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新国 《科学通报》1991,36(8):590-590
一空缺和三空缺Dawson型钨磷酸盐(简作P_2W_(17)和P_2W_(15))的存在已有定论。二空缺Dawson型钨磷酸盐(P_2W_(16)),Contant等曾报道过,用Na_2CO_3碱解饱和Dawson结构P_2W_(18)而得,但这一结果很快被他们自己所否定,Pinke和Acerete也证实了用碱解法得到的是三空缺的P_2W_(15),而不是二空缺的P_2W_(16)。因此,P_2W_(16)能否存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宋述武 《科学通报》1986,31(20):1583-1583
一、利用图象的空间特性测量几何参数1.任意两点间距离的测量 任意两点P_1(x_1,y_1)和P_2(x_1,y_2),二者之间的距离为d=((x_2-x_1)~2+(y_2-y_1)~2)~(1/2)。据此模型,利用计算机图象处理与分析系统,求出诸如细胞核膜厚度、晶格长度等不易用一般方法求出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杨治虎 《科学通报》1994,39(20):1851-1851
在核聚变和等离子体物理中,对边界元素以及靶丸原子的参数、聚变等离子体过程的研究,振子强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因为从理论上解释等离子体的光谱特性、设计等离子体模型、预言等离子体行为、诊断等离子体的成分与性质都是必不可少的参量.此外,利用这个参量还可以为判断其它物理参数(如波函数等)的合理性提供判据.人们从实验上测定跃迁振子强度的方法主要有稳定弧(Stalilized arcs)发射测量和冲击管(shock tubes)吸收  相似文献   

4.
九钨三金属硅酸盐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景福 《科学通报》1993,38(11):1000-1000
近年来,取代型杂多阴离子的催化性能日益受到重视.Hill,Finke,Neumann分别报道了过渡金属一取代的PW_(11)M,P_2W_(17)M和SiW_(11)Ru具有催化烯烃环氧化的性能.我们发现,三取代的Keggin杂多阴离子也具有这种性质.本文报道了α-和β-[SiW_9O_(37)M_3(H_2O)_3]~(n-)(M=Co~ⅡNi~ⅡCuⅡTi~Ⅳ)杂多阴离子的钾、铯、季铵盐的合成、性质及其催化亚碘酰苯(PhIO)环氧化烯烃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黄惠慈 《科学通报》1982,27(11):703-703
在远离热平衡状态,涨落可能被放大,因而出现非平衡结构,这最先为Glansdorff和Prigogine所提出,现已为人所共知之事。然而,涨落通过何种机制被放大,则尚未清楚。作者提出,使非平衡涨落放大成为可能的原因,是微观(量子)迁移速率的不全相等。并指出在远离平衡态个别的迁移速率成为描述系统演化特征的重要参量。1.在热平衡态,细致平衡原理对任一对微观态r和s间的迁移都成立。因此,迁移速率{W_(rs)}中  相似文献   

6.
刘景福 《科学通报》1993,38(18):1666-1666
杂多化合物的抗 Hiv-1(Hur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或抗艾滋病毒(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性能已引起人们的关注,Hill 等总结了不同结构类型的21种杂多化台物的抗 Hiv-1活性,毒性及与结构的关系.其中最突出的是(NH_4)_(17)Na[NaSb_9W_(21)O_(86)](简记为 NaSb_9W_(21)),它是一种穴状杂多阴离子,具有抗血癌等多种病毒活性,近年已作为抗艾滋病药物在法国和美国应用于临床.我们发现,某些穴状杂多阴离子的稀土衍生物具有抗 Rauscher MuLv 病毒活性,预计 NaSb_9W_(21)的稀土衍生物及  相似文献   

7.
李世纯 《科学通报》1983,28(7):402-402
自从在CaF_2:Eu~(2 )晶体中观察到双光子荧光现象以来,人们用激光器测量了不同染料的双光子吸收截面。最近,本文作者与C.Y.She又用比较荧光法测量了一系列通用激光染料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在用比较荧光法测量染料的双光子吸收截面时,需要准确知道经聚焦后激光光束的瑞利长度。通常,直接测量瑞利长度的方法是通过测量聚焦激光光束的斑点尺寸W_0,并由公式  相似文献   

8.
刘洋  姜淳 《科学通报》2009,54(10):1401-1404
推导了非线性光子晶体线缺陷波导中抽运光群速度与光参量放大增益的理论模 型. 理论结果表明, 慢光抽运可以增强光参量放大效应. 为获得相同的增益, 当波导长度不变时, 慢光波导所需的抽运光功率可以减少为普通波导的(vgn/c)2; 当抽运光功率不变时, 慢光波导所需的长度可以减少为普通波导的(vgn/c)2, 其中n为普通波导的材料折射率, vg为慢光波导的群速度, c为真空中的光速. 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9.
蒋锦昌 《科学通报》1994,39(19):1809-1809
蝉由发声肌收缩运动驱动发声膜振动发声.发声运动的神经支配有同步和异步类型,有些种两侧发声肌同步收缩,有些种为交替收缩,收缩速率由数十到数百,一般低于500 pps.本文在鸣鸣蝉(Oncotym Pana maculaticollis Motsch)鸣声特性和有关机制的研究基础上,观察了发声肌运动的神经支配的频响特性,结果为阐明蝉类变音调鸣声的产生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杨治虎 《科学通报》1995,40(17):1558-1558
在核聚变和等离子体物理中,对边界元素、以及靶丸原子参数、聚变等离子体过程的研究,振子强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因为从理论上解释等离子体的光谱特性、设计等离子体模型、预言等离子体行为、诊断等离子体的成分与性质都是必不可少的参量.此外,利用这个参量还可以为判断其它物理参数(如波函数等)的合理性提供判据.本工作选择了钛原子,采用束-箔技术通过测量能级寿命确定振子强度,得到了与我们利用量子力学理论计算相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冯健男  黄旭日  李泽生  孙家钟 《科学通报》1996,41(14):1286-1288
近年来,开始了磷的原子簇稳定构型的研究.H(?)ser等利用TUBOMOLE程序选择SVP基组,对P_(12)(D_(3d))构型进行了优化,提出P_(12)(D_(3d))原子簇存在的可能.除去P_(12)(D_(3d))构型外,本文进一步探索P_(12)原子簇可能存在的其他稳定构型.本文利用从头算Gaussian-92程序,选择HF/6-31G~*基组,对原子簇P_(12)(D_(6h))和P_(12)(C_(3v))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可能稳定存在的结果.为了对比,在该程序相同基组下对原子簇P_(12)(D_(3d))进行优化.对3种原子簇稳定构型进行了谐振频率计算.结合HF/6-31G~*基组下3种P_(12)原子簇稳定构型的分子轨道和自然键轨道分析,探讨了P_(12)原子簇3种构型稳定性差异的原因.对于sp~3杂化成键的磷原子簇而言,P-P-P所成键角越接近109°28′,接近该角度的数目越多,P_(12)原子簇越趋于稳定.含有空的3d轨道磷原子,在形成磷原子簇时,3d轨道的极化程序越大,P_(12)原子簇构型越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2.
赵大庆 《科学通报》1993,38(11):996-996
早在70年代初,人们就发现杂多酸具有抗病毒活性.例如钨锑酸钠[NaSb_9W_(21)O_(86)]~(18-)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抗病毒化合物.非常有趣的是最近报道[NH_4]_(18)[NaSb_9W_(21)O_(86)]·24H_2O(结构代号为HPA-23)具有很高的抗爱滋病病毒活性,在法国已进入临床应用.但从分子水平研究杂多酸化合物抗病毒的机理,目前尚未见到国内外报道.而作为病毒可以广义地看作由一个蛋白外壳包裹,内部则为核酸.爱滋病病毒同样由两层蛋白所包裹,与宿主细胞发生吸附作用主要是通过外层包络蛋白(GP120),该蛋白的活性组分是一个由8个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13.
冯贝叶 《科学通报》1985,30(23):1838-1838
本文研究了从中心区域的一条两端均通往无穷的分界线产生极限环的模式,并对这一模式给出了产生极限环的条件。考虑系统 (?)=P_0(x,y) εP_1(x,y,ε),(I_s) (?)=Q_0(x,y) εQ_1(x,y,ε),其中P_0,Q_0是多项式,其最高次齐次多项式都是m次的。P_1,Q_1是至多m次的多项式。  相似文献   

14.
设N是不可定向闭曲面,M是单连通四维流形,是一个嵌入,法丛为v_f,则法Euler类e(v_f)是上同调群H~2(N,Z)中的元,这里Z是由W_1(v_f)=W_1(N)所决定的局部整系数。嵌入f的法Euler示性数X(f)=e(v-)[N]的取值是有关四维流形的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它与一个二维同调类能否用光滑嵌入球表示等问题有极密切的关系。本文讨论了实投影平面嵌入非正(负)定四维流形中的法Euler数的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晓辉  余宁梅  习岗  孟晓丽 《科学通报》2011,56(33):2827-2834
为了定量描述植物电信号功率谱特征及其变化, 定义了植物电信号边缘频率(SEF)、重心频率(SCF)、功率指数(PI)和功率谱熵(PSE)并给出了计算方法, 研究了渗透胁迫下玉米叶片电信号功率谱的变化. 结果表明, 正常生长的玉米叶片电信号的SEF 约为0.2 Hz, SCF 约为0.1 Hz, 叶片电信号主要为0~0.1 Hz 的慢波; 在渗透胁迫2 h 时, 玉米叶片电信号的SEF 和SCF 向高频段移动, 0.1~0.2 Hz 的快波比重升高, 细胞活动受到激发, 与此同时, PSE 急剧增加, 讨论了渗透胁迫诱导的叶片电信号SCF 和PSE 升高的原因. 研究还发现, 在渗透胁迫过程中, PSE 与SCF 的变化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 认为植物电信号功率谱PSE 或SCF 的变化可以作为渗透胁迫下叶片细胞开始对水分亏缺实施调控的灵敏信号, 通过对PSE 或SCF 的测量可以实现对植物需水状况的早期预警和诊断.  相似文献   

16.
周光召 《科学通报》1980,25(6):252-252
在研究夸克禁闭的问题时,′t Hooft引进了一个与闭合曲线C′有关的无序参量B(C′),它和非亚伯尔规范场的Wilson闭圈算子A(C)之间满足代数关系B(C′)A(C)=A(C)O(C′)z (1)对SU(N)群,z为群中心Z(N)的元素。′t Hooft是通过奇异的规范变换来定义无序参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Hamaker等理论模型计算分析了理想状态下颗粒-颗粒间的作用力;采用原子力显微镜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试验的方法,考察了干燥环境下(相对湿度RH≤20%)排气颗粒间总的吸引力、黏附力以及黏附能,探究了排气颗粒粒径对粒子间作用力及颗粒形貌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颗粒粒径由25 nm增加到45 nm过程中,单颗粒之间的范德华力增加4.6倍,静电力增大9.9倍,相比范德华力,静电力较小.颗粒间黏附力与黏附能均增加了1.8倍.通过AFM试验,对平均粒径分别为30,37,46 nm的团簇颗粒进行测量,发现随着粒径增大,颗粒间总的吸引力F_(at)逐渐增大,为1.04~1.38 n N,范德华力F_(vdw)是F_(at)中的主要作用力,库仑力较小.吸引力F_(ad)与黏附能W_(ad)随着颗粒粒径增大而增加,F_(at)由3.21 nN增大到3.75 nN,增大约16.8%,W_(ad)由2.03×10~(-16) J增大到2.20×10~(-16) J,增大约8.4%,F_ad与W_(ad)的增大充分反映了颗粒间的黏附性增强,颗粒间能量势垒增大,团簇颗粒间更为稳定.随着颗粒平均粒径的增大,导致了颗粒间吸引力、黏附力及黏附能增大,颗粒逐渐团聚,由枝状向簇状转变,逐渐呈山峰状堆积,颗粒致密度、团簇大小均增大,说明颗粒间作用力的变化与颗粒形貌之间存在一定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大环穴状结构化合物是杂多化合物中的一类新型结构.目前发现具有此类结构的化合物共有4个,这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活性,其中(NH_4)_17Na[NaSb_9W_(21)O_(86)]·14H_2O(代号HPA-23,以下简记为NaSb_9W_(21)).在80年代初曾作为首例抗艾滋病药物应用于临床,虽然后来因一些副作用而使临床使用受到限制,但作为潜在的抗病毒化合物在多酸化合物的药物化学研究史上仍是一个重要的化合物.我们曾对杂多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抗艾滋病病毒(HIV-1)活性筛选,发现某些杂多蓝配合物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及较高的活性.杂多蓝是杂多酸(盐)还原后得到的混合价态配合物,迄今为止,有关Keggin结构杂多蓝合成及性质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但关于大环穴状结构杂多化合物杂多蓝的研究还未见文献报道.本文采用控制电位电解法合成了穴状结构阴离子NaSb_9W_(21)O_(86)~(18)的六电子、十电子杂多蓝,并采  相似文献   

19.
二-(2-乙基己基)磷酸与稀土络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滇 《科学通报》1981,26(13):794-794
二-(2-乙基己基)磷酸(P_(204))与稀土的固体络合物,文献中只报道过少数几个元素的研究。本文采用新的合成方法:先将P_(204)溶液进行完全皂化,使之生成透明的油包水微乳状液,将此微乳状液和各种稀土溶液作用,借助于微乳状液有较大的油水界面,使得R_E~( )与NH_4~ 在界面上的离子交换反应进行得较彻底,这样较为纯净接近单一组份的络合物R_EA_3便  相似文献   

20.
彭瑞伍 《科学通报》1965,10(3):268-268
对于SnCl_2的蒸汽压曾有许多研究工作者进行了测定,但是数据颇不一致。SnCl_2-KCl熔体的蒸汽压,除了有个别数据外,其余尚未见发表。本文报导用载流法测定360—425℃时熔融SnCl_2和SnCl_2-KCl的蒸汽压的数据和计算有关的热力学函数。实验时用仔细去氧后的氮为载流气体。流速在160毫升/分左右。温度用校正后的水银温度计测量,误差约为±2°。实验后,根据失重按下式计算蒸汽压: P=ni/ni+nf·P_0 (1)式中ni表示操作压力为P_0时n_f克分子惰性气体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