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采用二步法合成了覆铜箔层压板专用的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的总氯含量、环氧值、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合成反应过程中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对催化醚化过程中各步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活化能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酚羟基醚化反应为二级反应,氯羟基醚闭环反应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条件下考察了苯甲酸与乙二胺的反应 ,对反应产物、主要副产物及反应中间体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通过熔点测定、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 ,确定了产物为 2 -苯基咪唑啉 ,主要副产物为二苯甲酰乙二胺 ,中间体之一为乙二胺与苯甲酸形成的双盐 .试验发现在不同溶剂中反应的产物和副产物的比例 ,产物纯度相差很大 .对反应机理及溶剂效应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溶液平衡反应的再分析,引入粒子传递反应的新概念,并以此为标准对水溶液平衡体系的反应及参与反应的物质进行再分类.给出了粒子传递平衡的一般定量方法及其可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尿素为原料一锅法制备异氰尿酸三苄基酯的合成反应进行了研究.首先由尿素通过液相法合成异氰尿酸,不经分离继续与苄氯和三乙胺反应生成异氰尿酸三苄基酯,对反应条件及影响产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利用从头算方法,对多通道反应体系Cl+CH3I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在MP2/3-21G**水平下,优化了反应物、络合物、生成物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并对得到的平衡几何构型进行了篱谐振动频率分析.在相同水平下以过渡态为出发点,通过内禀反应坐标理论,计算了反应的最小能量路径.并且在QCISD(T)/MIDIX高水平下进行了单点能量校正,对反应分子静电势拓扑图及各反应通道反应能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反应存在4条可行的反应通道,其中氢提取反应通道生成HCl和CH2I为主反应通道,其他反应通道为次反应通道;CH3I中的H原子被Cl原子取代后,使碳氢键变得更为活泼.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聚合物氰离子催化剂(1)在芳香醛缩合反应中的性质及应用范围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芳香醛在室温下形成苯偶姻类化合物及一步合成苯偶酰类化合物或苯偶姻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反应条件,并对有关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NaBr/KZSM-5催化剂分别从NaBr负载量、反应温度及空速对甲苯氧化甲基化(OMT)反应性能即分别从甲苯转化率、C-8化合物的选择性及ST/EB值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考察, 发现NaBr/KZSM-5催化剂对OMT反应活性较高,适当的NaBr负载量能提高OMT反应活性,并能获得苯乙烯含量很高的C-8芳烃产物.找出了OMT反应合适的反应温区及适宜的空速.用XRD 、骨架IR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以相应的取代苯肼盐酸盐为原料,通过缩合反应及改进后的Vilsmeier反应制备了含吡唑环的芳香醛,通过1 H NMR、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对Vilsmeier反应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对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神经酸钙的合成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神经酸(顺-15-二十四碳烯酸)为原料,以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为介质,在常压下直接与氧化钙反应合成神经酸钙,对产物的光谱性质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料液/固比以及反应物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及对产物中游离酸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反应条件.在优化条件下,可得到产率和纯度均达90%以上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在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1,2-二甲基丁酮基自由基的异构化、氧化及分解反应.全参数优化了各反应驻点物种的几何构型,并在相同水平上通过频率计算和内禀反应坐标(IRC)分析对过渡态结构及连接性进行了验证.通过反应位垒的比较找出了主反应通道,同时给出了其它的反应通道.计算结果表明分解反应更容易发生,生成乙醛是主要的产物,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以溴化亚铜/2,2 ′-联吡啶配合物为催化剂,以乙腈为溶剂,研究了六氟丙烯的齐聚反应.产物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氟谱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齐聚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室温下,该催化剂能高效、高选择性地催化六氟丙烯进行二聚反应,生成了反式结构的六氟丙烯二聚体.与已有的催化剂相比,溴化亚铜/2,2′-联吡啶配合物为催化剂不仅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及对环境友好的优点,而且还能使反应在室温下进行,有利于节能、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Suzuki羰基化反应是合成二芳甲酮类化合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本文综述了近几年Suzuki羰基化反应的重要进展,并对羰基化Suzuki反应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吲哚乙酸在玻碳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氧化特性,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其电极反应为一扩散控制的不可逆反应.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吲哚乙酸在磷酸盐体系中的扩散系数,计算了电荷转移系数及电极反应标准速率常数,对有关实验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并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利用非等温热重分析对3种典型煤种二氧化碳气化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典型煤种二氧化碳气化活化能及特征温度变化情况,运用Doyle 近似函数和Coats-Redfem近似函数计算了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对3种煤二氧化碳气化特性进行了分析,获得了3种典型煤种二氧化碳气化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
以D72磺酸型树脂及无水FeCl3为原料,采用液固法进行络合反应制备了树脂负载FeCl3型固体酸催化剂.对影响络合反应的树脂型号、溶剂选择、反应时间及树脂干燥程度等多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溶剂,反应温度78.3℃,干燥时间30h,反应时间7h,D72树脂络合铁量可达4.35%,这种催化剂对部分酯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用MP2/6-311G(d,p)方法对羟基自由基与苯酚之间的反应进行研究,优化获得6种加成反应复合物与6种过渡态,5种抽氢反应复合物及6种过渡态,并通过频率和IRC计算验证各个过渡态的真实性.计算各个结构单点能,确定了复合物及产物的稳定性,得到各个不同反应通道的能垒,确定了反应通道的主次顺序.通过计算发现酚羟基的邻对位是反应的主反应通道,并且加成和抽氢反应都易从酚羟基氢的同侧进行.酚羟基对复合物的结构和反应的能垒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加压热重分析仪上进行了煅烧石灰石与H2S的硫化实验,研究了总压(0.1~1 MPa)、温度(700~950 ℃)及H2S体积分数(0.1%~4%)等主要参数对硫化反应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及液氮吸附等实验手段分别对反应样品进行了颗粒表观结构和孔隙特性的分析.实验发现:在保持H2S体积分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总压,硫化速率增加;而在保持H2S分压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压力使得硫化反应速率减小;温度对硫化反应影响很大,随着温度的升高,硫化速率增加;煅烧石灰石与H2S的硫化反应是1级反应.用经典的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对气固硫化反应进行了模拟,得到煅烧福建石灰石的化学反应和扩散控制下硫化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39.6和64.15 kJ/mol.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氯乙醛和硫氢化钠为原料,合成了2,5 二羟基 1,4 二硫啶(1,4 二硫杂 2,5 环己二醇),而后与氰基乙酸或丙二腈反应,合成了2 氨基噻吩类中间体,再经过重氮偶合后反应,制成了4种噻吩杂环偶氮染料.对中间体及产物的结构进行了1HNMR,IR表证,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大孔聚苯乙烯氯球为原料 ,将之与氨基吡啶及硫酸二甲酯反应 ,制成聚苯乙烯支载N -苄基 -N -甲基氨基吡啶催化剂 .利用该催化剂进行醛的烯醇酯化反应 .对影响反应的诸因素进行了讨论 ,酯的收率在 60 %左右  相似文献   

20.
在凝聚相含能材料的反应过程中,反应体系往往需要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且其中原子、分子的反应往往具有不同于气态分子的反应路径.因此,除需对体系分子的结构及电子性质进行计算分析外,还需对体系分子做反应动力学分析.本文采用ReaxFF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凝聚相下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分子的初始反应过程,通过对分子产物随时间的分布、分子产物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分布等分析,总结了其在反应初期的一些反应过程.结果显示,C-NO2键的断裂及质子转移为引起更复杂化学反应的初始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