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目前,在全世界10000种鸟类中,有1/10的鸟类被认为正处于灭绝的边缘,其中有很多种鸟类已经不幸灭绝。新西兰巨型恐鸟的体型很大——非常庞大——它们是走禽,几百年前新西兰殖民者们的大肆猎杀导致了它们的最终灭绝。我们对巨型恐鸟的情况知之甚少,并且只能试着去想象其生活在当时的世界里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身高达3.5米的鸟儿们在树林中穿梭觅食。  相似文献   

2.
“喙”就是鸟嘴,是由鸟的上下颌骨及鼻骨向前伸展而形成的,外面还套着一层致密的角质上皮。喙是鸟类取食的器官。牙齿只在早已灭绝的古鸟中存在,现代生活的鸟类均没有牙齿。不过,在鸟卵孵化后期的胚胎会出现暂时性的角质“卵齿”用来啄破卵壳,出壳以后就脱落消失了。不同鸟类喙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千差万别,其“花样”之多,功能之巧,的确为其他动物所“望尘莫及”。有趣的是,少数种类的喙在同一种的两性之间都有所不同,例如生活在新西兰的一种黄嘴垂耳鸦,雌鸟的喙长,呈镰刀状;雄鸟的喙短,呈圆锥形。这种差别主要是鸟类由于食性的…  相似文献   

3.
侏罗纪的始祖鸟是有牙齿的,这是大家公认的.但白垩纪的鱼鸟有无牙齿?则有一番争论.1872年,马什(Marsh)记述了一些产自北美晚白垩世的鸟类骨骼化石,订名为鱼鸟.稍后,他又把一块产自鱼鸟同一岩层上的带牙的颌骨,也归入了鱼鸟.这样,鱼鸟便成为有牙齿的鸟类了.1875年,马什又描述了北美晚白垩世的另一种鸟——黄昏鸟,它也长有牙齿.这一来,人们对鱼鸟的牙齿便深信无疑了,并把这两种长有牙齿的鸟列入了教科书,作为白垩纪的鸟类代表.  相似文献   

4.
鸟类给人们的印象总是舞姿翩翩,展翅高飞。鸟类矫健的飞翔打开了人类理想的翅膀,人类的仿生学应运而生——飞机上天、火箭升空……。然而,有些鸟却不能腾空而飞,甚至连滑翔的本领都没有。下面对这些不会飞的鸟作一简介。非洲驼鸟(Struthio camelus)隶属于鸵形  相似文献   

5.
鸟,是人类的朋友.正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这个朋友已经越来越少了.许多"鸟语花香","百鸟争鸣"的地方,现在都变得"鸦雀无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如森林被砍伐、城市和农田建设的扩大,滥施农药、随便捕杀等等,都是导致许多鸟类濒于绝灭的原因.但关键只有一个,人们爱护不爱护这个朋友.读读这篇关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保护鸟类的报道,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从鸟类蛋壳化石中成功提取出DNA样本,为复原象鸟、恐鸟等已经灭绝的巨鸟奠定了基础,让我们距离科幻大片《侏罗纪公园》所描述的场景又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中鸟类多种多样,仰望天空,不时会有鸟儿从你眼前掠过,如果你有心留意,会发现有的鸟腿上佩戴着一个环状物,就像人们手指上的戒指。这种戒指叫鸟环,是一种特殊金属环或彩色塑料环,刻有环志国家通讯地址和这只鸟的编码。  相似文献   

8.
鸟撞防范是当前世界各地机场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评估机场鸟类潜在的鸟撞风险,确定威胁性鸟类,有利于提高机场鸟撞防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当前,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鸟撞压力巨大,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风险评估研究.通过2017年1月至6月的连续调查,共记录到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飞行区鸟类9目19科32种,其平均飞行高度在1.08~50 m之间.鸟撞风险分析结果显示,32种鸟类的风险函数值在0.03~0.80之间,其中,对飞行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威胁性鸟类共有8种,分属于涉禽、昼行性猛禽以及具有飞捕昆虫习性的夜鹰、雨燕和燕类等三大类.此外,出没于机场草坪的数量众多的小型鸣禽也应当给予关注.在鸟撞防范中,应注意消除吸引上述威胁性鸟类的生境因素,特别应着重对机场西侧跑道区域进行环境整治.  相似文献   

9.
广州白云机场鸟情调查及鸟撞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鸟击航空器事件在全国各大机场频发,对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各种鸟类因其自身特征不同,对于航空器的风险大小也各有不同。通过对白云机场鸟情调查,建立了鸟撞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鸟撞风险评价中首次引入与Xie-Beni有效性指标相结合的FCM算法构建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白云机场38种常见鸟类按照不同的风险等级可以分为5类,其中白腰雨燕、家燕、金腰燕3种鸟类风险最大,需要重点防治;而斑鸠、文鸟、鹭类、戴胜、鹎类、红隼等17种鸟类也需要加强防范;而白鹡鸰、喜鹊、鹊鸲、棕扇尾莺等小型或数量较少的鸟类则风险很小。分析结果为机场进行鸟撞防范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家都知道朱鹮是珍稀的鸟,那么还有没有比朱鹮更稀有、更罕见的鸟呢? 有一种鸟,它忽隐忽现,恍若仙踪,一直是鸟类爱好者的一个谜,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类之一。这种鸟,被所有的国际自然保护组列为世界上极度濒危的物种,在国际上深受关注。这种鸟,只分布在中国;而在中国,一直到今年初为止只有在广西南部还偶尔能见到它的活动踪迹,在其它曾有分布记录的地方已是杳如黄鹤,几十年来再也没见过它的踪影。这种鸟,其濒危程度可能更甚于朱鹮,可说是中国最稀有的鸟。这种鸟,就是海南(?)(Gorsachius magnificus)。海南(?)鸦读音yán)又名海南虎斑(?),是我国特有鸟类,在分类上隶属于鹳形目、鹭科、虎斑(?)属。它的分布区十分狭窄,仅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西、广东等地;此外,福  相似文献   

11.
杨晓芳 《科技潮》2003,(3):42-43
据科学家考证,目前我们地球上存在的鸟类大约有9000多种,其中我国现存的鸟类大约有1100多种,占世界鸟类的13.1%,为世界之最。可见,鸟是一个种类繁多的“大家族”,给鸟进行详细的分类确非易事,这也一直是科学家们致力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2.
癸巳年,辽西九佛堂,化石出新.古鸟化石,长约一尺,看似玉门甘肃鸟,实则其“同胞姊妹”,遂定新种,名为甄氏甘肃鸟.意义不凡,世人瞩目.此鸟缘何此名?涉禽乎?游禽乎? 在我国辽宁省西部早白垩世众多鸟类化石被发现之前,古生物学家对古鸟类的认识多源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索伦霍芬地区的几件始祖鸟化石.始祖鸟化石身上长着羽毛,发现于距今1.5亿年的侏罗纪晚期地层中.白垩纪的鸟类了解比较多的主要来自晚白垩世的鱼鸟、黄昏鸟类.  相似文献   

13.
巴彦淖尔民航机场鸟击风险评估及鸟击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展鸟击预防工作,及减少鸟击事故的发生,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采用样带法和固定半径样点法对巴彦淖尔民航机场及机场周边8km范围内的鸟类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依据飞行高度、相对数量、相对时间、生境利用率、相对重量组成的综合风险值对鸟类危险等级进行分类.根据不同调查区、不同生境的鸟类群落的分布及环境因子提出了防范对策.记录到的95种鸟类隶属于15目35科,其中繁殖鸟为65种,严重危险鸟类8种,很危险鸟类15种,较危险鸟类17种,一般危险鸟类25种;A区冬季多样性指数最高,B区秋季密度指数较高,C区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在全年调查中波动最小,湿地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优势度最低,居民区的密度最高,机场草地和居民区生境鸟类构成相似性指数最高;以飞行区内外环境的改造为主,采用既不伤害鸟类、又能让其主动远离机场的人性化驱鸟措施,结合驱鸟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是达到理想的净空环境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鸟是自然界除人类之外最具复杂发声行为的动物,鸟类语言与人类语言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发声学习的听觉反馈,聋鸟模型的制作可以为其研究鸟类的发声与听觉反馈的关系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本文采用链霉素肌肉注射的方法对鸟进行了致聋试验,结果发现肌肉注射链霉素每日60mg/kg以下为鸟的安全剂量,每日90mg/kg-210mg/kg为鸟的有毒剂量,每日240mg/kg以上为鸟的致死剂量,为聋鸟模型的制作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哪种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哪种鸟是中国最小的鸟?这无疑是广大鸟类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之一,最近《大自然》杂志也收到很多涉及这些方面内容的读者来信,本文谈谈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提到世界上最小的鸟,大家马上会说是蜂鸟。这个答案不能算错,但也不完全正确。的确,  相似文献   

16.
动物界常有许多怪事,像鱼的鲸都不是鱼,善于水中游泳的企鹅却是鸟,无翼不能飞的鸵鸟是鸟,而有翼能飞的蝙蝠却不是鸟。为什么蝙蝠不是鸟呢?蝙蝠虽然有由前后肢和尾之间的皮膜连成的翼,胸骨和胸肌都很发达,能像鸟类那样展翼飞翔, 但它不是鸟类而是哺乳动物。因为蝙蝠的  相似文献   

17.
潍坊机场鸟类群落与鸟撞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潍坊机场附近地区夏秋季鸟类调查,共发现鸟类11目27科45种.鸟撞与危险指数分析表明,危险指数等级最高的鸟类有池鹭、夜鹭、白鹭、喜鹊和鸠鸽类,是日常驱鸟的重点对象.要根据其生态习性及栖息生境的特点,改变环境,减少鸟类数量以预防鸟撞.  相似文献   

18.
自然界现已查明的鸟类中,有许多鸟类具有独特的外貌,奇特的生活习性,说起来让人赞叹不已。喷雾鸟在秘鲁的目布库尔大森林里生活着一种会“喷云吐雾”的小鸟,当地人称它为“喷雾鸟”。这种鸟的腹囊里有一种绿色的液体,该液体经过口腔喷出来,在空气中便会迅速蒸发成一种白雾。“喷  相似文献   

19.
通常,科学家是根据生态习性、类型、体色等特征,给现生鸟类命名的;而给古鸟类命名,则多是根据其产地或研究者、发现人的名称和姓氏。所以,人们常常可以从名称上就能了解某种鸟类的身份信息。但对于“反鸟”而言,却全然不是这样不仅一般人如此,就是从事专业研究的人,恐怕也得认真研究一番,才明白这个名称的含义。这就是我撰写此文的原因。实际上,“反鸟”一词已使用了20多年。1981年,英国的鸟类学家沃克(W alker C.A.)研究了一批发现于阿根廷萨尔塔(Salta)省伊不瑞特(E lbret)地区的白垩纪晚期的鸟类骨骼化石。后来,他将这些骨骼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太平鸟     
《大自然》2021,(1)
正太平鸟(Bombycilla garrulus)为鸟纲太平鸟科的鸟类,因此鸟有12枚尾羽且尾羽的末端为黄色,所以又被叫做"十二黄"。其头顶有一细长呈簇状的羽冠,非常漂亮。其叫声温柔婉转,悦耳动听。太平鸟为冬候鸟,每年十一月初到次年二月下旬在北方越冬,常结为百只以上的大群。此图拍摄于2020年12月6日的哈尔滨市区,太平鸟正在取食花楸的红色果实,花楸、忍冬、卫茅、鼠李等植物的果实都是其冬季的食物。在哈尔滨,每年冬天都有很多太平鸟飞来在大公园内生活越冬,所以冬天拍鸟就成了很多观鸟人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