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普乐可复(FK506)替换环孢霉素A(CsA)以减轻CsA所致毒副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对47例CsA肝中毒、15例高脂血症、5例牙龈增生、5例多毛症的肾移植患用FKS06替换CsA治疗。停用CsA 24h后开始给予FK506,初始剂量根据患体重、肝功能损害程度及手术后的时间确定,服药后根据FK506谷值血药浓度调整剂量,术后半年内维持在8~10μg/L,术后1年6~8μg/L,术后1年以上4~6μg/L,严密监测患的肝肾功能、FK506血药浓度、血糖、血脂及临床表现。结果:47例CsA肝中毒的患改用FK506后,45例分别在9~45d肝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改用FK506后,肝肾功能仍无明显好转,经治疗无效而死亡。15例高脂血症的患改用FK506治疗3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5例牙龈增生的患在改用FK506后,牙龈增生均得到控制,其中3例恢复正常。5例因多毛影响外观的患在改用FK506治疗后明显得到改善。结论:对应用CsA后出现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多毛、牙龈增生及高血脂症的肾移植患改用FK506是一种较好的补救办法,同时不增加排斥反应的发生率,而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
建立他克莫司(FK506)临床个体化给药的新模式.选择活体肝移植患者2例,术前确定患者CYP3A5的基因型,并结合FK506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制定初步的给药方案;给药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LC-MS/MS)进行血药质量浓度监测,根据血药质量浓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合并用药情况调整FK506的后续给药方案.术前2例患者基因测序结果均为CYP3A5*3/*3型,属FK506慢代谢型,初始给药方案为0.045 mg·kg-1·d-1,分2次服用.给药后血药质量浓度监测结果在7.20~19.46 ng·mL-1范围;术后2例患者ALT、AST、BUN、Cr等总体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提示移植肝脏未发生急性排异反应,功能逐渐恢复;出院建议FK506剂量调整为病例1: 1 mg, 2次·d-1;病例2: 3.5 mg, 2次·d-1.2例患者应用FK506个体化给药新模式获得满意的效果,为临床合理使用FK506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FK506对同种异体兔角膜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建立48只新西兰白兔角膜缘于干细胞缺陷症动物模型,随机分成FK506治疗组、环孢霉素A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分别给予质量分类为0.5%FK506滴眼液、1%环孢霉素A滴眼液和生理盐水点眼,用药4周。术后持续观察10周,以角膜缘植片水种、混浊程度、排斥反应发生时间、角膜新生血管和假性胬肉作为眼表评估指标。结果:观察期内,FK506组上皮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排斥指数均低于环孢霉素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成新生血管和假性胬肉指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早期应用FK506眼液点眼可以抑制排斥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探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G)患者他克莫司(FK506)治疗血药质量浓度个体差异与CYP3A5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收集临床确诊的难治性全身型MG患者36例,均为OssennanⅡB或美国MG基金会(MGFA)ⅢB型,口服FK506 1~3 mg·d-1,记录患者体质量、他克莫司使用剂量,LC-MS/MS法检测他克莫司全血质量浓度,并利用PCR-RELP法检测患者CYP3A5·3 A6986G多态性,分析血药质量浓度/剂量比与基因型的关系.结果表明:CYP3A5 基因为AA或AG型患者的血药质量浓度/剂量明显低于GG型((44.56±23.21)/(150.14±123.12),P<0.001).可见,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中CYP3A5基因多态性与FK506的血药质量浓度显著相关.根据上述不同患者基因型药物代谢的特点进行剂量调整,或在使用FK506前通过基因型检测更合理地选择患者,有助于提高FK506的临床疗效,减少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FK506和环孢霉素A对同种异体兔角膜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效应。方法将30只有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症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FK506治疗组、环孢霉素A治疗组和对照组,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分别给予0.5%FK506滴眼液、1%环孢霉素A滴眼液和生理盐水点眼,用药5周。术后持续观察11周,以角膜缘植片水肿、混浊程度、排斥反应发生时间和角膜新生血管作为眼表评估指标。结果观察期内,FK506组在抑制新生血管指数方面低于环孢霉素A组(P〈0.05),而两组在上皮排斥反应发生时间、移植排斥指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早期应用0.5%FK506和1%的环孢霉素A滴眼液均可有效抑制免疫排斥反应,在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发生方面,FK506的作用强于环孢霉素A。  相似文献   

6.
微粒子酶免疫检测法测定血中FK506的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微粒子酶免疫检测法(MEIA)测定全血中FK506浓度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检测法,对血样中的FK506浓度进行检测。用本法检测的血液FK506浓度的结果,其回收率、精密度等均符合要求。说明微粒子酶免疫检测法用于全血中FK506的浓度测定,操作简便、快速、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临床大量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XZ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模型(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Lewis大鼠的炎症影响。方法:用视网膜s抗原与完全弗氏佐剂于Lewis大鼠双后足垫、双后腿及背部皮下注射,行第一次免疫,第7天同法行二次免疫,第8天以伤寒杆菌内毒素于大鼠睫状体平坦部进针行玻璃体腔注射,以建立改良EAU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XZ实验组(6mg/kg;12mg/kg)、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10mg/kg),每组8只。于第9天起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11天。隔天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EAU大鼠右眼临床表现,分别于炎症高峰期和恢复期即第12、20天处死大鼠,制备鼠眼HE组织切片,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改变。结果:(1)临床表现评分显示,正常组表现如常,模型组于第7天起出现明显炎症反应,第10天达到高峰,第16天开始逐步消退;XZ实验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眼部炎症反应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E染色显示,正常组视网膜组织结构清晰,各层排列整齐,未见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在炎症高峰期出现大量炎性渗出,炎性细胞浸润广泛,视网膜各层组织结构紊乱;XZ各组和地米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结构稍紊乱,视网膜上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炎症反应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应用视网膜s抗原联合伤寒杆菌内毒素免疫Lewis大鼠,可成功建立Lewis大鼠葡萄膜炎模型。新型抗葡萄膜制剂XZ能有效减轻EAU大鼠葡萄膜炎症,可通过减轻Th1细胞和Th17细胞免疫反应发挥对实验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色素膜炎是一项眼科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根据国内资料统计,色素膜炎发病率为0.03%至5.9%,占眼病的第7—14位;其致盲率为1.4—9.2%,占眼病的第4—8位,以解剖部位分则占第4—5位。在英国注册盲人中系由于葡萄膜炎并发症所致者为2500/100000,且以30—40岁青壮年为最多(D Geraint JAMes 1976),可见本病属于致盲率不低的眼病。随着我国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外源感染性致盲眼病有所减少,非感染性眼病则将相对的增多,因此色素膜炎的致盲问题应予重视。关于本病较详细的致盲分析统计在国内尚较少见,为此,本文将十年来(1971—1981)的内因性色素膜炎门诊及住院病人236例(300眼)的致盲原因加以统计分析,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以往国内报告不多。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由1980年11月至1981年7月底共收治35例,除治疗时间不足一个月者9例外,共有26例35眼,临床采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分型相结合论治。有一些患者用中西药同时治疗,有一些患者用西药未见效果后转用中药治疗。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实践中,我们也获得一些初步体会,小结如下。因治疗时间尚短、病例较少,文中定有谬误之处,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病毒性角膜炎伴发色素膜炎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6例盘状角膜基质炎伴发色素膜炎的患者,临床治愈123例(治愈率97.6%);随访1~5年,复发43例(复发率34.1%)。52例角膜内皮炎伴发色素膜炎的患者,临床治愈50例(治愈率96.1%);随访1~5年,复发17例(复发率32.7%)。结论:病毒是引起角膜基质炎及角膜内皮炎主要病原,而只有在复发时免疫成分才具有重要性。盘状角膜基质炎伴发色素膜炎治疗原则是加强抗病毒治疗,再适当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角膜内皮炎伴发色素膜炎治疗原则是加强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联合应用,再适当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伴发青光眼的患者以抗炎治疗为主,同时加用降眼压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探究子宫内膜炎患者采用安宫黄体酮与抗生素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庆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子宫内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36%显著高于对照组81.9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8%显著低于对照组16.39%(P0.05)。子宫内膜炎患者采用安宫黄体酮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银屑病是皮肤上皮细胞高度增生的一种疾病,虽非恶性,但病变可遍及全身,奇痒难于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健康。目前国内外治疗该病的药物以甲胺蝶呤及乙亚胺为主,但均毒付作用大,疗效亦不够明显。再者,眼科各型葡萄膜炎和交感性眼炎,是眼科重要疾患之一,一般系由病毒所  相似文献   

13.
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眼病,发病率占炎症继发性青光眼的63.89%,其高眼压产生机理及临床特征、演变规律复杂,治疗效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本文着重综述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机理,并对治疗适应症的选择做了详细的试述。  相似文献   

14.
罗红霉素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性宫颈炎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罗红霉素治疗解脲支原体 (UU)感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将 86例UU感染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A组 (4 3例 )给予口服罗红霉素胶囊 ;B组 (4 3例 )给予口服强力霉素片 ,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 .结果表明 :罗红霉素治疗UU感染性宫颈炎的痊愈率为 95% ,明显高于强力霉素 6 7% (P <0 .0 1) ,而且罗红霉素的副作用发生率仅为 2 .33% ,明显低于强力霉素18.6 % (P <0 .0 5) .因此提议将罗红霉素作为目前治疗UU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 .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收集1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病人的血清和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条件培养液(LCM),对血清和LCM中的白血病相关抑制物(LAI)对正常人T淋巴细胞集落(CFU-TL)形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16例病人的LAI对正常人CFU-TL均有抑制作用,而缓解期病人的LAI抑制作用甚弱。追踪观察11例病人:其中抑制率高于30%的6例患者治疗效果差;抑制率低于25%的5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结果提示ANLL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与LAI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6.
于忠英  袁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5):6282-6285
探讨重组合异种骨替代自体骨治疗四肢长骨非感染性骨不连的长期临床疗效,对2000年1月至2006年9月西京医院应用重组合异种骨(RBX)移植治疗的62例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2例,女10例;年龄4~70岁,平均30.1岁。骨折部位:尺桡骨11例、肱骨9例、胫腓骨22例、股骨20例。骨不连类型:肥大型15例、营养不良型10例、萎缩型37例。固定方式:钢板21例、髓内钉19例、外固定架22例。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0—131个月的结果,平均89.3个月,一次手术愈合率94.9%,19例上肢骨不连患者采用DASH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3例,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4.7%。43例下肢骨不连患者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评定疗效,优26例,良15例,差2例,优良率95.3%。总优良率95.2%。长期观察未见不良免疫排斥反应。说明RBX用于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兼具取材广泛、组织兼容性好、无免疫排斥反应等诸多优点,可替代自体骨应用于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7.
扁平苔癣是一种常见的侵犯口腔粘膜等部位非感染性慢性疾病。致病因素复杂,多见于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免疫缺陷、维生素缺乏、精神创伤、抑郁、多虑等症的患者。笔者于门诊曾遇因恐患癌症致扁平苔癣一例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儿腹泻是一种多原因的常见病,在农村发病尤为突出,人工喂养的婴幼儿更为多见。我院在去年至今年的秋冬季节共收治小儿腹泻100例,采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把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病因分析小儿腹泻的发病因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感染性腹泻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引起;非感染性腹泻则主要由饮食不当引起,尤其是人工喂养的婴幼儿更为多见。小儿秋冬季腹泻主要是由一种叫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大于4岁者少见,潜伏期为1~3天,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道感染…  相似文献   

19.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围手术期非心脏手术病人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围手术期心肌缺血患者,术前2天停用其它药物,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20mg,口服,1/日;术后20mg,静滴,1/日。对比术前术后心电图、检测术前及术后6h、1d、2d、3d患者的CK-MB、c Tn的浓度,评估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必要时行Holter及(或)心脏彩超,评估是否需要其它药物协同治疗,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单硝酸异山梨酯组比安慰剂组患者ECG的ST段改变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CK-MB、c Tn均有显著降低。单硝酸异山梨酯具有降低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不同时段的心肌酶变化及心肌酶变化与预后有无关系.方法:选取108例重症脑卒中病人,同期非重症脑卒中病人85例的心肌酶进行观察,均选择入院即刻、入院后24h、72h、7d的不同时段观察心肌酶变化.选观察组中死亡患者在以上时段的心肌酶变化与生存患者在以上时段的心肌酶变化.结果:重症脑卒中患者多有心肌酶的改变,早期心肌酶改变的重症脑卒中患者,其心肌酶升高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大多有心肌酶升高,且心肌酶升高出现越早,持续时间越长者,死亡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