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通常是将其转化成静定结构进行分析。位移计算公式中含有结构中产生的内力项。论述了结构只承受温度改变作用或支座移动作用时,直接对超青静定结构进行分析的情况,所得位移计算公式中不含有结构中产生的内力,在形式上与静定结构时完全一样。表明,超静定结构承受温度作用或支座移动作用时,结构的位移仅仅依赖于温度作用的分布情况或支座移动状况,与其产生的内力无关。本文还对超静定结构刚刚达到极限荷载状态  相似文献   

2.
现代工程中,对称超静定结构随处可见,常见的超净定结构的类型有:超静定梁、超静定桁架、超静定拱、超静定刚架及超静定组合结构,求解超静定结构常用的方法有力法(柔度法)和位移法(刚度法),以及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力矩分配法、渐近法和矩阵位移法,本文注重以力法(柔度法)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对于从基结构出发的单工况应力约束下使桁架结构重量最轻的最优拓扑,必定是静定结构;对于多工况应力约束下桁架结构的最优拓扑大多数是静定结构。而对于超静定结构的求解,目前的方法多是转化为静定的基本结构来求解。由此,本文提出一种求解桁架拓扑优化问题的新分析方法——静定基法,给出了静定基法的基本思想和求解策略,用解析方法求解了单工况应力约束下的桁架拓扑优化问题,研究了多工况应力约束下最优拓扑为静定结构的桁架结构,给出了优化问题的精确解。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李玉华 《甘肃科技》2009,25(10):116-118
超静定结构是工程中常见的结构之一,解决好超静定结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非常重大。以围墙为列介绍了超静定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于超静定结构,我们必须知道超静定次数,本文论述了简单明了确定超静定次数的公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算例说明,当熟悉了单跨超静定梁的形常数和载常数之后,通过对静定结构的适当改造,可以采用位移法很方便地进行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同时,对于某些特定的结构可以不必求解支座反力,即能做出弯矩图。  相似文献   

7.
力法是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一种基本而有效的方法。本运用力法的一般思路来分析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问题,同时说明“虚功原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建立超静定梁结构非线性大变形问题的优化算法,分析超静定梁大变形条件下的结构约束力,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具体问题.方法以超静定悬臂梁力学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变形平衡条件下的坐标位置方程.将梁变形后的节点未知坐标和未知的多余约束力作为设计变量,局部变形分析,构建满足坐标关系函数方程的目标函数,建立求解超静定梁大变形问题的优化求解方法.结果运用Fortran-PowerStation软件编写优化求解通用计算程序,分别求得在Py=20和Py=40条件下,超静定梁结构的位移和转角变形量.将计算算例优化结果与ANSYS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得出最大位移的相对误差在5%以下,最大转角的相对误差在7.5%以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结论针对梁的超静定大变形问题提出的优化求解算法,有效地解决超静定大变形梁等工程结构的约束力求解,为实际工程中具体问题提供了新算法.  相似文献   

9.
静定化假设对结构优化设计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结构优化设计通常采用的静定化假设对最优解的影响.建立了桁架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分别得到了解析的约束条件和基于静定化假设的约束条件的近似显式表达.以两个超静定桁架为例,分别用相对微分法求解析最优解和近似最优解,比较两者后得到结论:除了仅有应力强度约束的问题,静定化假设对最优解没有影响;在仅有应力强度约束的情况下,静定化假设导致满应力准则设计,从而影响最优解;凡存在全局约束、其他局部约束或稳定约束为最严约束,则静定化假设不影响最优解.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你件正截面设计的一种新的思路,它以PPC结构中所有PPC构件同时满足两类极限状态为设计原则,基本避免了工程设计中常见的试算,设计结果合理、经济、推导了PPC静定结构构件正截面的直接设计公式,并提出了PPC超静定结构构件正截面设计的单位次弯矩法。另外,还对如何有效地利用PPC超静定结构中由于施加预应力而产生的次内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大跨静定桁架结构基于满位移最小重量设计的方法,建立了大跨静定桁架的位移计算公式,然后利用柯西不等式,获得了满足容许位移条件下最小重量设计的临界条件,进而定义了用量分配系数,按此系数对截面进行设计,可得到基于满位移约束下的最小重量设计方案。应用上述系数分配方法对一个具体的静定桁架结构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同满应力设计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实现大跨静定桁架结构基于满位移的最小重量设计方法——系数分配法是正确、可靠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正截面的实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结构构件正截面设计的一种新的思路,它以PPC结构中所有PPC构件同时满足两类极限状态为设计原则,基本避免了工程设计中常见的试算,设计结果合理、经济.推导了PPC静定结构构件正截面的直接设计公式,并提出了PPC超静定结构构件正截面设计的单位次弯矩法.另外,还对如何有效地利用PPC超静定结构中由于施加预应力而产生的次内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PPC超静定结构弯矩调幅的研究中引入曲斗延性,使得结构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弯矩调幅限值可以由理论计算求得.在弯矩调幅的取值上,考虑了使用阶段裂缝宽度限值和初铰出现迟早的影响.最后给出了PPC超静定结构弯矩调幅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机动矩阵、几何不稳定度以及有效与无效联系的概念,提出了一种结构机动分析的新方法——机动矩阵方法,给出了结构几何稳定性的充要判据。文中还讨论了机动矩阵法在求解超静定结构时静定基的选取以及对结构几何不稳定性的改造这两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计算超静定结构变位的简化方法。作者以力法的基本典型方程为条件,论证了用单位载荷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变位时,将单位载荷加在原结构的任一基本体系上,是可行的。 这种简化方法,可使您避免繁琐计算,减少失误  相似文献   

16.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结构力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能否熟练掌握用位移法分析超静定结构的计算原理,对以后学习其它以位移法为基础的各种变体方法(如力矩分配法、迭代法等),及电子计算机计算结构所常用的直接刚度法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奇异函数在分析结构内力、变形及求解超静定结构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双梁龙门起重机结构是一个由主梁、支腿及横梁等组成的空间结构,精确地计算这一结构在水平载荷作用下各部仵的内力与位移是很困难的,通常将这一超静定结构简化为静定结构分析,其结果是不精确的。本文以整个结构作为计算模型,并推导出一整套在水平载荷作用下结构内力与位移的计算公式。公式的形式比较简单,精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损伤力影响线的静定梁损伤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应用最为广泛的静定桥梁结构,提出利用损伤力影响线进行结构多处损伤识别的方法.当静定梁结构损伤时,损伤前后的位移残差可视为在损伤单元处作用损伤等效力产生的影响线,故可利用影响线的拐点来识别结构的损伤部位,通过影响线峰值直接识别单元损伤程度,从而避免复杂的反演识别计算.利用位移互等定理和有效独立法对测点布置进行研究,指出仅采用一个位移测点即可识别多处发生的损伤.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静定梁结构的多处损伤,且对测量误差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预制与现浇迭合形成的钢筋砼超静定结构,具有整体性好,有利于抗震,便利施工,综合经济效益好等突出优点,是一种合理的结构形式,日益广泛应用在国内外工民用建筑上。迭合式梁板的受力性能,国外已研究多年,但大都在一阶段受力情况下进行的,未能反映该结构在工程中的受力特点。近年来国内对二阶段迭合简支梁进行了系统研究,除1981年同济大学对二阶段受力迭合式框架的式验研究外,尚未见国内外有研究二阶段受力超静定结构的文献。本文研究的迭合超静定结构形式是:预制钢筋砼简支梁承受第一阶段荷载(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