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和翔 《河南科技》2013,(19):142
目前,许多城市都存在着现有河道景观受破坏的问题,这造成客观环境每况愈下,也使得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条件受到影响。这就要求河道水景观在设计上要重视添加生态环境的新思路,并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建设,让河道水景观在新形势下促进人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朱雄斌  肖波  付锡林 《河南科技》2022,(22):111-114
城市河道是城市的“血管”,具有输送营养和维持代谢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河道的负担日益加重,大多数河道仅仅考虑河道的疏浚功能,将其当作“泄洪渠”进行简单硬化、渠道化,破坏了河道原有的生态平衡和净化能力,出现了内河“粥样硬化、血管堵塞”等症状,生态退化及水质污染十分严重,黑臭水体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景观和品质。近年来,自然型生态河道修复理念被许多国家大力推广应用,但因自然型河道占地和投资较大,且抗蚀能力及泄洪能力相对较弱,在一些用地紧张且资金短缺的城市很难得以实施。所以,如何在最大限度节省投资及用地的前提下,构建防洪与生态功能兼顾的河道,是探讨的重点。本研究对六盘水水城河治理方案进行剖析,提出了适用于城市的经济适用型河道生态治理措施,以期为构建“城水相融”的宜居环境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更是突飞猛进,尤其是居住环境的园林绿化建设不断的被人重视起来,生态型绿色园林化的住宅环境成了当今人们的追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住宅小区规划和景观建设的功能作用,总结归纳了住宅小区园林设计中所体现的生态观和人文关怀等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4.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城市河流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河道污染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工期的前提下,保证其对自然生态环境不造成影响。本文对生态水利设计新理念进行简述,并分析其在城市河道景观综合治理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河道不仅是城市排涝工程的命脉,也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良好的河道景观与滨水环境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城市排涝河道的建成一方面完善了该地区的排涝系统,另一方面可改善两岸生态景观,工程建成后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空间,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同时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人类聚居形式的复杂地域综合体和重要产物,同时它对人类的进步起着极为关键的促进作用。本文对青岛世园会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城市景观设计的成功案例,总结其建设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研究思考漯河市城市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青岛世园会设计视角和思路及青岛这一城市的景观建设对漯河市景观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陈燕 《河南科技》2008,(5):42-43
<正>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城市生态绿化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城市绿  相似文献   

8.
陈燕 《河南科技》2008,(9):42-43
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城市生态绿化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的环保理念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路建设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新增高速公路4600公里,伴随着高速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因此,以环境保护为基础,建设集功能、景观、生态为一体的生态型高速公路已经成为我们公路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环境破坏问题屡见不鲜。在可持续性发展观不断推进落实的今天,河道治理工程中的环保与生态维护工作也与可持续理念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工程专家为此提出了生态水利理念,并对水利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工作提出了生态维护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了南宁市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未来南宁市城市景观格局的改善与建设提出初步的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的环保理念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公路建设目前正处于决速发展阶段,2003年新增高速公路4600公里,伴随着高速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因此,以环境保护为基础,建设集功能、景观、生态为一体的生态型高速公路已经成为我们公路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水利工程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防洪、发电、灌溉的功能。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环境同样重要,需要相关部门加强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管理,提高生态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详细说明了该施工技术,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发展中,河道治理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河道治理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都起着关键作用。但因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使河道治理过程中问题频发,对城市化发展和构建带来了不利影响,也阻碍了河道的正常运行。基于此,从河道治理的重要性入手,具体分析河道治理过程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深,城市作为一个经济体来被政府经营,从而对城市的发展和规划做出了更为全面的规划,要求经济发展和城市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共存的关系。因此近年来城市和乡镇相关的水利工程的发展规划中不仅注重水利工程的经济性,更加注重河道的设计的美化性和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性,从而确保水利工程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水利工程中河道设计内美化原则与自然法则应用广泛。本文就美化与自然法则在水利工程河道设计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城市品牌和城市景观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在品牌的战略背景下,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城市文化品牌对城市景观形象具有指导作用并且能够提高城市景观的内涵,城市的视觉识别体系使城市景观的形象建设更加的丰富,为城市景观形象建设提供了很多造型元素。证明了城市品牌战略和城市景观形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有主有次。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休闲娱乐需求的增加,滨水景观越来越受到重视,水系景观建设将成为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新乡工业园区引黄调蓄及城市水系景观规划为例进行研究,以期为城市水系景观规划的研究开拓思路、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城市而临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交通拥挤等诸多问题,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和城市用地的大规模扩展造成的生态空间和生存空间的矛盾,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要达到既控制城市规模扩张又增加城市容量和人类活动空间,既缓解交通堵塞又不占或少占土地的目的,开发地下空间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并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许多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展开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多地将开发地下空间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般规模的城市,煤气、自来水供应管道,地下污水管道,电力通讯管道等是必需的地下设施.  相似文献   

19.
近25年来是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市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1988,2000和2012年福州市三期的土地利用图为数据源,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Arc GIS和FRAGSTATS软件技术,选取城市景观构成、斑块面积、斑块密度、景观分离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同时结合新型景观指数PPU和Sq P(sq)等指标,分析福州市24年来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结果表明,从1988年到2012年间,福州市景观格局以林地为基质景观,其优势度指数最高,分离度指数最低;城市建设用地向西、向南扩张明显,城市分维数、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均匀度都呈增加趋势;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水域的破碎化程度提高,未利用地破碎度最低;建设用地与耕地、水体之间转移量大,减少的耕地和水体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20.
生态景观基础设施的理念伴随着不断出现的实践、案例、技术逐渐被人们所重新认识,它们在通过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项目重塑当代景观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让人们有目共睹。从社会的长期效益来看,生态的基础设施就是城市的血液。它是一项缓慢而长期的工作,一旦完成,其经济的回报也是长期而持续的。一方面,基础设施是通向终点的途径,就像一个运输、支撑和保障装置。另一方面,它是一个催化剂,酝酿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转变,使得现实富有诗意。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问题,也是我国当前突出的现实问题,十六大更是明确了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正视生态问题,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而且也是全球发展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以此为指导思想,我们就能更好地认识到在城市发展中,过去那种基于人口增长而确定的基础设施体系是不能满足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当然更不符合全球生态文明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生态景观基础设施的理念,是有益于探讨控制城市增长、保护独特的生态和文化特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