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2009年美国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在中国引入“智慧地球”概念以来,“智慧”一词开始在祖国大地漫天飞行:智慧交通、智慧油田、智慧食品系统、智慧医疗、智慧零售、智慧水资源管理、智慧供应链、智慧气象、智慧金融、智慧工业、智慧城市等等,不一而足。现在,“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物联网的重要抓手和落脚点,全国18个一级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规划,80%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那么究竟如何来理解这些科技概念中的“智慧”一词呢?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随着遗传学的进步,经典遗传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gene”一词在出现不久后也进入国人的视野,并产生了若干译名。经过四十余年的积淀,中文“基因”一词最终得到普遍使用。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基因”一词的中译和演变,是反映近代遗传学知识在中国的建构与本土化过程的典型案例。中国近代遗传学共同体对译名学术性和普及性等要素的反复衡量,也体现了多种因素在科学传播中对概念形成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态建设”这个词是可以用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四个字连起来用是不恰当的。“生态环境建设”一词,当然也不宜使用。但“生态建设”这个词应该还是可以用的。我们进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时,就用了这个词。我们专题的名称就是:“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生态建设”一词若译成英文应该是“ecological restoration”。其内涵包括了修复、重建、建设等概念,  相似文献   

4.
ontology科技译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经常遇到ontology一词。目前该词的中文译名较多,如“本体论”、“本体”、“存在论”、“知识本体”、“概念集”、“本体模型”等,十分不一致。因此,对ontology一词的含义,特别是这一词在当前技术文献中的使用和含义进行探究,以确定该词准确的科技译名,有助于学术交流和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5.
“science”(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scientin”,系指知识、学问之意,相当于希腊文的“sophia”,乃“智慧”之意,叠词的“philosophia”系为哲学,18世纪后,在西方演变为广义的“科学”。法文为“science”,德文为“Wissenschaft”,俄文为“Hayka”。  相似文献   

6.
关于航天、空间、太空等词,全国科技名词委曾多次组织了审定,最后,在广泛征求意见、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空间”“太空”等词界定及用法的意见(见本刊2004年第2期),明确了这些词的概念。 在“航天(空间)活动”相关法律法规中,使用“航天活动”还是“空间活动”,是命名为“航天法”还是“空间法”,学术界争执不下,其实质是这些科技名词如何使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不必辨清“生态环境”是否科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指主体与主体外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指主体外的客观环境(过去指物理化学环境,现也包括生物因子)。因此,两者概念完全不同,说:“生态环境”是概念重复或大致重叠,是不对的。说由此“生态环境”一词不科学,不能用,也是不对的。我从来理解“生态环境”一词,就是“生态和环境”,或“生态或环境”。  相似文献   

8.
智慧城市定义是认识其知识单元和理解其本质特征、构建共识的基础.文章采用ISO 704:2009的理论框架,分析了ISO、IEC和ITU-T对智慧城市的定义,通过解构定义的智慧城市对象、利益相关方、涉及领域、智慧城市实现目标及愿景和实现路径,得出了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智慧城市核心概念、概念关系和其认知视角,通过对三大标准化组织14位专家的问卷调查分析摸清了智慧城市核心概念的不同认知.基于系统方法和综合集成思想提出了多维度构建统一智慧城市定义的建议,为三大标准化组织智慧城市定义的标准化协同和融合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智慧城市定义是认识其知识单元和理解其本质特征、构建共识的基础.文章采用ISO 704:2009的理论框架,分析了ISO、IEC和ITU-T对智慧城市的定义,通过解构定义的智慧城市对象、利益相关方、涉及领域、智慧城市实现目标及愿景和实现路径,得出了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智慧城市核心概念、概念关系和其认知视角,通过对三大标准化组织14位专家的问卷调查分析摸清了智慧城市核心概念的不同认知.基于系统方法和综合集成思想提出了多维度构建统一智慧城市定义的建议,为三大标准化组织智慧城市定义的标准化协同和融合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智慧城市定义是认识其知识单元和理解其本质特征、构建共识的基础.文章采用ISO 704:2009的理论框架,分析了ISO、IEC和ITU-T对智慧城市的定义,通过解构定义的智慧城市对象、利益相关方、涉及领域、智慧城市实现目标及愿景和实现路径,得出了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智慧城市核心概念、概念关系和其认知视角,通过对三大标准化组织14位专家的问卷调查分析摸清了智慧城市核心概念的不同认知.基于系统方法和综合集成思想提出了多维度构建统一智慧城市定义的建议,为三大标准化组织智慧城市定义的标准化协同和融合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智慧城市定义是认识其知识单元和理解其本质特征、构建共识的基础。文章采用ISO 704:2009的理论框架,分析了ISO、IEC和ITU-T对智慧城市的定义,通过解构定义的智慧城市对象、利益相关方、涉及领域、智慧城市实现目标及愿景和实现路径,得出了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智慧城市核心概念、概念关系和其认知视角,通过对三大标准化组织14位专家的问卷调查分析摸清了智慧城市核心概念的不同认知。基于系统方法和综合集成思想提出了多维度构建统一智慧城市定义的建议,为三大标准化组织智慧城市定义的标准化协同和融合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最早独立于宗教来探索世界和自身的是古希腊人。他们把这种探索称做“philosophy”(哲学),它由希腊词philos(意为“爱好……的人”)和sophia(意为“智慧”、“知识”)构成。他们在探索,正是因为他们酷爱智慧和知识。自古至今最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曾向自己提出过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美德?”“什么是正义?”这属于伦理学或者“道德哲学”的范畴。“moral”(道德)一词,源出于拉丁词mores,意为“方式”。因此,道德哲学研究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这种探索也引伸到了其他一切方面,它可以涉及自然界中大至宇宙小到草芥的任何事物。…  相似文献   

13.
单义性是科技名词审定的主要原则之一。单义性原则规定一个概念仅确定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规范的中文名称,即“一词一义”。实现单义性原则,需要解决“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现象。我们在中医药名词审定工作中,对于“一词多义”的处理,采取了分化不同义项、淘汰不常用的义项、因学科门类的差异而分别定名、保留不同学科之间的一词多义现象等措施。“一义多词”的处理,采用选定一词舍弃他词、设立异名等方法。实现中医药名词审定的单义性原则,既要遵守科技名词审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也要根据本学科特点,探索符合自身特性的规则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的语言环境下,非同质术语做同质化翻译的现象并不鲜见。作者以地理术语“南极”一词的翻译为例展开讨论,阐明具有不同内涵概念的术语在翻译过程中会被简化为同形异义词,从而违反了术语学“一词一义”的原则。作者主张,对于非同质术语应力避同质化翻译;概念相近、内涵不同的同类词应有明显区别,专词专译,使它们的中文译名的区别如同英文原名那样鲜明。同时指出,社会文化导向对于非同质术语的正确翻译也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这一方面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第5期刊有黄润华的《漫话“喀斯特”一词》的文章。该文对“喀斯特”一词来自什么语言作了一些探源,读后很受启发。但是,当谈到汉语中的“喀斯特”这词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该文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喀斯特一词被世界地学界广泛使用,中国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也早已将其音译为喀斯特。”看来,“喀斯特”一词在汉语中的出现是比较早的,但是早到什么时候,文章没有说。  相似文献   

16.
知道者悖论产生的根源在于“知道”一词的意义的模糊性。现代逻辑追求对“知道”的明晰表达,但对于“知道”本身缺乏深入的反省。本文从语义分析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知道模型”,此模型可以作为认识论逻辑的语义基础。在这个模型中,“时间秩序”是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物理”一词的由来与词义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认为,就目前所知,中国古代“物理”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物理”在中国的广泛运用情况表明,其基本含义是泛指事理、道理、情理;通常是指万物之理,或称“大物理”,有时寓有自然规律之义。这种含义与西方古代“物理”一词的含义基本相同。该文还认为,日文“物理学”一词的翻译受到中国古代“物理”一词的深刻影响,且由西文PHYSICA或PHYSICS一词译成中文“物理学”的时间可能早于译成日文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智慧城市概念及发展现状,讨论了从测绘基础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构建数字城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策略,并以广州市为例,提出了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演进的各项关键技术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关于航天、空间、太空等词,全国科技名词委曾多次组织了审定,最后,在广泛征求意见、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空间”“太空”等词界定及用法的意见(见本刊2004年第2期),明确了这些词的概念。 在“航天(空间)活动”相关法律法规中,使用“航天活动”还是“空间活动”,是命名为“航天法”还是“空间法”,学术界争执不下,其实质是这些科技名词如何使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物理”一词原由来与词义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认为,就目前所知,中国古代“物理”一词厚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物理”在中国的广泛运用情况表明,其基本含义是泛指事理、道理、情理;通常是指万物之理,或称“大物理”,有时寓有自然规律之义。这种含义与西方古代“物理”一词的含义基本相同,该文还认为,日文“物理学”一词的翻译受到中国古代“物理”一词的深刻影响,且由西文PHYSICA或PHYSICS一词译成中文“物理学”的时间可能早于译成日文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