矩阵 ,综合考虑斜拉索垂度效应、梁柱效应和大位移效应 ,采用混合法求解系统方程。程序经过算例验证并应用于在建的重庆大佛寺长江大桥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该桥的施工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多层钢框架-预应力索支撑结构体系中预应力拉索在偶然荷载作用下突然断裂引起剩余结构振动响应的特征,采用瞬时加载法,借助大变形动力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底层一侧索支撑突然失效的一榀六层平面钢框架-预应力索支撑结构进行了动力响应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剩余结构顶点侧移及与断索相邻关键构件端内力的动力系数均不大于2.0;顶点侧移、内力的最大值均发生在索完全破坏后;索的预拉力增大对断索后剩余结构的安全不利,但索直径变化对断索后的剩余结构影响不大;索的预拉力、直径变化对动力系数影响都很小。  相似文献   

7.
斜拉桥拉索锈蚀乃至断丝将使拉索受力面积变小、应力增加,周边拉索索力重新分布,主梁结构内力状态也随之改变。现阶段斜拉索监测传感器布设大多集中于振动大的长索和拉力大的短索,未考虑拉索锈蚀对桥梁结构产生的影响。本文以某双塔斜拉桥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力学分析,通过模拟拉索锈蚀,分析拉索损伤对周边拉索索力及主梁位移造成的影响,并以此确定损伤较为敏感的拉索。研究表明,在敏感拉索处布置传感器,能反映拉索锈蚀对系统产生的影响,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针对火灾后高强螺栓预拉力松弛现象,通过对81个受力状态下的高强螺栓试件模拟过火试验,分别加热至不同高温,再经不同方式冷却后测定螺栓预拉力。研究了高温冷却后高强螺栓预拉力松弛变化规律。基于试验数据分析,提出了经高温自然冷却以及消防喷水冷却至常温后,高强螺栓预拉力松弛系数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高强螺栓经历300℃高温冷却后预拉力损失大约15%~40%,500℃高温后高强螺栓预拉力损失大约90%;自然冷却后螺栓比喷水冷却螺栓预拉力松弛程度大,且随螺栓杆径的增大这种差距越大;螺栓型号的不同,对自然冷却后高强螺栓预拉力松弛影响不明显,对高温喷水冷却后高强螺栓预拉力松弛影响表现为螺栓杆直径越小,高温喷水冷却后预拉力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9.
梁明  周岱  柳杰  马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39(5):769-773,781
基于拉索初始缺陷长度的概念和对预应力产生本质的分析,引入影响矩阵原理,提出拉索空间相关刚度矩阵法,用于研究索系张拉次序和张拉力控制问题及其对结构内力和合理构型的影响.该方法以索力为受调向量、拉索缺陷长度为施调向量,克服了其他方法分析过程繁复、精度欠佳的缺陷.算例表明,所提出方法可有效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索系张拉和预应力控制.  相似文献   

10.
大型网状可展开天线预张力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纵向拉索预张力的大小为设计变量,网状反射面的均方根误差为目标函数.以应力和频率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大型网状可展开天线预张力优化的数学模型,并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供一组预张力,使得网状天线的初始形状具有较高的表面精度,对工程设计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考虑主缆空隙效应的缠绕钢丝预加力计算公式,计算了选择主缆缠绕时机的条件和缠丝的技术要求,算例表明,主缆空隙率和缠绕钢丝的直径与弹性模量是影响缠丝预加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共用天线、前端、干线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针对系统中可能出现的信号干扰进行了分析、处理,并参照GB3174-82对系统各部分的输入输出电平提出了明确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集材索道的承载运行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本文的研究是为了系统地了解不同直径、长度和材质的圆护管对电力电缆散热的影响,重点是了解圆护管与电缆间空气夹层中的散热情况,对电缆在圆护管内的散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给出了通常使用的圆护管直径范围内的传热经验公式,护管内径与电缆直径的最佳尺寸比、护管材质影响,电缆导体温升与护管长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天线帐成形美观、结构可靠,本文以燕尾型对数周期线天线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燕尾型天线结构尺寸的一种近似的解析计算方法.在满足给定振子垂度的要求下,利用小垂度柔索理论计算出各振子拉力,通过分析天线边吊索在垂直面内的受力情况,利用力矩平衡关系计算出边索各挂点的坐标值及其两端拉力.如果各振子和边索拉力值不符合要求,则通过调整振子垂度和最短尾线来重新分析计算,直至各拉力值都在允许范围之内,停止迭代计算.输出天线帐边索和尾线的长度及其各索的预拉力,为天线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工程应用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实际工程验证,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方法适用于大小不等、间距不等、方向不同的集中载荷作用下竖向线天线边吊索的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6.
竖井双箕斗提升系统,当下放侧箕斗卡在卸载位置而松绳启动时,电动机启动后若干秒,其转速大大小于正常情况下的启动转速,或电机不动,在切除第二段转子电阻后,电动机才开始加速。根据分析,本文提出了在电动机控制系统线路中,增加松绳保护回路的安全措施,并设计出了具体的改进线路。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了目前电桥法探测电缆故障点方法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一种精度高、使用范围广、易于实现的探测电缆故障点的单片机电桥法,并给出了模拟电缆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适用于测井电缆传输数据的信号编码解码设计方案.采用双相位信号编码和全双工串行同步传输方式,在使用3.5 km电缆时传输速率可达100 kb/s.解码电路对信号进行全面恢复处理,具有自动相位锁定功能.本方案具有信息量大、实时性和通用性等特点,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接收信号,以DMA方式读取数据.全双工性能由频分方式获得,上下行数据格式由软件编程确定,极为灵活.由于设计合理及采用高性能接收集成芯片,系统传输非常可靠,并具有良好检错能力.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其性能远优于斯仑贝谢公司的CTS和CCS遥测系统.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船舶锚泊系统设计中导链滚轮及相关设备的安装尺寸缺乏定量分析的问题,以及对锚泊系统工作的不利影响。讨论了导链滚轮及相关设备的合理安装位置。给出了设计阶段中确定导链滚轮、制链器和锚链简单详细安装尺寸的方法。对导链滚轮的专业标准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